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钇的研究舒增年熊春华(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浙江323000)林峰(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大孔膦酸树脂钇吸附机理中图分类号O614.322本文在HAc-NaAc体系中,研究了树脂吸附钇的性能及其机理,获得了诸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钴的性能及其机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钴的性能及其机理熊春华,莫建军(丽水师专化学系,丽水323000)林峰(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胰酸树脂,钴,吸附大孔磷酸树脂的合成、结构、某些性能和应用已有报道[1,2],但是在HAc-NaAc体系中吸附金属钻(Ⅱ)...  相似文献   

3.
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密蒙花黄色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研究了用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密蒙花黄色素,比较了四种树脂对密蒙花黄色素的吸附。选用经x—5作吸附剂,洗脱剂用60%乙醇,产品质量较传统法好,提取率达8%,x-5树脂非常稳定,使用15次后其吸附率仅降低4.95%。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新型高分子骨架,大孔内烯醛-苯乙烯-二乙烯苯三元共聚物树脂骨架,通过其含有的活泼醛基与呋喃-2-硫代酰肼螯合剂进行高分子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氮、硫配位原子的螯合树脂,聚丙烯醛-呋喃-2-硫代酰腙。对其与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金、钯及铂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吸附容量分别为1.20mmol/g干树脂,0.37mmol/g干树脂及0.28mmol/g干树脂。  相似文献   

5.
季铵基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甜菊式甙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由工业二乙烯苯聚合得到的大孔树脂进行氯甲基化的可行性,考察了聚合物孔结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氯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由氯甲基化树脂制备了强极性季铵基吸附剂。并研究了合成的季铵基吸附剂对甜叶菊提取物中甜菊甙及色素的吸附-脱附性能,发现该吸咐剂对甜菊甙与色素的吸附-脱附性能完全不同,因而可用该吸附剂制备高品质的甜菊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六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HA-2和HA-3二种树脂,这二种树脂对洋地黄类强心甙--地高辛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测定了吸附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讨论了地高辛溶液的浓度、pH值等诸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胺修饰β-环糊精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陈永明,何炳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分离吸附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关键词β-环糊精.β-环糊精交联树脂.选择性吸附.胺修饰.吸附平衡常数环糊精(CDs)是葡萄糖由1,4糖苷键构...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对盐酸阿霉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用HA-01、HA-02、HA-03大孔吸附树脂对盐酸阿霉素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测定了3种大孔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讨论了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参数与吸附特性的关系,以及盐酸阿霉素溶液浓度,树脂用量等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大孔吸附树脂D3520对豆腐柴叶色素的吸附行为为研究对象,对色素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以Langmuir公式拟合25□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D3520树脂对色素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孔吸附树脂D3520对豆腐柴叶色素的吸附行为为研究对象,对色素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以Langmuir公式拟合25℃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D3520树脂对色素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含双亚砜及3-氨基吡啶的新型螯合树脂,并进行了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孔径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不同pH下该树脂对Mn2 、Cd2 、Pb2 、Cu2 、Zn2 、Hg2 等金属离子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以及在pH=6时该树脂对Hg2 的动力学吸附和热力学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Hg2 的吸附量最大,达到0.82mmol/g,对Hg2 吸附属于液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研究表明,该树脂对Hg2 的吸附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2.
The macroporous polydivinylbenzene/poly(methyl acrylat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PDVB/PMA IPN) was prepared by the sequential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was modified to be hydrophobic–hydrophilic macroporous polydivinylbenzene/poly (sodium acrylate) IPN (PDVB/PNaA IPN) by converting the PMA to PNa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as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ss ratio of the two networks and different cross‐linking degree of the second network on the pore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DVB/PNaA IPN resin were studied. The PDVB/PNaA IPN resin whose adsorption quantity is the biggest was chosen to study further. The pore structure, the weak acid exchange capacity, the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and the swelling ability of PDVB/PNaA IPN resin were measured.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berberin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sosteric adsorption enthalpy, adsorption Gibbs free energies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quantity of berberine is up to 109.4 mg ml?1 (wet resin) by the way of dynam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experiment. The resin could be reused by the mixture with 0.5% sodium chloride and 80% ethanol. On the one hand the hydrophobic PDVB in the PDVB/PNaA IPN resin has the ability of adsorption using π–π interac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hydrophilic PNaA in the PDVB/PNaA IPN resin has the ability of adsorption using ion exchange interaction.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PDVB/PNaA IPN resin ha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extracting and separating quaternary ammonium type alkaloids such as berberine.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重点研究树脂填充聚醚砜(PES)纤维吸附剂与模型蛋白质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吸附与脱附行为.结果表明,蛋白质BSA在树脂填充PES纤维吸附剂中的平衡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朗格缪尔吸附模型,树脂Lewatit CNP80ws填充PES吸附剂的最大吸附容量约为139mg BSA/g吸附剂.表面具有开孔结构的树脂填充PES纤维吸附剂的吸附速率较快,在不同结构纤维吸附剂中BSA的扩散系数在1·82×10-14~8·7×10-14m2/s范围内变化.另外,考察了BSA溶液的pH与洗脱剂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与脱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蛋白质的实际分离纯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树脂填充EVAL纤维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具有亲水性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作为纤维吸附剂基质材料,粉末型Lewatit阳离子交换树脂CNP80ws为功能材料,采用可控相分离方法,制备了不同表面形态结构的树脂填充EVAL吸附剂.当使用外部液体调控相分离过程时,在纤维的表面形成了粗糙的开孔结构,并且随树脂的填充量提高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与开孔度有所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填充EVAL纤维吸附剂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与较高的脱附率,其吸附容量不低于53.9mg BSA/g吸附剂(树脂填充量50%).  相似文献   

