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从发现高分子液晶以来,对聚合物熔体中转变的研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巳在多种聚合物熔体中发现了转变。在刚性链聚合物中发现的转变大都具有液晶相转变的性质。最近我们在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共聚物)熔体中也发现了这种转变。我们在研究熔体温度对FEP共聚物结晶形态及结晶性质的影响时,曾发现在310~320℃附近,FEP共聚物熔融结晶的形态明显地依赖于熔体温度~([1])。当熔体温度保持在320℃以上时,冷却结晶得到球晶形态;而当熔体温度低于310℃时,冷却得到晶片无规堆积形态;从310~320℃温度区间冷却结晶则形成棒晶。这些结晶形态的变化很易用小角光散射H_v图象来识别。同时,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得的降温结晶曲线也随着熔体温度变化,发生突变的温度范围也在310~320℃之间。由于结晶形态和结晶性质的变化,均可以在同一试样中重复出现,因此,这种变化显然与熔体结构在此温度范围内发生变化有关,而不是由  相似文献   

2.
聚醚酯嵌段共聚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组成比、聚醚分子量、熔融时间和熔融温度对嵌段聚醚酯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切变速率范围内,该结构聚醚酯熔体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粘度随聚酯段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熔融时间增加而降低,随聚醚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聚醚酯的零切粘度可由Spencer Dillon 公式外推得到,零切粘度对温度的依赖关系服从Andrade 公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熔体温度对FEP共聚物结晶形态及结晶性质的影响,发现在310-320℃附近,FEP共聚物熔融结晶的形态明显地依赖于熔体温度。同时,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的降温结晶曲线也随熔体温度在310-320℃范围变化时发生突变。这种结晶形态和结晶性质的变化在同一试样中可重复出现,它显然与熔体结构在此温度范围内发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抗冲聚丙烯共聚物熔体结构演化的动态流变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抗冲聚丙烯共聚物(IPC)熔体的流变行为.通过探讨温度、抗氧剂、氧气的存在对其熔体动态粘弹响应的影响,对IPC熔体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描述.随温度的升高,IPC熔体的动态粘弹响应明显改变,低频率(ω)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ω的对数关系lgG′-lgω呈现平台特征;加入复合抗氧剂B215或在N2气氛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IPC的特征粘弹行为完全消失,呈现均相体系的流变响应特征.低ω区域粘弹函数对IPC的结构变化存在敏感响应.通过改变温度、添加抗氧剂以及N2保护,获得了IPC熔体因降解与交联反应所引起的结构改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经丁醛等离子体处理的云母粉填充高密度聚乙烯熔体(160℃)和聚丙烯熔体(180℃)的流变性。数据表明,处理削弱填充聚烯烃熔体流动的非牛顿性,熔体流动非牛顿指数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处理降低填充聚烯烃熔体在低切变速率下的表观粘度,提高其在高切变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发生转变的临界切变速率对填充聚乙烯和聚丙烯分别为150S~(-1)和50S~(-1)。扫描电镜观察熔体形态证实,处理对熔体粘度的复杂影响,是处理改善填料在熔体中的分散性和提高填料与基体界面结合力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嵌段共聚物熔体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相分离的结构特点赋予了嵌段共聚物很多优异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及工具手柄、电线电缆包皮或绝缘带、医疗制品及食品容器、密封胶、粘合剂、涂料以及聚合物共混改性等领域。聚合物流变特性直接关系到材料加工参数的选择以及产品最终性能,是聚合物结构设计、材料加工参数优化选择及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嵌段共聚物的熔体流变行为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与嵌段共聚物特殊结构相对应的流变特性,以及流变特性与相行为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嵌段共聚物熔体流变行为研究的前沿与重点。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熔体的零切变粘度与粘均分子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零切变粘度η_0是聚丙烯熔体流变性能的一个基本物理量,零切变粘度-分子量关系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兴趣,而且也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在文献中零切变粘度通常都是用毛细管粘度计数据外推求得的,但是由于聚丙烯熔体有较强的非牛顿性,即使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下限测得的粘度仍表现出明显的切变速率依赖性。因此,难于用外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熔体膜在基体表面上的润湿和铺展行为受铺展系数和Hamaker常数影响。对于不能在基体表面上铺展的聚合物膜,当处于其玻璃化温度以上时,聚合物熔体膜将破裂,出现非连续区域。随着体系处于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以上时间的延长,非连续部分尺寸不断增长,增长速率与表面张力、聚合物粘度、聚合物液滴在基体表面的平衡接触角等因素有关,平衡后聚合物以液滴的形式在基体表面稳定存在。将带功能端基聚合物加入不能在基体表面上铺展的聚合物中,通过修饰聚合物与基体界面或改变聚合物熔体膜的表面张力,可以使原来不能在基体表面铺展的聚合物保持稳定。本文综述了聚合物熔体膜的铺展和润湿动力学研究进展,并归纳了使聚合物熔体膜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2.7NaF·AlF_3(7wt%CaF_2)—Al_2O_3—Ymm_2O_3~*熔体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应用最优化设计原理,分别得到了表征该熔体初晶温度和粘度与Al_2O_3和Ymm_2O_3浓度关系的回归方程,以及该熔体表面张力、密度和电导率与Al_2O_3、Ymm_2O_3浓度和温度关系的回归方程。讨论了性质与组成之间的关系及用该熔体制备钇族稀土铝合金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熔体粘度是紡絲工艺的一个技术数据。有关高聚物的流动近来已找到一些規律。如粘度与分子量关系有以下两种表示方式:  相似文献   

