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史红霞  杨蓓 《化学教育》2020,41(9):17-24
基于“素养为本”视角,以“原子晶体”的教学为例,对教学主题内容、教学现状及学情进行分析;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确定教学目标;以“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性质”的认识思路为主线,以“模型认知,建构概念-证据推理,归纳性质-微观探析,探究结构-科学史实,揭示价值”的任务型教学流程,达到落实并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冯金洪 《化学教育》2022,43(3):74-80
通过以真实问题为情境,以化学知识结构化与化学核心观念为基础,以问题的探究为路径,以乙醇教学为例,建构了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化学思维型课堂即“两思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型,探索了“两思课堂”的评价方法与内容。通过分析学生表现可知两思课堂能同步实现核心价值培育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效实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材习题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载体。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分析人教版高中必修化学教材课后习题考查的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结果表明,2007年版和2019年版教材均注重全面考查核心素养和对基础性的考查,突出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突出化学本质;但2019年版教材习题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加强了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考查,合理拓展了核心素养考查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依据习题特征获得相应的教学启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依托教育部化学学科深度学习项目组提出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四要素”,以配合物为例,开展深度学习,深入挖掘核心知识的素养功能和教育价值,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刘庆华 《化学教育》2022,43(11):81-87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需要有一个深入学科本质的教学模式。“四重四步”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四步教学”和学生的基础性认知、本质性认知、结构性认知、价值性认知的“四重认知”实现了由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到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转变,达成学科育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朱鹏飞  陈敏  陈凯 《化学教育》2018,39(23):37-42
以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概念教学为例,阐述了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思路和教学活动设计。围绕离子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等知识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联系,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开设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注重微观分析过程,将离子反应概念的学习与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水溶液中反应的认识思路进行整合,力求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对“离子反应”概念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旧人教版教材选修模块“电化学”内容比较分析,新版本教材在情境素材选取上更加关注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的化学问题,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衔接,在教材栏目设置上更加注重认识思路和方法的提炼与概括,在实验内容安排上更加凸显化学实验的育人功能。新版本教材对实际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认识思路和认识方法的提炼和外显、优化情境素材的选取、发挥化学实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8.
肖莉  牛芳 《化学教育》2022,43(13):53-58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是促进学生从化学学科知识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关键措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地球的圈层结构为纽带,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通过阅读、分析教材等活动,逐次学习关于岩石圈、水圈中蕴藏的部分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最后以地球为原点,畅想未来资源的探寻之路。使地理学科知识自然地融合在化学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实现学科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洪清娟 《化学教育》2021,42(19):49-55
基于学科理解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是教师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实现“素养为本”教学的重要基础。化学学科理解视域下的教材单元整体备课内容主要是对教材内容逻辑顺序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系统梳理,确定单元总体与课时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单元内容所内隐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价值,对教学内容、策略进行重构与设计等。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理解和对不同教材版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整合是提升教材单元整体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新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栏目的主题内容、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该栏目的教学功能和价值,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线索、开发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为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为STEM课程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林雄超  王永刚 《化学教育》2019,40(10):77-81
针对特色专业化学教学过程中与基础化学知识的承接和协调问题,将繁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设定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对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和组织。以PBL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CBL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直观、生动、形象的案例,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该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机制,克服了普通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不足的缺点。对知识点的讲解采取"因-果"相承、"点-面"结合、"抽象-具体"对照的授课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江玉安 《化学教育》2022,43(19):21-25
校本课程“化学传奇”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化学史文章。校本课程从“化学传奇”升级到“化学阅读”,化学阅读的内容拓展了,阅读形式升级了:由文章阅读升级为视频观看和整本书阅读,阅读的时间由校本课程的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阅读时段由校本课程季扩展为高中全学段。学生的阅读活动,也由教师规定阅读内容升级到学生在推荐书目内自主选择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3.
The pseudohalogen concept still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emical properties, structure and bonding of pseudohalogen species. Starting from a modern version of the pseudohalogen concept, this research report gives an overview on different subjects of CN‐ and PN‐chemistry dealt with in our group. One of our fundamental interests lies in the synthesis and study of structure and bonding of resonance stabilized pseudohalides such as methanides, amides or binary PN‐pseudohalide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new syntheses of alkaline dinitroso‐ and nitro(nitroso)cyanomethanides, methanide‐based ionic liquids and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azaphospholes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i) as resonance stabilized dimers of P‐analogues of covalent azides in case of the triazadiphospholes or (ii) as [3+2] cycloaddition product of a hidden PNN 1,3 dipole (P‐analogue of a covalent azide) with dipolarophiles possessing NN or PN moieties. Starting from a [3+2] synthetic tool kit, new PN‐heterocycles (triazadiphospholes and tetrazaphospholes) and a new synthetic approach called GaCl3‐assisted [3+2] cycloaddi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15.
沈明祥 《化学教育》2020,41(9):57-61
提升化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促使学生选修化学、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前提。以校本选修课程“化学与考古”为例,从现代技术、物质性质、实验装备、反应原理、工艺、生物化学等多角度用化学知识解决考古与文保疑难,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落实到考古事例中探讨,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为普高教学中化学知识的实用化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张凤英  刘子忠 《化学教育》2019,40(17):50-57
在借鉴已有科学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课程的实际教学现状,经过多次教学实践的检验,提出了一种将化学史有效融入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历史线”“探究线”“知识线”和“应用线”的四线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王彦吉  王景翰  王俭  史晓凡 《化学通报》2002,65(10):688-691
简单叙述了法庭化学与化学的关系,法庭化学是化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化学的发展促进法庭化学的发展,法庭化学在侦破案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介绍了法庭化学研究的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者首先叙述了分析化学的源起,认为这门科学与人类文明文化,如青铜、黄铜冶炼、酿酒等大有关系。继出现东、西方的丹金术、欧洲中世纪的大试金术。后者可称为现代分析化学的前驱。适十七八世纪现代化学之兴起,分析化学起了主要作用。嗣后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极谱法、质谱法、层析法等等相继出现。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法和仪器法。二者各有其优缺点;需要相辅相成,而决不是对立、排挤。另一方面,常量法之后又出现微量法和痕量分析。最后为分析化学在我国健康成长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姜建文  杨宇航  管华 《化学教育》2022,43(18):98-106
以“命制一道高考化学试题”为项目学习主题,以提炼试题命制思路框架、初创高考化学试题、优化高考化学试题为关键项目任务,呈现师范生“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学内容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