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轻稀土中的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铈的变价以及Ce(Ⅳ)-Tiron配合物在不同酸度条件颜色的特殊性,建立了无需预先分离而直接测定混合稀土中铈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在PH为9.0条件下,借助空气的氧化,Ce(Ⅲ)和Ce(Ⅳ)都与Tiron形成Ce(Ⅳ)-Tiron配合物。该配合物在PH为5.0时呈亮黄色,在435nm处有最大吸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丙烯酸铈(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明胶的配位反应。以(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用丙烯酸乙酯(EA)对明胶进行聚合鞣制改性。考察了温度、时间、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及铈离子含量等因素对聚合鞣制过程的影响,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吴惠霞 《电化学》1999,5(4):406-411
合成了铈(Ⅲ)-色氨酸-咪唑和铈(Ⅲ)-苯丙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试、热重-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特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铈(Ⅲ)离子、铈(Ⅲ)与氨基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铈(Ⅲ)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0~1.10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两种铈(Ⅲ)三元配合物显示了安全不可逆的电子迁移过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4-羟基苯基甲烷(DApHM).研究了它与铈(Ⅳ)的显色反应,在稀磷酸介质和Tween-60存在下,试剂与铈(Ⅳ)生成橙红色化合物,λmax=450nm,ε=6.8×105L·mol-1·cm-1,Ce(Ⅳ)量在0.1~0.8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镁合金和锌矿石中微量铈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丙烯酸铈(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明胶的配位反应,以(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用丙烯酸乙酯(EA)对明胶进行聚合鞣制改性。考察了温度、时间、引发主单体浓度及铈离子含量等因素对聚合鞣制过程的影响,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铁(Ⅲ)、钴(Ⅱ)和镍(Ⅱ)的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配合物催化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吕正荣,殷元骐,金道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铁(Ⅲ)配合物,钴(Ⅱ)配合物,镍(Ⅱ)配合物,环己烯氧化反应.与含血红素的氧化酶相比,人们...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β-二酮或β-三酮(如:3-苄基乙酰丙酮、苯甲酰基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及3-苯甲酰基乙酰丙酮)对铈(Ⅳ)盐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促进作用,测定了聚合反应速度及表现活化能,表明铈(Ⅳ)盐/β-二酮或β-三酮可组成活性很高的氧化还原体系;采用自旋捕捉技术及ESR谱研究了体系的初级自由基结构;通过FTIR光谱端基分析检测到这类体系引发丙烯腈所得聚合物端基有β-二酮结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这类体系引发烯类单体聚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新试剂10-(2-羧基苯偶氮)-9-菲酚(简称CAP)的合成,测定试剂的离解常数。研究了试剂CAP与铈(Ⅳ)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光度法测定球墨铸铁中铈的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Ⅲ)离子与3,4-二羟基苯甲酸(H3L)在水溶液体系中生成羧基配位化合物的条件,表征其组成为Ce(H2L)2(OH).3H2O。并研究了该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铈离子由羧基配位反应变由为两个邻酚羟基配位的配合物(Ce(HL)n的转型反应及氧化物铈(VI)配合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BPMOPP与1,10—菲咯啉对铈的协同萃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1,2-双(1'-苯基-3'-甲基-5'-氧化吡唑-4'-基)-1,2苯二酮对盐酸介质中铈的萃取变价为及与1,10-菲咯啉从盐酸及盐与甲酸钠缓冲溶液中对铈的协同萃取得为,斜率法测定协萃合物的组成的CeA.HAphen,求得了协萃平衡常数,萃取法制得了固态配合物,对其组成,UV,IR,HNMR,TG-DTA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协萃机理豚萃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1.
