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营凹陷滨南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段自下而上发育深灰色泥岩玄武岩碳酸盐岩油页岩岩性序列。研究结果表明 ,水下火山喷溢导致了碳酸盐岩和油页岩沉积 ,玄武岩中的火山矿物和过渡金属对周围烃源岩生烃起到了显著的催化作用 ,从而使烃类早熟和低熟 ;橄榄石蚀变产生的氢气对烃源岩具有加氢作用 ,使其生烃量显著增加。间歇性的火山活动除形成玄武岩储集岩外 ,还导致上覆白云岩破碎 ,形成了特殊的储集岩白云质角砾岩  相似文献   

2.
控制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几个关键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东营凹陷钻井取心的观察及不同结构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比较,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对烃源岩排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就烃源岩岩性结构对排烃及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内因为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反映烃源岩中生烃母质的特征,东营凹陷大量样品测试结果显示烃源岩的生烃潜量、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外部因素包括源岩的结构、源岩内有效的运移通道、压力的分布及外部的构造运动等各种地质作用及内、外部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沙四上及沙三下段具有多种岩性结构形式,其中沙四上及沙三下下部主要发育纹层状泥页岩,油气以远距离侧向运移为主;沙三下上部及沙三中主要发育块状泥岩,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不同的排烃方式造成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沙四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外围,沙三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内围,混合型原油分布于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3.
以东营凹陷古近系咸化湖相成熟页岩内顺层纤维状脉体(Beef)为研究对象,基于脉体岩相学、流体包裹体等方面分析,结合显微荧光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等技术手段,在证明Beef为初次生排烃产物的基础上,确定东营凹陷早期烃类流体特征。结果表明:成脉矿物均为铁方解石,整体上为一期成岩产物,脉体生长过程中伴随的烃类流体成熟度总体较低且含有大量沥青质,烃类流体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芳烃(质量分数平均为38.8%)、非烃(质量分数平均为6.8%)含量及较高的API度(平均为32.9);基于图解特征参数计算得出平均等效R o为0.59%;Beef是东营凹陷成熟页岩内有机质初次生烃导致流体异常高压产生顺层微裂缝的重要标志,由于咸化湖相烃源岩在低熟阶段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因此超压压裂顺层微裂缝排烃是早期数量可观的低熟油气排出烃源岩的一种重要方式,且在水平运移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轻重组分分馏效应。  相似文献   

4.
陕西黄龙地区富有机质泥岩在封闭体系下加氢前后的热模拟实验显示,加氢作用会对烃源岩饱和烃、芳烃的生成产生显著影响,作用阶段分别为200℃~400℃及400℃~500℃区间。在相对低温下,加氢作用会抑制饱和烃尤其是低碳数饱和烃的生成,而在高温下则会促进其生成。通过对加氢前后烃源岩演化各温度阶段烃类产物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加氢作用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具体影响。有助于更精细地了解烃源岩演化过程和烃源岩在外界条件改变后的变化情况,为油气远景勘探和精细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小柴旦地区是发育在元古界结晶基底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构造上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形成6个典型的构造单元。中生代以来受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改造,形成两期区域不整合,不整合界面相互叠置,多期改造,且剥蚀作用涉及地层层系多、范围广。在主要不整合界面地层剥蚀量恢复基础上开展了骨干剖面构造演化研究,针对研究区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参数,系统开展了不同构造带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构造带形成时期与四个演化阶段的沉降抬升幅度具有一定差异,构造演化的差异性也导致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埋藏过程的差异性。区内烃源岩热演化可总结为山前推覆深埋型、持续埋深成熟型、抬升成熟型和抬升低熟型等四种类型。不同构造带烃源岩热演化的差异性也导致了研究区目前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山前带及其周缘,但凹陷内也具备低熟油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东营凹陷古近纪—新近纪岩浆活动对沙四上段—沙三中段暗色泥质岩生烃范围的影响。方法以东营凹陷160余口钻井、录井的岩浆岩资料为基础,编制古近系—新近系岩浆岩的分布图,对岩浆岩分布区的现今地温和古地温特征以及岩浆岩分布区的沙四上段—沙三中段暗色泥质岩的厚度、埋深和生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东营凹陷古近系和新近系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凹陷西部和南部,岩浆岩分布区沙四上段—沙三中暗色泥质岩埋深一般较浅(800~2 000 m);其现今地温梯度普遍偏高,一般在3.6~5.0℃/100 m;古近纪、新近纪岩浆活动期,该区具有更高的地温特征,其泥质岩有机质生烃门限深度可小于1 170 m。结论东营凹陷古近纪—新近纪,岩浆活动控制的沙四上段—沙三中暗色泥质岩有效生烃范围主要分布于东营凹陷西部和南部暗色泥质岩埋深较浅的区域。与由埋深增温作用控制的沙四上段—沙三中暗色泥质岩生烃范围在平面上形成了互补,致使沙四—沙三段暗色泥质岩的有效生烃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凹陷。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东营凹陷古近纪—新近纪岩浆活动控制的沙四上段—沙三中暗色泥岩有效生烃范围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并加强在埋深较浅的受岩浆活动影响的暗色泥岩分布区页岩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井压力、剖面压力及地化特征分析表明了生烃增压在东营凹陷西部超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机质评价及烃源岩埋藏史-演化史分析探讨了生烃作用成为东营凹陷西部超压成因重要因素的机理。结合生烃增压分析,建立了东营凹陷西部增压模式,认为异常压力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正常压力阶段、欠压实及早期生烃阶段、大量生排烃阶段,生烃增压在超压形成的后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和断裂活动期次探讨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佟二堡断层和茨东断层对牛居-长滩洼陷的控制作用。依据石油运移地球化学资料和油气分布特征,研究了牛青断层和茨西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北部地区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方式为主,以侧向运移为辅。据此建立了油气沿断裂运移的模式,并预测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预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藏类型多与断层有关,主要圈闭类型为断块和断鼻型。茨东断层和牛青断层之间区域以及沈旦堡-头台子地区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有效烃源岩成熟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东营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沙四段上亚段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2套有效烃源岩的FAMM分析成果,对其成熟度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表明: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越好,镜质体反射率抑制程度越强;沙三段下亚段有效烃源岩的真实成熟度一般应在0.56%~1.01%,沙四段上亚段有效烃源岩的真实成熟度一般应在0.58%~1.30%.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博格达山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控制下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问题,应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恢复演化过程;利用生烃模拟技术分析烃源岩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博格达山经历了多期隆升-沉降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4个构造演化阶段:早中二叠世博格达地区处于拉张裂陷阶段、晚二叠世—三叠纪为弱挤压挠曲阶段、早中侏罗世为弱伸展演化阶段、侏罗纪末期至今为持续挤压隆升演化阶段。明确了构造对烃源岩生烃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博山山前带一次生烃型、持续生烃型和二次生烃型三种生烃演化模式,落实了有效烃源岩分布。  相似文献   

