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香草醇双键的水合反应中丝光沸石的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之  俞正 《催化学报》1982,3(2):136-139
香草醇(2,6-二甲基辛烯-2-醇-8)分子中的双键加上一分子水,即成为羟基香草醇。再催化脱氢,可进一步得到羟基香草醛。羟基香草醛是具有玲兰花香气的香料,是香料工业中的一种传统产品。其传统工艺路线为:先用亚硫酸氢钠保护香草醛的醛基,再  相似文献   

2.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以有机锂为引发剂,以丁二烯(B)与苯乙烯(S)为混和单体,采用本体一步合成法制备了S/B共聚物。采用双氧水在四氧化锇催化下对聚合物分子链进行氧化降解,1H-NMR和FT-IR分析表明共聚物中的双键被全部氧化并发生断裂,而共聚物中聚苯乙烯的链节并未被破坏。利用18角度小角激光光散射仪(MALLS)联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氧化降解后的聚苯乙烯碎片进行分析证明:共聚物分子是由1条1×104~4×104分子量的聚苯乙烯嵌段连接着数10个S-B嵌段的结构。TEM分析表明调节反应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可以控制共聚物的织态结构。此外对共聚物的力学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过氧酞菁钛(PcTi0_2)在三苯基膦(Ph_3P)以及1-辛烯氧化反应中氧原子转移性能.在温和条件下,PcTiO_2可化学计量地转移一个氧原子至Ph_3P形成Ph_3O.然而,在1-辛烯的氧化反应中,只有在共催化剂,(PhCN)_2PdCl_2存在下,PcTiO_2才能将氧原子转移至被Pd化合物活化的烯烃上形成辛酮.实验结果表明,PcTiO_2在上述两个氧化反应中,只能起转移一个氧原子的作用,不可能形成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选取苯和1-辛烯作为模拟汽油中的芳烃和烯烃, 分别研究它们对Ce(IV)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脱硫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随着模拟油中苯和1-辛烯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光谱(UV-DRS)技术研究发现, Ce(IV)Y分子筛对苯和1-辛烯的吸附模式及影响脱硫的机理是不同的. Ce(IV)Y分子筛阳离子和苯形成π络合作用, 作用力较弱, 容易脱附; 而与1-辛烯的双键发生σ-π络合, 不容易脱附. 在Ce(IV)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含苯模拟油中的硫化物时, 由于苯的存在, 苯和噻吩在分子筛表面存在严重竞争吸附, 影响了吸附剂的选择性脱硫. 而在含1-辛烯的模拟油中, 由于1-辛烯直接和分子筛发生强相互作用, 占据了吸附剂的活性位, 导致Ce(IV)Y分子筛的脱硫性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苯和1-辛烯对Ce(Ⅳ)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脱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苯和1-辛烯作为模拟汽油中的芳烃和烯烃,分别研究它们对Ce(Ⅳ)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随着模拟油中苯和1-辛烯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光谱(UV-DRS)技术研究发现.Ce(Ⅳ)Y分子筛对苯和1-辛烯的吸附模式及影响脱硫的机理是不同的.Ce(Ⅳ)Y分子筛阳离子和苯形成π络合作用,作用力较弱,容易脱附;而与1-辛烯的双键发生σ-π络合,不容易脱附.在Ce(Ⅳ)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含苯模拟油中的硫化物时,由于苯的存在,苯和噻吩在分子筛表面存在严重竞争吸附,影响了吸附剂的选择性脱硫.而在含1-辛烯的模拟油中,由于1-辛烯直接和分子筛发生强相互作用,占据了吸附剂的活性位,导致Ce(Ⅳ)Y分子筛的脱硫性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萘酰亚胺结构为荧光发色团,设计开发了一种含C=C双键的、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的新型水溶性优化的次氯酸荧光探针3-(2-氰基丙烯酸乙酯基)-4-羟基-N-正丙基-1,8-萘酰亚胺(NAEC).添加次氯酸后,探针分子NAEC中的C=C双键被氧化,生成醛基,探针NAEC原有的ICT效应被破坏,产生荧光信号.经核...  相似文献   

