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闫方友  贾青竹 《化学教育》2022,43(22):88-93
为了提高环境类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重构了符合新工科理念的环境化学“素养、能力、知识”一体化课程目标;基于科研反哺课程内容增补了新工科元素“环境计算化学——化学品构效关系;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构建了“三三三”教学模式,进行了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探索,教学设计强化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课程建设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与其课堂参与度呈现正相关,基于身边老师的科研反哺和前沿拓展,更能激发学生的应用挑战兴趣,促进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环境化学课程实现了全方位新工科内涵式建设,以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陶占良  张凯  李海霞  陈军 《化学教育》2022,43(20):36-41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充分挖掘蕴含在能源化学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及文化自信精神等,推动专业教学由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和素质导向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田金磊  牛志强  陈军 《化学教育》2021,42(18):61-65
在以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工科”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日益呈现出学科之间彼此渗透、交叉与融合的态势。鉴于此,南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将“新工科”理念作为本专业建设的“催化剂”,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等诸多环节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期培育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张武  程绍玲  贾青竹 《化学教育》2021,42(16):77-81
环境化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污染认识水平和污染治理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重构了基于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针对环境化学课程内容特色,从培养正确环境观和环境污染观,建立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环保习惯等角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点,建立了思政元素与人才德育培养目标的融合体系;基于思政元素滴灌渗透,构建了立体化教学育人模式。实践成效分析表明,基于课程思政特征显著的教学设计,能够实现课程思政内涵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有机融合与精准对接,学生主体的翻转课堂促进了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素养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达到“素养+能力+知识”一体化课程学习目标。其中,教师科研反哺教学更能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展实践意愿。因此,在课程思政育人中要充分重视身边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榜样效应。  相似文献   

5.
对药物化学进行了融入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首先,以药物化学的知识和能力为载体提炼了4个素质目标,并将4个素质目标根植于课程标准中;然后筛选了表达4个素质目标的最佳教学资源载体,并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表达;最后还通过在教学评价中增加素质目标考核的内容来促进素质目标的达成。通过以上途径可以很好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文佐  刘绍丽  彭婕 《化学教育》2021,42(12):30-34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针对结构化学课程特点,从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升教师自身政治素质;明确教育目标,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和强化第二课堂,贯彻全过程育人等方面对结构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8.
周庆峰 《化学教育》2022,43(20):92-97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拥有丰富的思政资源。以药物化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基础上,将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主线设置为“定目标、拆内容、寻热点、挖元素、隐融入、明效果、做评价”等7个环节。进一步以青霉素专题为例,展示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为其他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9.
结合本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和OBTL教学模式特点,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进行课程建设和探索,将成果导向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根据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多元、多策略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确保学习成果的实现。课程的建设和探索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素养,为化学实验室安全提供主动防御的知识和能力保障,同时为同类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安全教育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温永红  刘永军 《化学教育》2021,42(16):17-21
以配位化学为例,介绍了在专业选修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将配位化学发展史上国内外科学家追求真知、热爱祖国、向往和平的一些励志故事融入配位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创新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将配位化学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专业选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做到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鲍浩波 《化学教育》2015,36(24):12-17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高校无机化学教科书主要采用译著或国外原版教材。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短暂繁荣期。现在高校广泛使用的无机化学教材源于我国在1977-1990年间编写的4部教材。2000年之后,虽然无机化学教材品种数明显增多,但精品较少。未来的无机化学教材编写应当考虑基础无机化学与中级无机化学内容的分工与衔接,以及加强教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王丽  潘虹  刘大颖 《化学教育》2022,43(18):58-63
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情况的现状,梳理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开展的过程实践,解释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创设思路,列举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案例,阐述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4个措施,并进行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颖  鲍浩波 《化学教育》2019,40(16):10-15
从晚晴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3个历史时期,简述我国大学化学教材建设的历史;客观地阐述从化学教育首次进入我国教育体系后,大学化学教材建设的历程、发展和成果。2011年后,随着精品课程和在线课程的建设发展,信息技术与教材建设深度融合,我国大学化学教材建设将进一步发展,更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新工科背景下新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思政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对“原电池”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努力实现学生的个人、社会和职业价值观提升,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5.
宋学志  李艳强 《化学教育》2021,42(14):32-36
大学一年级是本科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从高中向大学转折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树立良好思想品质的关键期.无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类本科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绿色化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恰当地融入到理论课和实验课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其对专业的认可及正确的专业伦...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有机化学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着力构建三维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让“课程思政”进课前、驻课中、留课后,挖掘有机化学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在探索与实践中实施教学效果调查、跟踪学生发展、深化反思总结,努力发挥有机化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积极成效,实现通过有机化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来达到育人目的,助力培养卓越未来教师。  相似文献   

17.
陈广余  倪娟 《化学教育》2015,36(19):12-17
就化学启蒙教育阶段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将德国的《今日化学SⅠ》、国内的沪教版、人教版、鲁教版4套教材,从知识内容的选取、组织呈现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并在实验设计、作业设计、拓展学习3方面向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刚  许燕红 《化学教育》2022,43(19):13-20
以新人教版、新鲁科版和新苏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为样本,基于思政教育角度,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材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内容进行界定和编码统计,并从内容维度、呈现位置、运用方式、联结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版教材中思政元素存在分布的着重点各有差异,运用的联结方式呈多样化和化学知识涵盖多重思政元素的特征。在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功能上,提出了依托教材编排特色、应用各项联结方式和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基于OBE理论构建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思路、实施方案和课程目标,重点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等4方面的课程思政素材在课程导入和参与式学习中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案例。多年的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凝聚为统一发展的整体,促使学生讨论、反思和体验,推动学生理解认同课程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行动,达成最大学习成果,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