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孟庆安  曹琪娟 《物理学报》1982,31(10):1405-1411
研究了LiKSO47Li的核磁共振谱与温度及晶体取向的关系。证实了在Tc=195K存在一个结构相变,并由实验数据推导出在这一温度以下,晶体的对称性低于P31c,每单胞至少含有六个分子式。没有证据说明有一个无公约相存在。测得181K的四极耦合常数为38.9kHz,不对称因子η=0.46,电场梯度主轴方向z与原c轴成11.6°角。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对提拉法生长的亚稳相晶体R-Li_2Ti_3O_7在100—300 K进行了超声衰减和声速的测量。观察到在a方向和c方向,超声衰减在130K附近有一个衰减峰;a方向的声速变化随温度降低线性增加,而c方向上在165K附近声速变化的斜率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LiB3O5晶体高温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LiB3 O5晶体在不同温度下(在300-1173 K的温度范围)的拉曼光谱,分析了LBO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LBO晶体的拉曼光谱谱峰都不同程度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展宽,同时强度减弱.发现晶体在1100 K存在明显相变,与LBO晶体的相图给出的1107 K的相变温度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钽铌酸锂(LiTa_xNb_(1-x)O_3,x=0.0013,0.0052,0.015,0.06)晶体在室温的布里渊散射.给出了它们的弹性刚度常数和压电应力常数.测量了一种组份晶体的布里渊散射频移在50K~580K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发现某些声子散射谱中除三个正常峰外还存在一个异常峰.  相似文献   

5.
晏潜  陆翠敏  冯电稳  杨巍巍  赵捷  刘庆锁  马永昌 《物理学报》2014,63(3):37401-037401
成功制备了超导临界温度为27 K的K0.8Fe2Se2晶体,并详细研究了晶体c轴向的载流子输运特性.结合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下的形貌、变温电阻率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存在有"相分离",但是这类层状铁基超导体材料的两个相不是简单沿c轴向层状交替排布的,而应该是沿着c轴向存在弱联系的金属相链接通路,金属相部分形成近3维的空间网状链接模式.热导率测试和复阻抗谱z(ω,T0)的研究表明超导晶体沿着c轴方向存在有大量的相界面,所束缚的极化电荷致使相对介电常数达到106数量级,相应地在10 MHz附近出现负的相位特征.  相似文献   

6.
HMX(octahydro-1,3,5,7-tetranitro-1,3,5,7-tetrazocine)晶体不同晶型对温度的响应对于深入认识含能材料在外加载荷下的感度、稳定性、相变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eaxFF—lg势函数和等温等压分子动力学(NPT-MD)方法,研究了β-,δ-和α-HMX三种固态晶型在T=303—503K内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结果表明,ReaxFF—lg势函数能够合理地描述HMX晶体的热膨胀行为,计算得到的晶体结构和热膨胀系数与实验数据比较符合.三种晶型的线膨胀系数表明,β-HMX晶体具有明显的热膨胀各向异性;δ-HMX晶体C轴的热膨胀特性与a,b轴略有不同;α-HMX晶体三个方向的热膨胀特性基本相同.三种晶型的体膨胀系数为8-HMX〉α-HMX〉β-HMX,表明δ-HMX晶体对温度最敏感,这可能是δ-HMX晶体具有更高感度的原因.在T=443K时,β-HMX晶体的晶胞参数突变,且部分分子构型由“椅式”转变为“船式-椅式”.采用两相热力学模型(2PT)得到的亥姆赫兹自由能表明,β—HMX晶体在T=423—443K时发生相变.β-,δ-和α-HMX晶体分别在T=303—423K,T=443—503K和T=363-423K内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LiB3O5晶体在不同温度下(在300—1173K的温度范围)的拉曼光谱,分析了LBO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LBO晶体的拉曼光谱谱峰都不同程度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展宽,同时强度减弱.发现晶体在1100K存在明显相变,与LBO晶体的相图给出的1107K的相变温度基本相符. 关键词: 3O5晶体')" href="#">LiB3O5晶体 高温拉曼光谱 相变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La0.25Ca0.75MnO3多晶粉末在300K和70K时的晶体结构衍射谱,并用Rietveld全谱拟合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室温时,La0.25Ca0.75MnO3由于MnO6八面体的Jahn-Teller晶格畸变,其晶体结构已发生了扭曲,晶格常数分别为a=0.53559nm,b=0.75537nm,c=0.53587nm.温度降至70K时,X射线衍射谱上出现了比室温更多的衍射峰,有些峰发生了“双峰”劈裂,但仍然具有与室温相同的晶体对称性(空间群为Prima).70K时的晶格常数分别为a=0.53673nm,b=O.74785nm,c=O.53718nm,与300K时的晶格常数比较,a和c分别增大了O.21%和O.24%,而b减小了1.O%,这一晶体结构的巨大变化源于在电荷有序态下形成了静态的合作Jahn-Teller效应.  相似文献   

