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环氧树脂/聚氧乙烯分别在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固化剂条件下的固化剂用量,类型和固化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有共混物在熔副态和非晶态都是相容的,即在高温区都存在一个α松驰,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共混组成有规律地变化,不同固化剂的固化物交网的化学结构不同,因而低温松弛-β松弛机制也不同,同时其对体系的交联密度,共混组成的依赖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法(FTIR)表征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S-MAA)和聚环氧丙烷(PPr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用谱带分离的技术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共混体系中几种羰基的吸光系数比,并且用简明的方法定量计算了它们之间平衡的平衡常数.同时实验还表明共混组分中聚醚的分子量、分子结构、P(S-MAA)中MAA的含量以及共混组分的比例和体系的相容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酚酞聚醚醚砜(PES-c)同未交联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环氧树脂的共混物呈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相容性主要归因于混合熵的贡献。PES-C同交联的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与所用的固化剂有关。以胺类作DGEBA的固化剂时,共混物不发生相分离;以酸酐作固化剂时,共混物发生相分离。  相似文献   

4.
环氧树脂/聚氨酯共混体系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小角光散射 (SALS)技术实时记录了环氧树脂 聚氨酯共混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相行为发展情况 ,得到了表征共混体系相区结构尺寸大小的相关距离ac 和表征体系均匀程度的均方介电常数涨落 η2 ,讨论了等温固化条件下 ,环氧树脂 聚氨酯共混体系的相区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环氧树脂 聚氨酯共混体系的固化过程是典型的反应诱导相分离的过程 .相分离初期 ,符合Cahn的线性理论 ;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 ,相区由小变大 ,约至反应开始后 3 2 1 0s,相分离趋于平衡态 ,相区尺寸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作用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基本上都是采用加热固化成型的 ,由于其工艺周期长 ,造成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 ,同时 ,热固化采用的固化剂和有机溶剂往往会对操作人员及环境造成危害 .为顺应复合材料低成本化和无公害化的发展趋势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电子束辐射固化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复合材料的电子束固化技术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 ,由法国Aeropaticle的研究人员首先进行的[1] .近年来 ,美国、日本、加拿大及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从事于研究和利用此项技术 ,并且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2 ]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开始起步 .作…  相似文献   

6.
将氢化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HBPA-EP),产物分别用多元胺类或酸酐类固化剂固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固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固化条件、固化反应活化能和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等.结果表明,当分别采用1,3-环己二甲胺、液态聚酰胺、顺式六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固化HBPA-EP(环氧值为0.45)时,其固化条件分别为100℃、2h,145℃、4h,90℃、2h,120℃、4h,130℃、2h,150℃、4h,140℃、2h和160℃、4h,用这4种固化剂进行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0.62、56.88、74.56 kJ/mol和68.36 kJ/mol,其反应级数分别为0.886、0.901、0.915和0.905.  相似文献   

7.
姜振华  安立佳 《应用化学》1995,12(3):117-118
聚醚砜/聚酚氧共混体系相容性与力学性能姜振华,马荣堂,寇喜春,安立佳(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聚醚砜,聚酚氧,共混物,相容性,力学性能,熔体粘度聚醚砜(PES)是一种耐热特种工程塑料,但韧性差、熔体粘...  相似文献   