15.
吸水树脂吸附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吸水树脂,也称高弹性凝胶,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已广泛用作生理卫生用品等,而很少用作吸附分离材料.本文在对吸水树脂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影响吸液性能的因素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吸水树脂的结构及其吸液机理、配位原子和配位基及其作用、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吸附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并对吸水树脂应用于吸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环氧环己烷作为改性单体,通过环氧氯丙烷与环氧环己烷阳离子开环聚合获得分子量约为3000的共聚醚主链。然后以联苯为介晶基元、亚氨基二乙酸为末端螯合基团,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的侧链液晶聚醚螯合树脂。在对其结构鉴定以及基础物理性质测定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该树脂对水中Cu2+吸附的影响因素、再生性能、吸附选择性、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u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再生性能和选择性,其对水中Cu2+的吸附为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以聚氯乙烯为大分子骨架,经三乙烯四胺胺化,再与二硫化碳和乙醇钠反应,得到的二硫代氨基羧酸盐改性聚氯乙烯树脂(PV-NS)进一步与氯乙酸钠反应,合成了一种同时舍N,S,O的羧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改性聚氯乙烯树脂(PV-NSO).合成树脂的功能基结构经红外和元素分析确认.对合成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合成树脂对Ag+、Hg2+、Au<'3+>、Pb2+离子的吸附容量在实验条件下分别达2.058mmol/g、1.514mmol/g,1.125mmol/g和0.415mmol/g,而对Cu2+、Cd2+、Zn2+、Ni2+、Mg2+等离子的吸附容量很小,甚至不吸附.树脂的选择性吸附表明,树脂对Ag+的吸附选择性较好,在有Hg2+、Pb2+、Cd2+、Zn2+、Cu2+或Mg2+共存时,树脂对Ag+的选择性吸附系数分别达4.74、17.33,12.98、∞、7.60和74.14.合成树脂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胀性能均比在非极性溶剂中好.  相似文献   

18.
以自乳化型聚氨酯和甲阶酚醛制备了聚氨酯 酚醛复合水分散液 .pH值与酚醛溶解度的关系表明甲阶酚醛的溶解是酚羟基电离的结果 .聚氨酯 甲阶酚醛水分散液粒子的形态有核壳结构、不完善的核壳结构及纯聚氨酯颗粒三种 ,后者粒径最小 .随着酚醛用量的增大 ,粒子平均粒径增大 .酚醛含量增加使体系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临界聚沉值下降 ,pH值稳定范围变窄 .分散液稳定性和电性能考察证明 ,本复合分散液的稳定性主要由分散液的电性能所决定 ,属真溶胶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大分子溶液的特性 .复合液涂膜的性能较纯聚氨酯有所改善 ,尤其在添加了硅溶胶之后  相似文献   

19.
研究巯基-烯光点击反应辅助合成多官能度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首先通过光引发的巯基-烯点击反应,于蓖麻油分子上引入巯基乙醇,形成多羟基化合物,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丙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物质的量为1:1反应得到端异氰酸酯丙烯酸酯,最终得到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通过调节羟基含量可以得到不同官能度的丙烯酸酯。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性能,并测试了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脂的吸水率、附着力等性能,同时考察了它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在紫外光照射下,巯基和不饱和双键之间发生了加成反应;该聚合物的固化膜性能得到提高,尤其是硬度和热稳定性。由本文快速合成方法得到的树脂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扩大了巯基-烯光点击反应在高性能UV固化材料方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纪立军  叶超  梁吉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07-2012
通过在聚氨酯泡沫模板中沉积多壁碳纳米管,用炭的预制体酚醛树酯将碳纳米管粘接固定在一起,经过高温碳化过程制备了碳纳米管-炭复合泡沫材料。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利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处理可以使复合泡沫表面活化形成羧基和羟基,从而使复合泡沫具备较强的分子吸附能力。扫描电镜和氮吸附实验表明这种复合泡沫同时具备大孔和介孔,大孔能够满足流体自由流动的通畅性,介孔可以满足中分子的吸附需要。对标定物维生素B12的吸附实验证明这种复合泡沫对中分子量的生化分子具有有效的吸附能力。这种宏观尺寸的泡沫材料与传统的颗粒状活性炭相比具有简化工艺,提高吸附效率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