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谭小江 《数学进展》2002,31(2):178-180
本文中我们利用 A.Bertram和 B. Feiberg证明的在 g=5的当 S(E)<2时的一般代数曲线上二维特殊稳定向量丛的存在定理作为反例,说明进一步的Maruyama猜想和Arrondo-Sols猜想在g=5的一般代数曲线上均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怎样举反例     
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试图判断一般性命题的真假,往往是通过推理论证验证命题的正确性,而通过反例来驳斥这个命题.何为反例?为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而举出的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的例子称为反例.  相似文献   

3.
Hausdorff空间中关于向量优化问题弱有效解的一个存在性定理被给出,另外,举出一个反例说明Flores-Bazan和Vera所作的一个猜想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一个反例说明[1]中一个主要定理是错误的,并给出其修正结果.  相似文献   

5.
探讨一个非空集类是否一定有生成半域的问题.通过类比的方法提出“非空集类的生成半域”的概念。反例说明并非任意的非空集类都有生成半域.给出非空集类有生成半域的一个充分条件,以及在该条件下非空集类的生成半域的构造方法.最后给出由任意的非空集类构造其生成域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所谓反例,通常是指用来说明某个命题不成立的例子.在我们解数学选择题时,由于通常在题目的各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因此,通过举反例便可以快速地排除不正确的选项而找出正确结论.现就通过例题谈一谈举反例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安道什猜想的一类反例南京市大厂镇中学汪杰良本刊1986年发表的徐肇玉的《安道什猜想》一文,提出了安道什猜想的一个推广:没有正奇数x1>1,x2>1,…,xk>1,z>1,适合方程此命题—个最简单的反倒是:取正奇数可见,“推广”不真.仿此,和也都是(1...  相似文献   

8.
覃城阜  郭晓峰 《数学研究》2011,44(3):243-256
M.Kriesell证明了收缩临界5-连通图的平均度不超过24并猜想收缩临界5-连通图的平均度小于10.本文构造了一个反例证明M.Kriesell的猜想不成立并给出了收缩临界5-连通图平均度新的上界.  相似文献   

9.
设T是m增生算子,I是恒等映射.本文通过一个反例说明(T+λI)-1(λ>0)不一定是非扩张映射.  相似文献   

10.
寻找或构造反例是一种利用特殊化来检验猜想的反面探索.反例的构造非常灵活,文[1]对反例的构建程序作了深入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反例在解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彬 《数学通报》2006,45(3):51-52
这类探索性问题一般是由给定的已知条件求相应的结论,它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已知的条件进行猜想、透彻分析,发现规律、获取结论,这对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结论的能力有一定帮助,结论开放的探索性问题,往往结沦不确定、不唯一,或结沦需通过类比引申推广,或结论需通过特例归纳.解决这一类问题,要注意类比归纳、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个反例,证明了非方常数为2~(1/2)的相关猜想.  相似文献   

13.
设T是m-增生算子,I是恒等映射.本文通过一个反例说明(T+λI)-1(λ>0)不一定是非扩张映射.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非线性Lipschitz算子的Soderlind猜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济根  徐宗本 《数学学报》1997,40(5):701-708
设f是以L(f)为最小上界Lipschitz常数,以ρ(f)为谱域半径,以γ(f)为Gerschgorim域半径的有限维非线性Lipschitz算子,本文证明了“存在等价范数‖.‖^*使L^*(f)=r^*(f)的Soderlind猜想;给出反例否定了Soderlind的另一猜想:”存在等价范烤‖.‖ε使Lε使Lε(f)≤ρ(f)+δ的猜想。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一个图是其次序列的唯一实现,则称它是单图。本文证明了单图的某些新性质,并给出反例以说明 R.H.Johnson 的一个猜想(Dis.Math.31(1980),185~192)不真。  相似文献   

16.
对一个反例的订正274700山东郓城实验中学于加月多年来常见如图1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斜四棱柱组成的多面体作反例,说明棱柱U概念不能简化为“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g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做棱柱”,其9这个反例有些失当,因为它是四多面体.因为棱柱的概...  相似文献   

17.
数学发现主要是提出证明和构造反例.在数学中,要证明一个命题成立,必须严格地在所给的条件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结论.要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极具有说服力而又简明的方法就是举出反例,去推翻它.在数学发展史上,恰当的反例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猜想,数学家用了很长的时间未能证明它,结果有人举出反例否定了这样的猜想,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安道什猜想推广奇数解问题的几个新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鹏 《数学通讯》1999,(3):25-27
安道什猜想的推广没有正奇数适合方程:xx11·xx22…xxkk=zz(k≥2)①当k=2时,即为安道什猜想:没有正奇数适合方程xx·yy=zz.文[1]中笔者已给出了①的反例,此后笔者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虽没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但从不同的角度得...  相似文献   

19.
猜想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材料、条件和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等,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正是无数数学家们的猜想,数学科学才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数学。由于猜想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近几年猜想题倍受高考命题老师的亲睐,成为高考数学题的一个新亮点.本文试对这类题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施冬芳 《中学数学》2022,(17):63-64
<正>美国数学家盖尔鲍姆提出:“数学由证明和反例构成,并朝着证明与反例构造发展.”反例是指通过变换事物的属性,引发思辨,从反面凸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例证.证明是通过已知为真来确定某一事物的真实性,反例则是用已知为真揭露另一个判断是虚假的,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它们呈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用实例进行合情推理,让学生在猜测、探索、演绎推理中确定结论的正确性,或构造反例来驳回错误的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