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两本优秀的美国中级动力学教材:Ginsberg教授著《工程动力学》和Moon教授著《应用动力学》的2008年版.比较两书的修订前后的内容,并分析两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刘延柱教授编著的《高等动力学》2001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面向 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出版.该书为理论力学的续篇,在力学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面有所补充和提高,涉及分析力学、运动稳定性、刚体动力学、航天器轨道和姿态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5个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高等动力学》一书具有下述特点. 首先是内容精炼.作为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动力学基础教材,该书仅用200余页篇幅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动力学中应用最广泛、对学生今后发展最重要的内容.这些内…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理论力学课程新编教材《静力学与动力学》的特点,模块式设课和调整内容重点等,并介绍了结合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改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陈立群 《力学与实践》2018,40(5):549-553
本文评介几部德国振动力学本科教材。首先概述振动教材的早期历史,分析英国、美国和德国振动教材的特点。然后分别阐述三部德国振动力学教材《线性振动: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理论论述》《工程振动论:离散机械系统的线性振动》和《振动论:线性振动理论和应用》的内容和特色。最后简要讨论它们对振动教材编写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R.C.Hibbeler编著《工程力学——静力学》、《工程力学——动力学》(第10版)(Engineering Mechanics——Statics,Engineering Mechanics Dynamics(10th Edition),Prenties Hall,2003)已于2004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影印版、该教材对我国的理论力学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李银山编著((Maple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颇为有感.特捉笔介绍如下.这是一本高等院校工科用理论力学基础教材,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为6篇25章.前4篇分别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分析力学.第5篇题为"专题"篇,分别讲述"质点的振动"、"非惯性系中的质点动力学"、"碰撞"、"变质量动力学"和"多自由度系统的线性振动";第6篇题为"高级应用",分别讲述"平面三体问题"、"人造地球卫星"、"陀螺"以及"非线性振动、分岔和混沌".  相似文献   

7.
由童秉纲、孔祥言、邓国华编著的《气体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本书是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工程力学专业气体动力学课程教材.书中详细地介绍了理想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物理现象,对不可压缩流、可压缩气体的亚、跨、超声流乃至高超声速流都作了精辟的讲述.跨声速流和高超声速流,以及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北京理工大学梅凤翔教授所著《动力学逆问题》一书已于2009年5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有限自由度力学系统的动力学逆问题,包括动力学逆问题的基本提法和解法,分析动力学中的逆问题,运动控制理论中的逆问题,刚体动力学中的逆问题,变质量动力学中的逆问题,非完整动力学中的逆问题,Birkhoff  相似文献   

9.
????? 《力学与实践》1991,13(2):76-76
<正> 由童秉纲、孔祥言、邓国华编著的《气体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本书是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工程力学专业气体动力学课程教材.书中详细地介绍了理想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物理现象,对不可压缩流、可压缩气体的亚、跨、超声流乃至高超声速流都作了精辟的讲述.跨声速流和高超声速流,以及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动力学不仅是基础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工程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非线性动力学不仅是数学、物理学科教学内容,而且正在成为工程专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问题的研究者有必要理解和掌握非线性动力学的概念和方法,以便能从新的角度考察各自专业中的研究课题. 国外从1984年起陆续出版以混饨为主要内容的非线性动力学教材文献出,为最早的面向工程专业的非线性动力学教材,但除个别例子外与数理专业教材差别不大.文献[2~5]都是有工程专业特色的教材,但理…  相似文献   