7.
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采用丁二烯(B)与苯乙烯(S)混和单体,以有机锂为引发体系,本体一步合成了S B多嵌段共聚物.采用过氧化氢在四氧化锇作用下对聚合物分子链进行了深度氧化,然后通过精制除去氧化降解产生的低分子物.1H- NMR和FT IR分析表明共聚物中的双键全部被氧化断裂,而共聚物中聚苯乙烯的链节并未破坏.利用18角度小角激光光散射仪(MALLS)联用GPC对氧化降解后的聚苯乙烯碎片进行了分析,证明共聚物分子是由1条1×104~4×104分子量的聚苯乙烯链段连接着数十个(S- B)嵌段的结构.TEM分析表明调节反应过程的工艺条件可以控制共聚物的织态结构.  相似文献   

8.
侴晓玉  李军  徐占林 《应用化学》2009,26(7):851-853
以氧气为氧源,在无溶剂无引发剂条件下,研究了非催化剂体系中环辛烯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自由基引发剂以及自由基阻聚剂对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当反应压力0.60MPa,反应时间2.0 h时,在140℃的较高温度下,以分子氧为氧源,环辛烯的转化率为44.46%,环氧环辛烷的选择性可达到64.39%。  相似文献   

9.
光照下,以甲醇为氢源,以NiCl_2、Ni(OAc)_2或CoCl_2为催化剂,1-辛烯可以发生催化转移加氢反应,得到辛烷,主要副产物为双键异构的2-辛烯和3-辛烯.综合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产物辛烷的选择性,NiCl_2的催化效果最好,且NiCl_2的催化活性在293~333K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以NiCl_2为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三正丁胺,于293K下反应24h,辛烷的产率由45%提高到65%,选择性由57%提高到70%.  相似文献   

10.
四正丁基过硫酸铵在1,2二氯乙烷溶剂中可高产率地使醛和酮的2,4-二硝基苯腙衍生物氧化裂解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其分子中碳碳双键,氰基,酯基和缩醛基等基团均不受影响。同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溶剂对氧化裂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表面高度羟基化的拟薄水铝石纳米颗粒与3-(3甲氧基硅烷)-正丙胺进行共价结合而官能团化,再用于负载硫酸氧钒和六羰基钼络合物。所得样品采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透射电镜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并用于顺-环辛烯的环氧化反应中,优化了诸如溶剂和氧化剂等反应条件.反应过程采用气-液色谱进行监测.重复使用实验表明,该纳米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并保持顺-环辛烯接近完全环氧化.所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也成功用于其它的取代烯烃的环氧化反应中.  相似文献   

12.
以O2气为氧源,在无溶剂无引发剂条件下,研究了非催化剂体系中环辛烯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自由基引发剂以及自由基阻聚剂对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当反应初压0.60 MPa,反应时间2.0 h时,在140 ℃的较高温度下,以分子氧为氧源,环辛烯的转化率为44.5%,环氧环辛烷的选择性可达到64.4%.  相似文献   

