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及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实验手段证实胺基及乙二胺基纤维中氧原子与Au3+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邻近的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碳或羰基碳,并伴有氮原子的脱落,而部分吸附态Au3+最终被还原成Au0。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为基体,合成丁氮含量分别为4.06、4.92mmol/g的含胺基及乙二胺基功能纤维。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达量大,含胺基 纤维的吸附量为248mg/g;WAXD证实它们对Au^3+都有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对吸附态Au^3+的吸附量达量大,含胺基纤维的吸为248mg/g;WAXD证实它们对Au^3+都有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为基体,合成丁氮含量分别为4.06、4.92mmol/g的含胺基(-NH2)及乙二胺基(-NHC2H4NH2)功能纤维.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达最大(620mg/g),含胺基纤维的吸附量为248mg/g;WAXD证实它们对Au3+都有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对吸附态Au3+的还原百分率最大值为91%(pH4.0),而含胺基纤维在pH2.0的还原百分率为100%,但pH<0.6后,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无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随溶液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乙醇、1、4-氧六环、乙酸乙酯中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分别为42、143、0mg/g,且在乙醇中它对Au3+有还原作用.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初期为快速离子交换过程,中期为螯合吸附占主导地位,后期则是氧化还原吸附占优势.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部分吸附在含乙二胺基纤维上的金聚集成粒状.  相似文献   

4.
用二乙醇胺、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与反庆性氯甲基化纤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的功能纤维Ⅰ、Ⅱ和Ⅲ的含氮量分别为2.26、2.71和1.86mmol/g。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Ⅱ和Ⅲ对Au^3+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50、620、409mg/g,且能将部分吸附态Au^3+还原成单质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光电子能谱证实纤维中与氮原子相邻的羟基碳原子先被氧化成了羰基而氮原子未被氧化。  相似文献   

5.
用二乙醇胺、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与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的功能纤维Ⅰ、Ⅱ和Ⅲ的含氮量分别为2.26、2.71和1.86mmo1/g.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Ⅱ和Ⅲ对Au~(3+)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50、620、409mg/g,且能将部分吸附态Au~(3+)还原成单质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光电子能谱证实纤维中与氮原子相邻的羟基碳原子先被氧化成了羰基而氮原子未被氧化.  相似文献   

6.
铕与醛糖及铕与D—核糖,L—氨基酸络合作用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Eu^3+在HAc-NaAc溶液中与五碳醛糖有弱的络合作用,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极谱可以观察到D-核糖,D-阿拉伯糖,D-木糖对Eu^3+还原波形的络合影响,使还原和氧化过程变得较为可逆,其中D-核糖最为明显。而来苏糖无影响。Eu^3+与氨基酸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有络合作用,且在汞电极上有吸附现象,因此分别加入L-苯丙氨酸、L-组氨酸和L-蛋氨酸等,进一步改善了Eu^3+的波形而接近可逆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7.
膦酸酯螯合纤维富集—AES测定微量镓和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胺基膦酸酯螯合纤维对于微量Ga^3+,In^3+的吸附性能,确定了定量吸附和解胶酸度,讨论了吸附机理和共存离子的干扰。低浓度离子的吸附及废水样的分析亦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烷基硫酸钠纯度,烷基碳链分布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烷基硫酸钠中乙醇不溶物含量的增加,可提高MMA乳液聚合反应速度,在采用K2S2O8-NaHSO3-Cu^2+三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MMA乳液聚合中,Fe^2+降低反应速率,而Fe^3+则提高聚合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于IR,TG和XPS,研究了ZnO-SACF制备过程中及其吸附Ag^+和Au^3+前后的化学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SACF到ZnO-SACF,纤维表面上的O/C原子比和含氧基团如C=O和COO都有所减少;ZnO-SACF上还原性功能基团主要是-C-OH,当ZnO-SACF吸附Ag^+后,-C-OH被氧化为-C=O,而当其吸附Au^3+后,-C-PH被氧化为-C=O和-(O=C)-OH,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各种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含偕胺肟基因维尼无纺布与An(3+)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化学结构变化、氧化还原与鳌合吸附的关系以及还原产物的结晶结构和形态.结果表明,含偕胺肟基无纺布与Au(3+)反应时,开始主要是偕胺肟基被氧化成为酰胺基.此外,有部分偕胺基因被氧化成为羧基.An(3+)被还原的同时生成约相等当量的氢离子.反应后期或反应温度高时,氢离子生成量增大.实验结果还表明,在反应起始阶段,Au(3+)与偕胺肟基因会发生鳌合作用.还原生咸的单质An形成“玫瑰花”状的小晶粒粘附于无纺布纤维表面.  相似文献   

