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钢 《物理实验》2004,24(9):14-15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会因电路中接入伏特表和安培表而产生系统误差,实际测量时要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电路.同样道理,在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分析该实验误差时,如果用欧姆定律分析,在数学运算上比较繁杂;而利用U-I图象可对常见的几种测量电路的系统误差进行  相似文献   

2.
安培表外接与内接的比较和选择孟卫东(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830002)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把伏特表和安培表接入电路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如图a所示的安培表外接法,第二种如图b所示的安培表内接法.做实验时选择何种方式?常需自己判断选择.在高中物理课...  相似文献   

3.
欧姆表的读数误差朱连喜(江苏省中药学校镇江212003)欧姆表测电阻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但欧姆表刻度与安培表或伏特表不同,如读数方法不对,会对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1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如图1所示.为电源电动势,G为表头,表头内阻为凡...  相似文献   

4.
一种“精确”测量电源电动势的方法高伟(芜湖师专241008)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电源内阻厂和电动势。常用三种电路[1],如图1所示:这三种测量电路的基本思想都是通过变化R的阻值,获得两组不同R值时的接入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因而其结果必然存在测量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中专物理教材①的直流电路②一章介绍了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和安培表.对初学者,一方面这几个概念很难区别,很多同学认为电流表就是安培表,能直接测电流.针对这些老师应作全面的、综合的介绍.首先从它的外部结构及特点、功能进行区别.通过改装设计,了解内部结构后综合其本质区别.(安培表内阻很小,伏特表内阻很大,电流表内阻居中).另一方面,同学们虽然对串并联电路的各5个特点非常熟悉,但很难正确灵活地运用它来改装电流表,计算串联或并联的电  相似文献   

6.
黄绍书 《物理实验》2002,22(3):29-29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最大的不足是伏特表、安培表的内电阻对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有着较大的影响 .文献 [1 ]~ [4]对伏安法进行了改进 .受其启发 ,本文给出双伏单安法测电阻 .双伏单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见图 1 ,用伏特图 1 双伏单安法测电阻表 V,V′和安培表 A来完成对待测电阻 Rx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强度的测量 .闭合开关K′,K,调节 RS′,使各电表的指针偏转均在正常工作范围 ,并调节 RS,使伏特表 V的示数 U0 等于 V′的示数 U0 ′的一半 (此后不得调动 RS) ,这时有Rx =RS∥ RV (1 )待测电阻 Rx 两端电压 Ux0 满足Ux0 =U0 =U0 ′/ 2 …  相似文献   

7.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很多,在《稳恒电流》这一章中就介绍了五种测量方法.1.课文73页讲到“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如图1所示,断开 K,伏特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2.课本74页例题介绍了利用一块安培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测定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8.
由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写的《高二物理实验报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13页“用欧姆表测电阻”实验中,对欧姆表的使用提出了一条要求:应尽可能利用欧姆表刻度盘标尺的中间部分刻度.实验中提出这一测量要求有什么意义?其原理何在?本文将从分析测电阻的相对误差人手,对这一测量要求进行解释.图1表示用欧姆表测电阻Rx的电路示意图.设欧姆表的内阻为r(包括电流表的电阻、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和电池内阻),电地的电动势为ε,当两表笔短接调零(Rx=0)时,电路中的电流应达到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R,则当被测电阻Rx接入电路时.电…  相似文献   

9.
杨万明 《大学物理》1994,13(5):7-12
本文从电源内阻r不等于零,及不对桥臂电阻作任何限制性假设的最一般情形出发,解出非平衡电流,证明了检流计的电流灵敏度与其平均等效内阻Rg的平方根成正比。指出,只当电源和桥臂线路作为一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Rg,且桥臂电阻满足电桥平衡条件下的一定极限关系时,电桥灵敏度才有极大值,进而给出个电桥最大灵敏度的普遍表达式,并提出了惠斯通电桥用于测电阻时选择电路参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题目:有两只伏特表 A 和 B,量程已知,内阻不知等于多少.另有一干电池,它的内阻不能忽略,但不知等于多少.只用这两只伏特表、电键和一些连接用导线,能通过测量计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已知电动势不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干电池不许拆开).  相似文献   