13.
由于胆固醇和氢化胆固醇均是较好的液晶基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胆固醇分子中,C(3)上有一个羟基,C(5)=C(6)之间含有一个双键,双键的存在使得胆固醇分子具有较好的刚性,因此大量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利用C(3)上的羟基制备胆固醇衍生物.但是C(5)=C(6)之间的双键也是可以利用的官能团,可以在胆固醇分子的双键部位引入适当的官能团,而得到一些新的衍生物,因此,对胆固醇C(5)=C(6)位双键的化学修饰就成了本研究的重点.首次探讨了将6-溴己酸或丙烯酸通过双键环氧化,然后开环的方法连到胆固醇侧部双键位置,为合成新型的含胆固醇衍生物的聚合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半经验AM1方法研究了C_(70)与臭氧环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采用Berny梯度 法优化得到反应的过滤度,并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诊。计算结果表明:臭氧在C_(70) 6-6单、双键上的环加成反应均为复杂反应,由三步组成:第一步是O_3分子与C_ (70)的6-6单、双键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分子臭氧化物(即中间体I), 6-6双键加成为放热反应,6-6单键加成为吸热反应,活化势垒分别为84.7和181. 2 kJ·mol~(-1);第二步是中间体I的加成,C-C键断裂,生成两性离子中间体II 的放热反应,其势垒分别为61.3和13.3 kJ·mol~(-1);第三步是中间体II脱去一 个Q_2分子生成具有环氧结构的C_(70)O,均为放热反应,活化势垒分别为169.3和 101.2 kJ·mol~(-1);第三步是中间体I脱去一个O_2分子生成具有环氧结构的C_ (70)O,均为放热反应,活化势垒分别为169.3和101.2 kJ·mol~(-1),从反应机理 和动力学角度解释了6-6双键加成优于6-6双键加成优于6-6双键加成优于6-6单键 加成的原因。O_3分子与C_(70)6-6双键的加成反应是协同且同步进行的,与6-6单 键的加成反应是协同但不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化合物3-甲基-2-戊烯-4-炔-1-醛两端均为活性官能团,在分子连接及成环反应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合成轮烯酮[1-7],脱落酸[8]和二苯基二苯并环辛烯[9]等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6.
以MCM-41分子筛负载氯化铝为催化剂, 催化丙烯酸甲酯与1-辛烯共聚合反应, 利用称重法测定聚合物产率,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共聚物组成,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共聚物相对数均分子质量, 研究了聚合物产率和共聚物组成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考察了溶剂、 催化剂组成和催化剂用量对共聚合结果的影响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结果表明, 聚合物产率随时间呈S形增长, 而共聚物组成随时间保持恒定, 与氯化铝催化体系规律一致; 溶剂由二氯甲烷改变为乙醇或二甲苯主要影响聚合物组成, 对聚合物相对数均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共聚物中1-辛烯单元的含量, 但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影响不大;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一定时, 随催化剂与单体摩尔比从0.125增加到0.5, 共聚物中1-辛烯单元含量增加, 继续增大催化剂用量不利于提高共聚物中1-辛烯单元含量. 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将烯烃单元引入共聚物中, 获得1-辛烯单元摩尔分数达30.1%的聚(丙烯酸甲酯-co-1-辛烯)共聚物.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催化剂体系的定向聚合,可使丁二烯聚合成双键在主链和侧基中分布不同的聚合物。对于这些聚合物的氧化性能,尽管早期有人利用不同单体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如天然胶、古塔坡胶以及丁钠、丁锂、丁苯、丁基胶等作过比较,认为丁二烯橡胶分子主链和乙烯侧基上所含双键的比例可以极大地影响其反应能力,主链上双键在氧化时较活泼,而乙烯侧基上的双键则在热交联时较活泼。  相似文献   

18.
盐酸甲胺三化铬对快肟的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生  蔡昆  李志鸿  李伟 《有机化学》1992,12(6):593-596
本文报导利用盐酸甲胺三化铬氧化列解肟基的研究结果。在二甲基醛胺溶液中,盐酸甲胺三化铬能够有效地将肟氧化成相应羟化合物,而不氧化分子内的酚羟基和双键。  相似文献   

19.
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表面高度羟基化的拟薄水铝石纳米颗粒与3-(3甲氧基硅烷)-正丙胺进行共价结合而官能团化,再用于负载硫酸氧钒和六羰基钼络合物。所得样品采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透射电镜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并用于顺-环辛烯的环氧化反应中,优化了诸如溶剂和氧化剂等反应条件。反应过程采用气-液色谱进行监测。重复使用实验表明,该纳米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并保持顺-环辛烯接近完全环氧化。所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也成功用于其它的取代烯烃的环氧化反应中。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动注射-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联用技术研究了11-二茂铁基十一烷基-1-硫醇自组装膜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构型变化.结果表明,二茂铁硫醇在氧化过程中,分子发生了两种结构变化:远离电极表面,烷基链与电极表面的夹角增大;分子上两个平行的戊基环绕着二茂铁-碳轴发生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