11.
在位ESCA表征不同状态下Cu-Co类晶石催化剂表面状态和组成。氧化态催化剂表面富铜,钾表面浓度较低。Cu为Cu^+2;Co大部为Co^+3,部分为Co^+2。还原态催化剂表面形成富钾层。Cu为Cu^0或Cu^+1,Co为Co^0。Cu、Co间有强相互作用,合成气通过Cu、Co的协同催化作用形成低碳醇。解析反应后脱附的C1s峰表明存在三种类型的碳物种;非解离吸附CO,解离吸附的CO物种,表面碳酸钾  相似文献   

12.
硫脲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Au^3+氧化还原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合成了一种硫脲基螯合纤维,其含硫量为2.9mmol/g,它对Au^3+的吸附量在960mg/g(40℃)。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纤维能把Au^3+还原成单质金,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为1-2时,纤维对吸附态Au^3+的还原率达90%以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吸附态金聚集成粒状。文中还研究了该纤维吸附Au^3+量随溶液PH值、温度变化、吸附动力学规律,并对硫脲官能团的半波电值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合成的碳硅凝胶为吸附材料,以铜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TC)〕为衍生化试剂。柱前衍生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于pH4.6的缓冲介质中在线预富集Al^12+、Cr^5+、Cu^2+、Fe^3+、Pb^2+、V^5+、Zn^2+。采用停流技术洗脱,富集倍数可达8.1 ̄12.6倍,检出限为ng/ml级。对高纯氧化铕(Eu2O3)中的非稀土杂质进行测定,可避免大量稀土基体对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邻苯二胺的示波极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苯二胺在含有Cu^2^+及CTMAB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能被Cu^2^+催化氧化,氧化产物在单扫描示波谱仪上产生灵敏的附还原波,峰电位为-0.47V,邻苯二胺浓度在10-200nm/mL范围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还探讨了邻苯了邻苯二胺氧化产物在滴汞电极表在贩吸附行为及其反应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吡嗪—2,3—二羧酸体系导数荧光法同时测定铕,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吡嗪-2,3-二羧酸为荧光试剂应用导数荧光技术同时测定Eu^3+,Tb^3+的最佳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和Eu^3+,Tb^3+-PYDA配合物的配合比,稳定常数及光机理,Eu^3+,Tb^3+的检测限分别达4.0和2.0ng/mL,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稀土试样中铕、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XPS能谱技术和合成气中压反应等对醇合成用铜钴基催化体系进行了表征研究。还原后的铜钴催化剂样品表面上钴以Co^2+和Co^2+形式共存,铜主要是Cu^0物种。在反应条件下处理后,发生了再氧化现象,即钴主要以Co^2+形式存在,铜变为Cu+或Cu^3+物种。从催化剂的XPS和XAES结果可知,铜和钴之间具有强有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改良铜钴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醇合成的反应活性和碳链增长,助剂钼在样品还  相似文献   

17.
胆红素,胆绿素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化学方法和光谱方法对胆红素、胆绿素与金属离子在碱性水溶液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情况依金属离子种类和反应条件不同而异。在有氧情况下,碱土、稀土等金属离子不与它们发生作用,Hg^2+、Ag^+、Tl^+、Hg^2+2等则可与它们发生直接氧化还原或催化氧化反应;而在除氧的条件下,胆红素、胆绿素则可与Fe^3+、Cu^2+、Zn^2+、Cd^2+等形成配合物,而无催化氧化反…  相似文献   

18.
文欣  章丽娟 《结构化学》1996,15(3):249-252
合成了螺(异苯并呋喃-1(3H),9’-(9H)-2’-N,N-二苄胺基-6’-二乙胺基占吨)-酮-3,C38H34N2O5,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体学参数为a=16.826(4),b=10.648(4),c=17.618(7)A,β=92.25(2)°,V=3154(2),A^3,Z=4,Mr=566.7,Dx=1.19g/cm^3,F(000)=1200。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T(4AOP)P)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H2Cl2-0.1mol/ITBAP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研究结果。CV实验表明:Cu^2^+,Zn^2^=,Ni^2^+离子以稳定的+2价存在于T(4AOP)P中,电子转移反应在卟啉环上进行,而Fe^3^+,Co^2^+离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价态变化。实验发现...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靶DNA/生物素化λDNA探针/亲合素/Bio-BSA(TG-Eu^3+体在核酸杂交分析中的应用,亲合素做为连结杂交体与io-BSA-DTPA-Eu^3+的桥,生物素和DTPA-Eu^3+均标记在载体蛋白(BSA,TG)上,优化了分析条件,比较了己二胺,乙二胺转胺化探针及载体蛋白对杂交分析的影响,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RSD-5.7%,n=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