11.
刘志远  陈岩 《力学与实践》2021,43(5):823-826
通过介绍北京大学陈耀松教授创办《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及《实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经过,总结其办刊经验:办刊要符合科技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才能借到东风、顺势起飞;办刊要注重团队建设、整合资源,才能让刊物有大发展;办刊需要付出持续而巨大的努力,唯有知难不退、顶住压力,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针对国家重大装备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实施,一系列重大装备和工程建设计划将陆续启动,如:载人航天、大型运输飞机和客机、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先进燃气轮机、高速轨道交通、深海钻井平台和大跨度桥梁等.上述重大装备和工程在设计建造和运行使用过程中的高效、可靠、安全对动力学与控制学科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战略需求为背景,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要求,针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先进制造装备与系统、先进动力装备、高速轨道交通、深海平台和大跨度桥梁中的若干关键动力学与控制问题,提出了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十一五"重点研究建议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书架     
《小型风力机的设计与制作》是由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及中国气动力学研究会、中国太阳能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翻译的一本实用性较强的,能指导小型风力机设计、制作和应用的中级读物。全书约40万字。该书目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材料力学教材中,常采用能量法进行冲击应力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够清晰,忽略或不能够准确理解基本假设在该问题中的重要性.本文以杆件承受轴向撞击为例,利用弹性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给出了杆件受到冲击载荷时的实际动力学响应过程,对比了不同质量比撞击情况下材料力学能量法与弹性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振华 《力学进展》2003,33(3):424-425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由我国空气动力学工作者共同编著的《近代空气动力学丛书》陆续出版了。这是庄逢甘院士和张涵信院士等领导的丛书编委会组织空气动力学工作者发挥集体智慧编著的一套跨世纪的丛书。丛书较好地总结和反映了40多年来中国空气动力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是空气动力学界乃至整个力学界的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我们欢迎丛书的出现,希望正如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庄逢甘院士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能促进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对世界航空航天事业也有所贡献。我们在这里提出评介的是丛书中沈青研究员的《稀薄气体动力学》一书。  相似文献   

16.
<正>《漫话动力学》,贾书惠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第1版,定价19.20元.内容简介:动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工程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本书从常见的日常现象出  相似文献   

17.
为量化梁、杆、柱的自重(下称分布轴向力)对静力失稳和动力横向振动的影响,在《材料力学》和《机械系统动力学》教材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布轴向力下的杆柱失稳和横向振动的力学、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伽辽金法和数值积分法获取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考虑分布轴向力的杆柱横向振动固有频率随杆长增加而减小,杆柱失稳时一阶固有频率为0;分...  相似文献   

18.
孙加亮  田强  胡海岩 《力学学报》2019,51(6):1565-1586
多柔体系统是由柔性部件和运动副组成的力学系统,在航空、航天、车辆、机械与兵器等众多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典型的代表包括柔性机械臂、直升机旋翼、卫星的可展开天线、太阳帆航天器等.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含变长度柔性部件的多柔体系统,不仅涉及其动力学 建模与计算,还涉及其动力学优化设计. 事实上,部件柔性对多柔体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优化结果,因此需要发展基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的优化设计方法. 本文首先阐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回顾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的3类方法:浮动坐标方法、几何 精确方法和绝对节点坐标方法,并介绍了含变长度柔性部件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系统概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响应优化、动力学特性优化和动力学灵敏度分析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 拓扑优化 3 个方面综述了多柔体系统部件优化的研究进展. 本文最后提出了在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结构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涛 《力学进展》2009,39(2):129-153
蛋白质是生物体赖以存在和生长的重要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线性高分子链,具有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 蛋白质生物功能与结构动力学特征紧密相关,不同结构运动模式决定了蛋白质在生化过程中的不同生物功能.给定一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通过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进而得到蛋白质结构的运动轨迹,或者将结构整体运动分解为不同频率振动模态的叠加,能够帮助进一步理解蛋白质生物活性点在配体结合、催化过程中的运动特征.阐述了蛋白质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3种蛋白质结构动力学的物理模型和求解方法,详细讨论了谐波模型中的原子模态分析、弹性网络模型等动力学方法,并介绍了蛋白质结构动力学在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蛋白质结构动力学方法的研究和发展表明,从物理原理和简化模型出发的理论分析方法,能够为生物学前沿研究提供有力帮助,是蛋白质折叠和结构预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陈立群 《力学进展》1998,28(4):552-552
Georgia理工学院的JohnG.Papastavridis博士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应用力学评论》(ASMEAppliedMechanicsReview,1988,51(4):239~267)上发表“高等工程动力学原理和运动方程概览”(Apanoramicoverviewoftheprinciplesandequationsofmotionofadvancedengineeringdyn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