11.
The nature of the transition in molten FEP copolymer was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the enthalpy change, mechanical damping and melt viscosity. For a pre-heat-treated FEP copolymer sample a small endothermic peak appeared at 309—312 ℃in DSC trace with enthalpy change 0.03—0.05 cal/g. A peak was also detected in damping versus temperature curve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range. The theological property of FEP copolymer melt was similar to that of liquid crystal, but no birefrigence was viewed in the melt. Therefore the transition was explained as the melting of small crystallites which persist in typical copolymer beyond its melting temperature. These crystallites can act as nuclei for crystallization upon cooling.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激光小角光散射技术研究了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的超分子结构。发现它的结晶形态主要依赖于熔体温度。当共聚物从315—320℃以下降温结晶时得到无规排列晶片所固有的圆对称散射图象。从315—320℃以上温度冷却时,形成球晶结构。这些结果与DSC测得的结晶性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结晶性质在上述温度区间上下也有突变。这些结果可用熔体中存在有序微区来解释,它在结晶时起晶核的作用,在温度高于315—320℃时消失。  相似文献   

13.
<正> 聚全氟乙丙烯(F_s-46)是四氟乙烯(TFE)与六氟丙烯(HFP)的共聚物。McCrum用扭摆法测得α和β转变与HFP含量有关。Eby等用超声波法发现γ松弛也与HFP含量有关。 本文用动态力学法发现HFP含量对α、β、γ转变都有影响。用介电方法得到了α、γ、δ三个转变峰。δ峰属于端基运动,Eby等认为是—CF_2H基运动;我们从红外光谱图中检测到—COOH基的存在,认为与—COOH基运动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分子量对酞侧基聚芳醚酮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锥权流变仪及DSC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分子量的酞侧基聚芳醚酮(PEK—C)在低剪切速率区(10-2-10s-1)的流变行为及其分子量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品的粘流活化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Tg随分子量的变化是二个线性区,其交点值与所求的样品的临界分子量(Mc)值相对应.利用测得的零剪切粘度值(η0)首次求得了PEK—C的临界分子量(Mc)值.同时也讨论了Mc与温度及η0和Tg与分子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毛细管流变仪和Hakke转矩流变仪对稀土催化合成的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 (UHMWPS)的流变与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UHMWPS最显著的流变特征为超高的熔体粘度和低剪切速率下出现不稳定流动 .不稳定流动与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长的松弛时间有关 ,并提出了临界剪切速率与分子量和温度的定量关系式 .较低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临界剪切速率 ,改善挤出物外观质量和降低熔体粘度 .分子链极度缠结不仅导致超高的熔体粘度 ,也使UHMWPS链解缠加快 ,导致更高的剪切速率敏感性 .UHMWPS塑化时熔体粘度高 ,转矩大 ,加工性能劣于通用聚苯乙烯 (GPPS)  相似文献   

16.
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丁烯 1 共聚的茂金属聚乙烯(mPE) 的流变性,发现茂金属聚乙烯的窄分子量分布导致它在挤出加工剪切速率范围里熔体粘度高、对剪切敏感性差以及熔体从牛顿型转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转变应力高,在挤出加工条件下流动性差,加工困难.对茂金属聚乙烯(mPE) 进行改性制得MmPE,MmPE 熔体对温度、剪切速率的敏感性提高,在加工温度、加工剪切速率范围里的表观粘度降低,加工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可在普通聚乙烯加工设备上,制备性能优良的茂金属聚乙烯薄膜制品.  相似文献   

17.
茂金属 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丁烯-1共聚的茂金属聚乙烯(mPE)的流变性,发现茂金属聚乙烯的窄分子量分 布导致它在挤出加工剪切范围里熔体粘度高、对剪切敏感性差以及熔体从牛顿型转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转变应力高,在挤出加工条件下流动性差,加工困难。对茂金属聚乙烯(mPE)进行改性制得MmPE,MmPE熔体对温度、剪切速率的敏感性提高,在加工温 度、加工剪切范围里的天观粘度降低,加工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可在普通聚乙烯加工  相似文献   

18.
<正> 各种流场对高分子流体流变性质的不同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的探索是当今流变学中引入注目的课题。本文提供一个有兴趣的例子:聚丙烯熔体在入口收敛流中发生结构化,又在随后的毛细管切流动中消除。 全同立构聚丙烯在约210℃以下挤出会发生熔体流变性质和加工性质的特征性变化,一些作者不恰当地将流动曲线和粘度-温度关系的反常笼统归结为切力诱导结晶和熔化时剩余的有序结构,要弄清这一问题应进行更细致的实验,尤其应分析入口收敛流场和毛细管中剪切场起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pan-milling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was studied. Aninnovative milling apparatus, viz. an inlaid pan-mill, was used. Melt indexer, capillary rheometer, Haake Rheocord 90 single-screw extruder and Brabender rheometer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heologieal properties of HDPE. HDPE with higher initialmolecular weight and larger particle size was easier to degrade under pan-milling stress, as indicated by the melt index.Pressure oscillation in capillary flow occurred at significantly higher shear stress and shear rate for milled HDPE than forunmilled HDPE. The apparent shear viscosity of HDP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imes of milling. After milling, the flowactivation energy decreased and thus the sensitivity of viscosity to temperature was reduced. Die pressure and torque duringsingle screw extrusion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fter milling. Plasticizing time as measured in a Brabander mixer decreasedmarkedly with increasing milling times.  相似文献   

20.
本体结晶的全氟乙丙烯(FEP) 共聚物一般具有球晶形态结构。球晶的发展与完整程度决定于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结晶条件,所研究的球晶尺寸在几微米至一百多微米之间。界面间的联接分子数,在试样的分子量增大和结晶温度降低时增加。它显著地影响其开裂性能。材料中联接链越多,其使用性能越好。FEP在接近其熔点温度退火,能够改善在200℃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