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孟杰  殷传宗  林辛未 《中国物理 C》1991,15(12):1109-1114
用吴-曾公式描述基带,用常转动惯量公式描述超带,且引入一个唯象的带间相互作用将两个带混合,即可得到对大多数原子核晕带较为理想的描述,还可重现转动惯量的回弯.对公式中的参数做进一步的分析后,可获得核的基态转动惯量与刚体转动惯量等信息.  相似文献   

2.
罗亦孝 《物理学进展》2011,14(3):281-302
超形变原子核的研究是原子核结构领域的重要前沿。本文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讨论原子核超形变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主要实验方法和实验发现、超形变带寿命测量、超形变带转动惯量和高N组态结构、全同超形变带和自旋顺排量子化、建立在粒子-空穴激发上的超形变带、超形变带中的八极关联、超形变带的馈入布居和退激等。  相似文献   

3.
超形变原子核的研究是原子核结构领域的重要前沿。本文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讨论原子核超形变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主要实验方法和实验发现、超形变带寿命测量、超形变带转动惯量和高N组态结构、全同超形变带和自旋顺排量子化、建立在粒子-空穴激发上的超形变带、超形变带中的八极关联、超形变带的馈入布居和退激等。  相似文献   

4.
对关联是原子核中最重要的剩余相互作用.阐述了用多体关联方法研究原子核中对关联效应的可能性,并以中子晕核11Li、11Be为例,阐述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The pairing correl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idual interactions in nucleus system.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pairing correlation with the many-body correlation approach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by taking the halo nuclei 11Li and 11Be as an example are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们导出的基带能级公式出发, 研究了原子核的基带转动惯量随角动量或转动角频率的变化, 并讨论了我们的能级公式和可变转动惯量模型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用全实加关联的方法得到类锂离子15~22s(Z=21~30)波函数,给出了原子核体积效应公式,计算了原子核的体积效应及质量效应对类锂离子能级的修正.结果显示。在中等大小的核电核情形,原子核体积效应对类锂离子能级的修正要比质量效应对类锂离子能级的修正要显著;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原子核体积效应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用全实加关联的方法得到类锂离子1s22s(Z=21~30)波函数, 给出了原子核体积效应公式, 计算了原子核的体积效应及质量效应对类锂离子能级的修正. 结果显示, 在中等大小的核电核情形, 原子核体积效应对类锂离子能级的修正要比质量效应对类锂离子能级的修正要显著;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 原子核体积效应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顺金 《物理学进展》2011,17(4):419-429
本文考察了核物理研究的新进展,从规则运动与无规运动并存与交织的观点,评述了原子核巨共振的研究;介绍了近年来用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研究热原子核巨共振的新进展。同时,对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的物理内容以及用它描述原子核小振幅运动和重离子核反应中规则运动与无规运动、动力学效应与随机效应二重性的可能性和潜力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刘朗  孟杰  张双全 《中国物理 C》2006,30(4):299-305
在自洽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 用严格保持粒子数守恒的类壳模型方法, 即RMF+SLAP方法,研究了Sn同位素链的性质并与没有考虑对关联对平均势场影响的非自洽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自洽的RMF+SLAP方法能够正确给出原子核形变随平均对力强度的变化, 给出Sn同位素链的每核子结合能, 单中子与双中子分离能, 四极形变随质量数A的变化等的很好描述.表明了研究原子核性质时, 正确和自洽处理对关联以及堵塞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热原子核巨共振的非微扰研究与二体关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顺金 《物理学进展》1997,17(4):419-429
本文考察了核物理研究的新进展,从规则运动与无规运动并存与交织的观点,评述了原子核巨共振的研究;介绍了近年来用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研究热原子核巨共振的新进展。同时,对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的物理内容以及用它描述原子核小振幅运动和重离子核反应中规则运动与无规运动、动力学效应与随机效应二重性的可能性和潜力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一起考虑规范空间,可以把原子核形状的突变和对关联的突变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表明 E2跃迁在回弯处的强烈减弱可以合理地作为确定原子核形状相变的一个判据,而且原子核形变和对关联的交织也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对CERN SPS和BNL重离子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它们对核碰撞几何有很强的依赖.本文介绍一种用计算机随机产生核碰撞几何的方法,在其中,已知的原子核电荷分布、强子作用截面和双核子关联都得到了考虑.  相似文献   

13.
利用Jastrow关联波函数,重新讨论了核子-核子短程关联对原子核结构函数的作用,发现在选用正确的单粒子能量和包括核子间短程对关联效应在内的核子动量密度分布以后,并不能解释原子核结果函数在x>1区域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Jastrow关联波函数,重新讨论了核子-核子短程关联对原子核结构函数的作用,发现在选用正确的单粒子能量和包括核子间短程对关联效应在内的核内核子动量密度分布以后,并不能解释原子核结构函数在x>1区域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对稀土偶偶核的基态形变,理论上已有一些系统计算,实验上也积累了不少数据.本文根据Bohr和Mottelson关于对关联对转动惯量的影响的近似考虑以及转动惯量对于形变的依赖关系,从实验有效转动惯量提取了核的形变值.与理论结果以及从电四极矩提取的形变数值作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Bohr和Mottelson关于对关联效应的近似考虑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明三轴形状(非轴对称形状)原子核两类转动惯量之间的关系不同于轴对称原子核的。作者对稀土区和锕系区近八十个偶偶核的能谱作了分析比较,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从而说明三轴形状原子核可能具有的特征。本文以五个核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复摆方程的一种求解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复摆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是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对复摆的转动惯量公式进行拉普拉斯变化,用能量和时间来表达转动惯量,丰富了不规则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崇试  李中华 《中国物理 C》2000,24(12):1142-1148
分析了脱耦合项对于原子核转动惯量的重要影响.总结了奇质量核K=1/2带转动惯量变化规律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193T1中3条新的超形变带的内部结构.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能够确认它们都是K=1/2带.  相似文献   

19.
超形变带两类转动惯量转动惯量在高自旋超形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沿转动带定义转动惯量并规定I(?)Ix。第一类(运动学)转动惯量J 是原子核总角动量和转动频率的比值,描述核整个系统的运动,涉及到能量E 对角动量I 的一阶微商,即J(?)/h~2=I/hω=I/(dE)/(dI)≈2I/E_γ(4.1)  相似文献   

20.
陆中道 《中国物理 C》1988,12(4):548-553
本文根据统计理论推导了包含角动量的激子态密度公式.公式中的自旋切割因子的平方正比于激子数和原子核的转动惯量.当激子系统趋近统计平衡时,该公式就自动过渡到具有角动量的费米气能级密度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