8.
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同少量的环氧树脂等共混,可以改善共混物作热熔胶使用时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和热光老化性能。本文研究了共混条件,同时根据IR、DTA、TM和TG实验结果,提出了在熔融粘接过程中,环氧基同共聚物端羟、羧基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甲基硅氧烷-b-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重点研究了增容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和软科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具有优良的增容作用,改善了PDMS/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由3.4MPa提高到7.6MPa。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DSC对环氧丙烷聚醚三元醇/左旋聚乳酸三枝链嵌段共聚物(PPO-b-PLLA)的熔体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 在388~407 K范围内, 分别采用Avrami方程和Arrhenius方程进行了结晶动力学计算. Avrami指数n值约为2.2, 表明共聚物以二维生长方式进行晶体生长. 基于LH结晶理论, 对三枝链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机理进行了探讨. 实验发现该体系共聚物的Regime II和Regime III转变温度随着n(PO)∶n(LA)的增大而变化, Kg (III)/Kg (II)=2.0~2.2, 与LH理论预期值吻合. 实验结果表明三枝链的PPO链段对PLLA链段的结晶有很大影响, 使其成核较均聚物困难. 链折叠自由能σe和链折叠功q均高于PLLA的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己内酯和氨基己酸开环、缩合反应制备了酯段含量为81%的线性聚酯酰胺(PEA),并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EA/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考察了PEA的引入对共混体系相容性、热力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PEA与PPC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共混物的热力学稳定性比PPC有显著提高,当PEA质量分数为3%时,共混体系的起始分解温度(T-5%)和最大分解速率时的温度(Tmax)比PPC分别提高了52.7%和46.4%。 通过调节PEA的含量可以使共混体系同时达到增强和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聚氯乙烯/聚丙撑碳酸酯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偶联剂对聚氯乙烯-聚丙撑碳酸酯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王胜杰,黄玉惠,丛广民(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聚氯乙烯,聚丙撑碳酸酯,偶联剂,丁腈胶,过氧化苯甲酰,共混聚氯乙烯(PVC)是用量巨大的通用塑料,其软性制品需用大量的增塑剂,...  相似文献   

15.
16.
以低不饱和度环氧丙烷聚醚三元醇与L型及DL型丙交酯为原料, 合成了不同单体物质的量比的聚醚与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采用FTIR, 1H NMR, 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DSC, DTA对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及热分解温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丙交酯在聚醚多元醇端羟基的引发下发生开环反应, 得到聚环氧丙烷L型乳酸(POLLA)或聚环氧丙烷DL型乳酸(PODLA)二嵌段共聚物. POLLA二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晶能力, 且随着L型聚乳酸链段的增长而增强. PODLA二嵌段共聚物为非晶态聚合物. 两种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共聚物的组成有关, 其值介于聚醚和聚乳酸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 与聚醚三元醇相比, 二嵌段共聚物的耐热性得到提高, 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0~60 ℃, 约为235~262 ℃. 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对材料的热降解机制有很大影响. PODLA在高温区发生热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copolymer of polyaniline-poly(propylene oxide) (PAN-PPO) was prepa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characterized by FFIR and SEM. It showed good electroactivity for methanol oxidation in H2SO4 solution.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普通熔融共混法和水辅助加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共混形态的聚丙撑碳酸酯(PPC)/淀粉共混物,并研究了淀粉分散形态对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流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熔融共混法时,淀粉未发生糊化,并以原颗粒状分散于基体中;而采用水辅助加工法时,淀粉发生糊化,并在挤出过程中原位形成纤维结构。当淀粉以纤维形式分散于PPC基体中时,其与PPC间的界面接触面积显著增加,二者的相互作用增强,PPC/淀粉共混物的Tg、储能模量以及复合黏度显著提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淀粉质量分数为30%,采用水辅助加工法制备的PPC/淀粉共混物的拉伸模量相比于纯PPC提高了67.7%。  相似文献   

19.
潘雁  黄玉惠 《应用化学》1997,14(2):53-56
用DSC、DMA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聚(苯乙烯-乙烯吡啶)(PS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与CPPO/PS体系相比,乙烯吡啶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共混相容性.这主要是由于CPPO中的羧基与PSVP中的吡啶基之间通过质子转移形成的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两组分分子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20.
A novel SalenCoIII (2,4‐dinitrophenoxy) (Salen = N,N'‐bis(3,5‐di‐tert‐butylsalicylidene)‐1,2‐cyclohexanediamino) and 1,10‐phenanthroline monohydrate catalyst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employed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CO2 and propylene oxide (PO). The perfectly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CO2 and PO proceeds effectively under middl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o yield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with a high yield and a high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mer. The structure of 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IR and NMR measurements. The perfectly alternating copolymer was confirmed. The MALDI‐TOF spectrum insinuates that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CO2 and PO was initiated by H2O.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