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及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实验手段证实胺基及乙二胺基纤维中氧原子与Au^3+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邻近的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碳或羰基碳,并伴有氮原子的脱落,而部分吸附态Au^3+最终被还原成Au^0。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为基体,合成丁氮含量分别为4.06、4.92mmol/g的含胺基(-NH2)及乙二胺基(-NHC2H4NH2)功能纤维.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达最大(620mg/g),含胺基纤维的吸附量为248mg/g;WAXD证实它们对Au3+都有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对吸附态Au3+的还原百分率最大值为91%(pH4.0),而含胺基纤维在pH2.0的还原百分率为100%,但pH<0.6后,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无还原作用;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随溶液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乙醇、1、4-氧六环、乙酸乙酯中含乙二胺基纤维对Au3+的吸附量分别为42、143、0mg/g,且在乙醇中它对Au3+有还原作用.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初期为快速离子交换过程,中期为螯合吸附占主导地位,后期则是氧化还原吸附占优势.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部分吸附在含乙二胺基纤维上的金聚集成粒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及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实验手段证实胺基及乙二胺基纤维中氧原子与Au3+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邻近的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碳或羰基碳,并伴有氮原子的脱落,而部分吸附态Au3+最终被还原成Au0。  相似文献   

4.
用二乙醇胺、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与反庆性氯甲基化纤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的功能纤维Ⅰ、Ⅱ和Ⅲ的含氮量分别为2.26、2.71和1.86mmol/g。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Ⅱ和Ⅲ对Au^3+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50、620、409mg/g,且能将部分吸附态Au^3+还原成单质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光电子能谱证实纤维中与氮原子相邻的羟基碳原子先被氧化成了羰基而氮原子未被氧化。  相似文献   

5.
用二乙醇胺、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与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的功能纤维Ⅰ、Ⅱ和Ⅲ的含氮量分别为2.26、2.71和1.86mmo1/g.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Ⅱ和Ⅲ对Au~(3+)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50、620、409mg/g,且能将部分吸附态Au~(3+)还原成单质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光电子能谱证实纤维中与氮原子相邻的羟基碳原子先被氧化成了羰基而氮原子未被氧化.  相似文献   

6.
硫脲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Au^3+氧化还原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合成了一种硫脲基螯合纤维,其含硫量为2.9mmol/g,它对Au^3+的吸附量在960mg/g(40℃)。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纤维能把Au^3+还原成单质金,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为1-2时,纤维对吸附态Au^3+的还原率达90%以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吸附态金聚集成粒状。文中还研究了该纤维吸附Au^3+量随溶液PH值、温度变化、吸附动力学规律,并对硫脲官能团的半波电值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对Au^3 的还原过程及螯合与还原反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在吸附Au^3 的过程中,功能基螯合Au^3 之后再将其部分还原成单质金,而偕胺肟基则先被氧化成酰氨基进而变成羧基,吸附了Au^3 的纤维经径高温灼烧后合理使可得到海绵金。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胺基吸附纤维及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乙撑亚胺固化在玻璃纤维上,制得胺基吸附纤维.系统考察了不同原料比例下该吸附纤维的化学结构性能、热稳定性能及交换容量,测定了该吸附纤维的吸水率,在饱和水蒸汽和干燥条件下对CO2的吸附性能,以及作为CO2气体吸附材料的重复使用及再生性能.研究表明,适当的交联剂用量可使该吸附纤维250℃左右仍保持热稳定.该吸附纤维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最高可达到3mmol/g以上;在饱和水蒸汽环境中,该吸附纤维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可达20wt%以上,但吸附量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而减低.该吸附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及再生性能,经再生使用后,吸附纤维对湿态CO2的吸附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主要叙述了以国产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基体,采用甲醛与对苯二酚、邻苯二酚、连苯三酚和2,7-萘二酚等聚合生成氧化还原树脂,它们的氧化还原容量分别为5.3,5.4和5.2meq/g-干树脂.文中还介绍了本类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并据此研究和测定了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连苯三酚型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这些电位的测定结果与其氧化还原实验事实相符.也研究了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与自制树脂的交换性能,讨论了这些树脂容量与交换性能的关系.应用所合成的新树脂进行了从硝酸银废液中回收银和对硫化氢试行氧化脱硫处理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对Au^3 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吸附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对Au^3 的吸附是极高,而且将所吸附的Au^3+还原成单质金;在含Au^3 ,Cu^2 ,Zn^2 和Cr^3 的溶液中,对Au^3 具有相当高的吸附选择性,提高偕胺肟基在螯合纤维中的含量及吸附温度和Au^3 的初始度等均有利于提高吸附量。  相似文献   