9.
白锁柱  姚斌  苏文辉 《物理学报》2005,54(10):4627-4632
以硼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利用化学法、真空热处理及高温高压技术对BCN化合物的形成、结构及相变进行了研究.在真空10-3Pa条件下,经1273K高温热处理得到非晶B-C-N前驱物.这种前驱物在920K以下为绝缘体,在920K由绝缘体转变为非晶半导体.在973-1003K和1013-1073K范围这种非晶半导体表现出不同的电导-温度关系,电导激活能分别为0.34eV和1.10eV,表明在两个不同的温度区域这种非晶半导体的导电机构不同.将这种前驱物在3.5GPa,经1473K退火40min后由非晶态转化为单相六方结构的B-C-N晶体,其成分为B0.44C0.27N0.29,晶格常数为a=0.2515nm,c=0.6684nm.六方B0.44C0.27N0.29晶体在1330,1364,1588和1617cm-1出现四个强的Raman散射峰,其中1330和1617cm-1被认为是六方B0.44C0.27N0.29晶体特征Raman散射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温度高达500K范围内的结构和振动性质.考察了季戊四醇晶体的晶格参数和分子构型等随温度变化情况,相对晶格常数a来说,晶格常数c容易被压缩.发现C-C,C-H和C-O键随温度的变化较大,这意味着在分解过程中这些键可能较敏感,即最先断裂可能性较大.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振动,发现大部分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晶体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晶体掺杂的方式来改变.因此,在这工作中,我们研究了Br掺杂效应对(CH_3)_2NH_2Cu(Cl_(1-x)Br_x)_3(0≤x≤1)晶体的结构,物理性质及比热的影响.研究表明,晶体结构几乎不受Br掺杂影响,而温度T2K的磁性质,其随掺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掺杂浓度从x=0到x=1变化过程中,磁相互作用从顺磁态变为铁磁态.这现象可理解为随着掺杂浓度增大,最近邻磁性离子间相互作用发生改变,导致x=0晶体的磁结构中反铁磁二聚化解体.不同磁场下x=0和x=1掺杂的晶体比热研究,x=1晶体的磁比热在温度2-4.5K区域呈现出一个随磁场变化的"肩",表明存在于x=0晶体中的自发反铁磁有序相和磁场诱导有序相被抑制.综上所述,磁性质和比热特征均表明掺杂能有效改变物理性质:x=0晶体的磁结构中反铁磁二聚化解体,x=1掺杂的磁结构演变成铁磁二聚化的反铁磁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124—48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Lisicon(锗酸锌锂)晶体不同成分不同取向~7LiNMR线宽依赖于温度的关系,发现了Li~ 离子运动状态具有转变点温度为273K,350K(多晶320K),400K;观察到该晶体电四极效应有着与一般晶体不同的行为,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B0.44C0.27N0.29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锁柱姚斌  苏文辉 《物理学报》2005,54(10):4627-4632
以硼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利用化学法、真空热处理及高温高压技术对BCN化合物的形成、结构及相变进行了研究.在真空10^-3Pa条件下,经1273K高温热处理得到非晶B-C-N前驱物.这种前驱物在920K以下为绝缘体,在920K由绝缘体转变为非晶半导体.在973-1003K和1013-1073K范围这种非晶半导体表现出不同的电导一温度关系,电导激活能分别为0.34eV和1.10eV,表明在两个不同的温度区域这种非晶半导体的导电机构不同.将这种前驱物在3.5GPa,经1473K退火40min后由非晶态转化为单相六方结构的B-C-N晶体,其成分为B0.44C0.27N0.29,晶格常数为a=0.2515nm,c=0.6684nm.六方B0.44C0.27N0.29晶体在1330,1364,1588和1617cm^-1出现四个强的Raman散射峰,其中1330和1617cm^-1被认为是六方B0.44C0.27N0.29晶体特征Raman散射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温度高达500K范围内的结构和振动性质。考察了季戊四醇晶体的晶格参数和分子构型等随温度变化情况,相对晶格常数a来说,晶格常数c容易被压缩。发现C-C,C-H和 C-O键随温度的变化较大,这意味着在分解过程中这些键可能较敏感,即最先断裂可能性较大。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振动,在常压下,我们所计算的振动频率高于实验结果,另外,我们还讨论了由温度引起的频率漂移。  相似文献   

15.
贾继奎  侯兰香 《中国光学》2012,5(4):430-435
对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以Er3+∶YAG晶体为样品,用旋转波近似下的密度矩阵方程理论计算了探测场的吸收特性随Er3+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探测场失谐Δp=0时,形成了一个对于探测光透明的窗口,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效应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个以Pr3+∶Y2SiO5晶体为样品的实验激发方案,吸收光谱显示,当温度为6 K时其在共振吸收峰处可形成一个完全透明的窗口,实现了在掺杂离子晶体中的电磁感应光透明。实验还分析了工作温度、耦合场失谐对探测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样品温度上升到15 K时,透明窗口消失;耦合场的失谐量越大,透射率越小。  相似文献   