张安运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2):167-169,F003
自J.C.Sullivan等人于1961年首次报道了五价锕系元素Np(V)和六价锕系元素U(Ⅵ)在高氯酸溶液中能够形成1:1型的“阳离子-阳离子”配合物以来^[1],五价锕系元素在酸性溶液中的这一特殊配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随着对锕系元素在后处理中化学性质的进一步认识,相继报道了U(V)、Np(V)以及Am(V)等五价锕系元素与Np(Ⅵ)、U(Ⅵ)等六价锕系元素形成的“阳离子-阳离子”配合物^[2,3],随后又报道了五价Np(V)和Pu(V)与一系列三价过渡元素,如Cr(Ⅲ)、Rh(Ⅲ)、Sc(Ⅲ)、Ga(Ⅲ)、Fe(Ⅲ)、Ir(Ⅲ)和Bi(Ⅲ)形成的配合物^[4-7],之后又发现了五价U(V)和Np(V)与一系列一价、二价过渡元素,如Ag(Ⅰ)、Cu(Ⅱ)、Zn(Ⅱ)、Hg(Ⅱ)和PbⅡ等离子形成的1:1型的“阳离子-阳离子”配合物^[7]。这些配合物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已有的配位化学理论,而且对Purex流程常量U中微量裂片元素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和锕系元素化学性质的特殊性,有关五价锕系元素与六价锕第元素以及过滤元素“阳离子-阳离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配位机理尚未有系统研究。在研究了Np(V)-U(Ⅵ)吸收光谱的基础上,本文又详细考察了HCIO4介质中Np(V)-Np(V)以及Np(V)-Np(Ⅵ)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并求得了配合物形成过程的平衡常数,为进一步研究Np(V)的过程化学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β-二酮或β-三酮(如:3-苄基乙酰丙酮,苯甲酰基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及3-苯甲酰基乙酰丙酮)对铈(Ⅳ)盐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促进作用,测定了聚合反应速度及表观活化能,表明铈(Ⅳ)盐/β-二酮或β-三酮可组成活性很高的氧化还原体系,采用版自旋捕捉技术及ESR谱研究了体系的初系级自由基结构,通过FTIR光谱端基分析检测这类体系引发丙烯腈所得聚合物端基有β-二酮结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这类体系引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新试剂10-(2-羧基苯偶氮)-9-菲酚(简称CAP的合成,测定试剂的高解常数。研究了试剂CAP与铈(Ⅳ)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光度法测定球墨铸铁中铈的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痕量铱(III)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5~40 ℃区间氧化异丁醇(B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离子为一级,对异丁醇的表观反应级数为正分数.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H+]及催化剂[Ir(Ⅲ)]增加而增大,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不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生成双核加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高氯酸钦(Ⅲ)和双(苯基亚砜)丙烷、双(苯基亚砜)丁烷配合物的溶液(甲醇-氯仿,二甲基甲酰胺)的电子光谱,计算了f-f跃迁的振子强度和强度参数,并讨论了“超灵敏”跃迁的强度和强度多数与配体性质的关系和溶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4-羟基苯基甲烷。研究了它与铈的显色反应,在稀磷酸介质和Tween-60存在下,试剂与铈生成橙红色化合物,λmax=450nm,ε=6.8*d10^d5L.mol^-1.cm,Ce(Ⅳ)量在0.1-0.8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镁合金和锌矿石中微量铈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制备了一种以羧基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Ir(Ⅲ)-Eu(Ⅲ)双金属配合物,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光物理性质表征.该配合物具有高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46%),而且Ir(Ⅲ)配合物作为天线分子对Eu(Ⅲ)离子具有很高的敏化效率(93%).TD-DFT计算研究表明,羧基联吡啶在传能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Ir(Ⅲ)配合物长波长的3MLCT吸收,可以把激发波长扩展到500nm的可见光范围.  相似文献   

18.
铈是常见稀土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含量较低。近年来利用铈(Ⅳ)的强氧化性建立的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铈已有报道,但这些方法灵敏度低(ε约为10^4)。而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的报道较少。本法在中性溶液中,铈能有效抑制过氧化氢氧化孔雀石绿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的分析方法,不需分离萃取,可直接用于稀土氧化物中铈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抑制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何荣桓  姜华 《分析化学》1997,25(5):616-616
1引言研究了铈(Ⅲ)阻抑H2O2氧化水杨基荧光酮(SAF)褪色的反应。反应对铈(Ⅲ)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8.75kJ/mol。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铈的动力学分析法。测定条件为:SAF:4.0x10-5mol/L,H2O2:0.010%,NaOH:2.0x10-2mol/L,50℃。线性范围0.04~0.44mg/L,检测限为0.02mg/L。当溶液中的铈含量为0.16mg/L时,3~8倍量的轻稀土,5~11倍量的重稀土及同倍量铀和钍不干扰测定。2实验部分2.1试剂和仪器铈(Ⅲ)标准溶液:20…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用新合成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ASAT)光度法测定微量金(Ⅲ)的方法。在pH35~55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该试剂和金(Ⅲ)形成一种稳定的水溶性配合物,其组成为n(Au3+)∶n(ASAT)=1∶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986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4×105L·mol-1·cm-1。Au3+量在72~568μg/L服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3。将该法应用于金矿石中微量金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