12.
<正> 前文报道了含芳香叔胺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DMABMA)的合成和聚合。这种在分子中既含有二甲氨基苯基,又含有双键的单体为“可聚合芳香叔胺”,在过氧化二酰如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月桂酰(LPO)引发下,芳香叔胺残基参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而双键发生聚合反应。本文报道了二甲氨基苯基取代丙烯酰胺,即N-(4-N,N‘-二甲氨基苯基)丙烯酰胺(DMAPAA)和N-(4-N,N-二甲氨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的合成及聚合。  相似文献   

13.
活性碳纤维ZCSACF的制备及其氧化还原吸附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ZnCl2溶液浸泡剑麻纤维,然后高温处理而制备出海拔恶性循环碳纤维ZCSACF,借助于AAS<WAXD,SEM和IR探讨了XCSACF对贵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水汽活化的SACF相比,ZCSACF可在较低的温度下,第八是度高,并对贵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认为,ZCSACF比SACF具有更多更强的还原性基团。ZCSACF的氧化还原吸附能力受制备工艺。如处理温度和Zncl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含吗啉基的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2-吗啉基乙酯(MPEMA)和甲基丙烯酸-2-N-吗啉基异丙酯(MPIPMA)与过硫酸盐构成的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的聚合。它们不仅参与氧化还原引发反应,还参与丙烯酰胺的聚合物链中,以此引发体系可以获得粘均分子量在107以上的聚丙烯酰胺。这些单体的水溶液在过硫酸盐作用下,很易在室温下聚合,对其轻度交联聚合物的吸水能力,及对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活性碳纤维ZnO—SACF的制备及其对Ag^+的氧化还原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含有ZnO的活性碳纤维ZnO-SACF,借助AAS,WAXD和SEM探讨了ZnO-SACF对Ag^+的氧化还原吸附特性,并考察了ZnO在氧化还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ZnO-SACF比SACF具有对Ag^+更高的氧化还原吸附量。外加ZnO的实验发现,ZnO本身并不吸附Ag^+,但却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和氧化还原体系所释放出的H^+,提高了体系的PH值,可以认为,PH值的提高有利于SACF电极电  相似文献   

16.
示波双安培滴定的研究:I.氧化还原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建  黄岚 《分析化学》1989,17(3):269-27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于IR,TG和XPS,研究了ZnO-SACF制备过程中及其吸附Ag^+和Au^3+前后的化学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SACF到ZnO-SACF,纤维表面上的O/C原子比和含氧基团如C=O和COO都有所减少;ZnO-SACF上还原性功能基团主要是-C-OH,当ZnO-SACF吸附Ag^+后,-C-OH被氧化为-C=O,而当其吸附Au^3+后,-C-PH被氧化为-C=O和-(O=C)-OH,  相似文献   

18.
新型胺基壳聚糖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壳聚糖为原料,经羟丙基氯化、胺基化,制备了一种新型胺基壳聚糖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胺基壳聚糖树脂的胺基含量比壳聚糖高,该树脂对游离胆红素的吸附在3h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随着胺基含量增加而增加,树脂的吸附性能受温度、离子强度影响。胺基壳聚糖树脂对血清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吸附量大于壳聚糖,但低于对游离胆红素的吸附。  相似文献   

19.
吸附条件对活性碳纤维SACF氧化还原吸附Ag^+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吸附条件对活性碳纤维SACF氧化还原吸附Ag^+的影响。结果表明:Ag^+初始浓度的提高,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可提高SACF对Ag^+的吸附量;Ag^+的吸附量还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值,用NaAC、HAC+NaAC或NH3.H2O调高Ag^+溶液的PH,可有效地增加SACF对Ag^+的吸附量;用NH3.H2O调节会再现一个最佳的PH值;通过增加SACF用量,Ag^+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