11.
选用十八烷酸甲酯为模型化合物,以东营凹陷沙三和沙四烃源岩为载体,采用动力学方法考察了盐度、pH值、温度和压力对脂肪酸酯水解生烃反应的影响,求得了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烃源岩对脂肪酸酯水解生烃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与沙四烃源岩相比,沙三烃源岩作用下酯的水解反应活化能要大,这与烃源岩中的粘土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烃源岩低温催化酯水解生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十八烷酸甲酯为模型化合物,以东营凹陷沙三和沙四烃源岩为载体,采用动力学方法考察了盐度、pH值、温度和压力对脂肪酸酯水解生烃反应的影响,求得了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烃源岩对脂肪酸酯水解生烃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与沙四烃源岩相比。沙三烃源岩作用下酯的水解反应恬化能要大,这与烃源岩中的粘土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烃源岩和油源特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沙河街组第四段上部和第三段中下部发育两套烃源岩,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反映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已发现的石油大致分为两大类:高青,博兴油田的原油主要属于源自沙四段烃源岩的“沙四型”原油;小营,乔庄,梁家楼,大芦湖油田的原油主要为源自沙三段烃源岩的“沙三型”原油。金家,正家庄,纯化油田的原油混源特征明显。从纵向上看,沙三,沙四段中的油气主要来自本层系,其他层系的原油主要为混源型原油。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并结合排烃门限理论 ,对柴达木盆地各类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烃源岩排烃门限判别图。研究结果表明 :①地质条件下水介质的存在有利于烃源岩生、排油气 ;②烃源岩在地史过程中存在一个向外大量排油气的门限 ,烃源岩只有进入这一门限后才能大量排油 ,在这之前生成的油均残留于烃源岩中 ;③煤、泥岩、碳质泥岩的生、排烃过程均可分为 3个不同的阶段 ,即 :生、排气态烃阶段 ,生、排液态烃和重烃气阶段 ,生、排高温裂解气阶段 ;④研究区各类烃源岩的原始有机碳生油率为 10~ 5 0 0kg/t,残留油率为 5~2 80kg/t,排油率为 0~ 2 5kg/t,生、排气率为 10 0~ 80 0m3 /t。柴达木盆地第三系下干柴沟组烃源岩在埋深为 2 2 5 0m左右进入排烃门限。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烃源岩和油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沙河街组第四段上部和第三段中下部发育两套烃源岩 ,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尤其是反映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已发现的石油大致分为两大类 :高青、博兴油田的原油主要属于源自沙四段烃源岩的“沙四型”原油 ;小营、乔庄、梁家楼、大芦湖油田的原油主要为源自沙三段烃源岩的“沙三型”原油。金家、正理庄、纯化油田的原油混源特征明显。从纵向上看 ,沙三、沙四段中的油气主要来自本层系 ,其他层系的原油主要为混源型原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