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资源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在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每个旅游景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评价.结合区域特点以及具体情况,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事教授的“三三六”评价法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八达岭一十三陵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本次调查工作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的要求对八达岭一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旅游设施状况等进行详实调查,并评价分析其旅游特色,初步提出保护和绿化规划建议.为下一步的规划管理工作提供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3.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她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发展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合好,档次高;景点密度较大,集聚性好,丰度高;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客流量大等.但也存在着面临城市化的威胁、景区镶嵌分割严重、区位变化后主题定位不明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近城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实施精品开发,进行旅游资源整合,联合营销,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连云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价是其旅游资源优化组合和合理开发规划的前提;在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连云港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与特尔菲法(Delphi法),建立了针对这种滨海旅游资源类型的评价体系,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值及综合评分值,最后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实现了连云港市滨海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旅游资源类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景点等级较高,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整体级别较高,具有较广泛的旅游市场;但由于受目前开发力度和深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吸引向性基本面向国内,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本次调查工作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的要求对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旅游设施状况等进行详实调查,并评价分析其旅游特色,初步提出保护和绿化规划建议.为下一步的规划管理工作提供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白龙湖风景区防灾系统的整体规划,揭示出中国风景名胜区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特征。方法通过灾害调查,并对灾害隐患点进行重点调查。结果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系统规划在满足防洪、消防、防震、紧急救护等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包括地质、气象、生物灾害、火灾和盗灾的监测与防护,分景区阶段性总体规划的编制、各项相关管理条例的出台,以及实施与监督的加强等等。结论风景名胜区防灾系统规划,首先必须对灾害类型有明确的认知和科学的调查,其次还要有强化管理以及跟踪监测等手段,这样才能保证防灾体系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8.
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属于政府特许经营。政府直接经营和完全市场化是景区经营的两个极端,而特许经营是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的理想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现状的基础上,以杭州西湖为例,对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的现实意义加以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在风景名胜区实施特许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参考我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了包含3个评价项目共18个评价因子的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在5个评价等级中明显趋向好和很好两级,旅游资源质量总体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0.
曹莉丽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2):23-26
本文首先对乡村景观进行了定义,并对乡村景观的构成进行了概括。其次对乡村景观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乡村景观保护与开发主体的职责。最后在总结萍乡草水河景观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何保护分别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阜阳市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对于风景区发展与风景区资源环境保护产生了影响。科学地做好该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对于村庄建设与风景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阜阳市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白行村为实证,分析了白行新村建设模式,以期为风景区内村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水利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了评价指标的选取、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指标的权重赋值以及资源分级评价的方法,并以陕西省为例,对水利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资源价值指标权重为0.54,开发条件指标权重为0.30,生态环境指标权重为0.16,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区位条件、文化价值、交通条件、水环境质量等6项指标为最重要因子;地区发展、水土保持质量、科学价值、资源稀缺性、生态环境质量等5项指标为较重要因子;设施建设、资源组合性、规模与丰度、知名度、环境容量、适游程度、管理水平等7项指标为一般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中的景观影响评价--以东坡赤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玲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4):468-471
以东坡赤壁风景区为例,对景观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促进风景区的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AHP法在潭柘寺镇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有利于人们清楚了解本地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少、影响的大小;有利于决策者正确把握区域旅游资源情况,做出正确的开发、保护决策.使旅游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应用AHP法对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的旅游资源予以定量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了该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弥补了该地区以往缺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综合结果,丰富了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陈笑筑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6):126-130
根据信息熵理论和生态足迹理论,对2009-2012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年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相对增加,牧草地和林地的面积相对减少,信息熵值呈波浪型的变化过程.说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在不断增加,需加强生态保护,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服务设施、服务品质以及地域资源特色、对地域发展的影响等4个维度构建乡村民宿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基础服务设施、地域资源特色对乡村民宿资源开发的影响权重尤为突出,是乡村民宿成功经营的核心要素;提高乡村民宿服务品质、提升乡村民宿对地域发展的影响是开发乡村民宿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合理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旅游资源实际开发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希望能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安斯泰来制药公司前庭景观方案的选择过程为例,介绍了AHP法在景观方案选择过程中层次结构确定和成对矩阵结构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重新复苏,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如何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开发,保证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隋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6)
面对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所面临的问题,以下司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例,详细的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目前风景区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处理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