16.
李子荣  薛荣坚  陈立泉 《物理学报》1981,30(10):1388-1392
本文在124—48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Lisicon(锗酸锌锂)晶体不同成分不同取向7LiNMR线宽依赖于温度的关系,发现了Li+离子运动状态具有转变点温度为273K,350K(多晶320K),400K;观察到该晶体电四极效应有着与一般晶体不同的行为,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Sr2RuO4正常态和超导转变温度附近(T=1.5K,4.0K,6K)c方向的磁阻,通过对正常态磁阻分析获得了Sr2RuO4在温度4K和6K下的平均自由程.通过超导涨落分析获得了Sr2RuO4的超导特性参数ξab(0)和ξc(0).  相似文献   

18.
郝娟  周广刚  马跃  黄文奇  张鹏  卢贵武 《物理学报》2016,65(11):113101-113101
高温压电晶体是许多机电器件必需的一种多功能材料, Ga3PO7晶体的居里温度高达1364 ℃, 可应用于高温极限条件. 但是预测高温极限条件下晶体的结构以及物理性质的问题采用实验研究的手段非常困难, 而理论上的预测未见研究.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准谐振近似理论计算了温度在0-1200 ℃范围内Ga3PO7 晶体的结构常数和热学性质, 结果表明Ga3PO7晶体的晶格常数a和c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大, 且c方向受温度影响更为显著; 晶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计算的a 和c方向平均热膨胀系数分别为1.67×10-6 K-1和3.58×10-6 K-1, 高温区定压热容为2.067 J/g·K, 与实验值一致. 计算了从常温到高温下该晶体的弹性常数以及体弹性模量的变化,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的声表面波特性, 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 声表面波速度浮动较小, 而机电耦合系数略有增大; 在传播角为151° 时该晶体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且机电耦合系数达到最大值, 这表明Ga3PO7 晶体是一种有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压电晶体.  相似文献   

19.
赵渭忠  张守业  黄敏  张在宣 《光学学报》2000,20(12):694-1698
用熔盐法生长了两种Bi替代的高法拉第旋转、温度稳定的稀土铁石榴石磁光单晶Bi-HoYbIG和Bi-GdYIG,测试分析了其在近红外波段的磁光性能及其温度特性。Ho3-z-y,YbyiBixFe512(x=1.03,y=1.20)单晶的比法拉第旋转角为-891°/cm(λ=1.31μm)和-767°/cm(λ=1.55μm),Y3-z-yGdyBixFe5O12(x=0.46,y=0.24)单晶的值为-1067°/cm(λ=1.31μm)和-882°/cm(λ=1.55μm),两者都比纯YIG晶体高出许多。而且这两种晶体的法拉第旋转角随温度变化较小,在250~400K范围内,其温度灵敏度S分别为4. 60×10-4/K和4. 20×10-4/K。分析表明,Bi的掺入能大大提高晶体的法拉第旋转角,而yb3+、Gd3+等离子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Bi3+替代磁光单晶的法拉第旋转的温度灵敏性,Bi-HoYbiG和Bi-GdYIG等磁光晶体非常适合作为高灵敏度、温度稳定的光纤电流传感器中的法拉第转子材料。  相似文献   

20.
强激光照射对2H-SiC晶体电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发明 《物理学报》2015,64(22):227101-227101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微扰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 计算了纤锌矿结构2H-SiC晶体在强激光照射下的电子特性, 分析了其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 2H-SiC平衡晶格参数a 和c随电子温度Te的升高逐渐增大; 电子温度在0–2.25 eV范围内时, 2H-SiC仍然是间接带隙的半导体晶体, 当Te超过2.25 eV达到2.5 eV以上时, 2H-SiC变为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晶体; 随着电子温度升高, 导带底和价带顶向高能量或低能量方向发生了移动, 当电子温度Te大于3.5 eV以后, 价带顶穿越费米能级; 电子温度Te在0–2.0 eV变化时, 带隙随电子温度升高而增大; Te在2.0–3.5 eV范围变化时, 带隙随电子温度升高而快速地减少, 表明2H-SiC晶体的金属性随电子温度Te的继续升高而增强. 在Te =0, 5.0 eV 处, 计算了2H-SiC晶体总的电子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 电子结构表明Te =0 eV 时, 2H-SiC 是一个带隙为2.3 eV的半导体; 在Te =5.0 eV时, 带隙已经消失而呈现出金属特性, 表明当电子温度升高时晶体的共价键变弱、金属键增强, 晶体经历了一个熔化过程, 过渡到金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