11.
用图象法讲解"欧姆表测电阻"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安 《物理实验》2000,20(3):33-34
在万用表的使用中,学生对用欧姆表测电阻,为什么要选择使指针在中心值附近一档,不易理解.在此我采用图象法讲解. 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凡为表头内阻,Rx为待测电阻,E为电源,R为固定电阻.当被测电阻Rx接入电路时,电路的工作电流I为当Rx=0时此时即是电路中电流满量程,Rz=Gg+R为欧姆表综合内阻.(1)式可写为当Rx=  时,I=0仪表没有偏转,该点定为欧姆表电阻无穷大( ).刻度.当电阻Rx值从零到无穷大范围内变化时,指针的偏转角也在0  刻度范围内变化.欧姆表刻度与电流表刻度是…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下册的学生实验部分《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一文中,用了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定电流表的内阻 rg.  相似文献   

13.
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常德  令狐荣锋 《物理实验》1997,17(3):130-130,129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要么采用电流表内接电路(图1),要么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图2).因为电流表的内阻RA并不为零,电压表的内阻RV也不是无限大,无论采用哪一种电路进行测量,系统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所谓的“方法误差”.当待测电阻阻值R满足RWR^时,用内接法测量所带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当待测电阻阻值R满足RV>>R时,用外接法测量所带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但在一般阻值的情况下,应该选用何种电路来进行测量才能使误差较小呢?本文将从误差分析入手来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一个联接方式选择的判断方法.1内接…  相似文献   

14.
1测量电路及实验原理在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时,设伏特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测测量值Rx为:Rx=U/I=R+RA(1)可见,Rx>R图1电路图即:R=Rx-RA(2)式中R为待测电阻阻值,RA为电流表内阻。若能精确地提供RA的值,根据式(2)可准确计算阻值R。由于电流表内阻在不同的量程下不同,而且受实验环境的影响,因此,RA不能靠实验室提供,需要在实验中测量得到。如图1所示,合上K1、K2,在伏特表、电流表中读取数据:U1、U2、I,则:RA=(U1-U2)/I(3)事实上,这是测量微小电压降的方法。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较小,故电流表两端的电压降很小,用上述方法可以…  相似文献   

15.
电路的等效变换王冬梅(浙江省建材工业学校杭州310014)解直流电习题中,电路的等效变换是一难点.在此介绍节点法,画原电路等效电路图.1原理1.1导线电阻可忽略不计,导线两端电势差为零,导线中电势处处相等.1.2电表视为理想电表.安培表内阻为零,可用...  相似文献   

16.
伏安法测电阻是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测量电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但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和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系统误差,如果电路方式(安培表内置法或安培表外置法)选择不适当,系统误差更大,这样,实验效果不明显.而二次伏安法测电阻,克服了前者的缺点,我们不必选择电路方式,就能使系统误差大大减少.其实验原理及其误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魏诺 《物理实验》1996,16(6):254-255
对伏安法测电阻的研究魏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710055)伏安法测电阻通常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不考虑电表内阻误差的影响,二是按等精度测量进行数据处理.实际上,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在电表量程内由小到大选取不同值进行多次测量属于不等精度测量;而电表内阻的误差对...  相似文献   

18.
电流和电压测量中的方法误差是系统误差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方法误差一般可表达为γ=(A_X-X/X)100%式中:A_X——测量结果的数值X——被测的量应该说,方法误差在用指示仪表的测量中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电流表的内阻不等于零,电压表的内阻不等于无穷大,当它们接入被测电路后,必定或多或少地影响电路的原来状态,影响了被测量的数值,使测量电表的示值与电路原有的数值发生误差。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其方法误差还与被测电路的电源内阻有关。只有当测量电流时,电流表的内阻R_a与电路的电阻R相比可以略去不计  相似文献   

19.
用电压表代替电位差计精测电阻吴文旺(石家庄铁道学院050043)电位差计是精确测量电压(电动势)的仪器,其主要优点是用补偿法,消除用一般电压表测量时因内阻而带来的接入误差,相当于内阻“无穷大”.电位差计精测电阻的线路如图1所示,分别测得标准电阻凡和待...  相似文献   

20.
杜红彦 《物理实验》1996,16(6):277-278
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讨论杜红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邯郸056038)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简易万用表的设计》,需要学生测表头(微安表)内阻,部分学生用高中学过的半偏法测表头内阻.在分析和讨论该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几乎一致认为,该法测电阻原理比较完善,实验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