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华 《物理通报》2012,(11):54-57
分析了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训练学生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物理习题教学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和认知过程,发展认知结构,熟练运用和巩固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物理思维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在实际习题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思维上的障碍.本文从研究学生解题心理人手,分析学生在解答物理习题时的几种思维障碍,以便教师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解题心理,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尽量避免学生解题时不当的心理干扰,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习题教学的作用不仅在于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计算和讨论,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解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通过解题要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涉及到教师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如何正确训练学生,使他们真正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解题思维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方法不当而引起解题繁琐,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与解题信息相关的众多物理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5.
分析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有助于改进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主要的错误类型可分为理解性错误、思维性错误和数学性错误3类,运用自制《学生物理错题错因反思单》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主要错因依次为"不理解概念、规律""运算错误""不理解题意""缺乏解题方法"等,且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错因分布特点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情,科学进行学法指导;重视过程,扎实搞好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深度研讨,切实进行审题方法训练;数理结合,灵活培养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较简单、思维水平要求不高的习题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思维后,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对综合能力的要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光怀 《物理实验》2004,24(12):14-15
外推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它来验证某些不能直接验证的实验和规律.其实,外推法不仅在实验中有重要应用,在物理解题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运用外推法来求解某些物理问题时,可以大大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科学.在物理科学研究中,为了发现科学规律,很多科学家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上,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向学生讲授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科学问题的,包括探索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试验过程.本文以波粒二象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太空探索等为例,具体讲解这些探索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实验过程,通过这些,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刚进人大学学习普通物理的学生,往往感觉大学普通物理习题与中学物理习题相似.他们难于适应利用普通物理教科书中的理论及高等数学的方法解题,而惯于中学建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结果迟迟难以建立一套系统严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遇到稍难的题,他们就无所适从,难于下手.要解决学生的这种思维障碍,教学中最好选择一些学生在中学中常见的典型习题,用中学常用的解题方法与大学物理的解题方式进行比较,引导  相似文献   

10.
逆向思维是向相反方向重建的过程,它具有比顺向常规思维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和思维品质.掌握了这种心理过程的可逆性,可以使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仅可从因到果而且能执果追因,从正向或从反向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1运用可逆性原理解题 在许多问题中,若能巧妙地运用可逆性原理,如弹簧的可逆性、运动的可逆性或设想相反过程等,引导学生从反方向分析,不仅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捷,使问题化难为易,而且经过长期训练,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等品质,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沈正杰 《物理通报》2023,(8):102-105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将情境与知识联系的水平,而科学思维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必备的思维能力.以“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片段为例,论述了基于学科情境凸显科学思维的问题设计方案,以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2.
很多同行认为一题多解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反正考试时只要答对就能得分。其实不然,物理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复杂的、综合性强的物理问题,增加解题准确度、加快解题速度、优化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开发物理学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思维导图等思维训练工具,构建了“用有趣的科学探索导入课程,用缜密的逻辑思维贯穿课程,用巧妙的研究方法主导课程,用清晰的思维导图巩固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基础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新工科背景下基础物理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专物理教学应重视对物理现象的教学.这对于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j,对于提高其说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其解题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1 关于物理现象一般地,物理现象含三个部分:1 研究对象:是指参与所研究的物理现象中的物理客体,一般情况下,为了抓住现象的主要特征,须舍弃其次要因素,对所研究的物理客体进行简化,称之为建立物理模型,就中专物理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如下:  相似文献   

15.
韩国军 《物理通报》2012,(2):124-125
1运用极限思维探究解题途径 在中学物理习题中,有一些题目不能用常规方法求解,须寻求新的解题途径;极限思维法就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习题教学对深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解题过程是学生思维最积极最活跃的阶段,它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可见,它在素质教育中将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思维能力是指一种依时间顺序排列的有顺序性、结构性、策略性和规律性的连续系统 ,它是思维方法和思维内容的统一 ,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 .物理问题解决得正确与否 ,在已有足够陈述性知识的前提下 ,则主要取决于解题过程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直是物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 ,适当的控制物理条件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一般物理习题给出的条件是充分必要的 ,但是 ,单纯的这类训练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甚至养成生搬硬套的陋习 .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应重视对物理条件进行种种控制 ,使学…  相似文献   

18.
徐慧  徐明 《物理通报》2013,(3):43-44
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进行物理解题时往往会倾向于应用解题技巧,而忽略常规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导致严重的错误出现.一般通法采用的是常规思维,利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规律性和普适性,好学易用.在解题教学中,应注重通法,夯实基础,淡化巧解、特法.本文以下面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改"什么?旧的教育模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能抓住基础知识,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按一定的模式编排对应的习题.然后,让学生使用一定的"套路"来练习解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一些方法.应该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有其明显的优点,能够使学生牢记规律和概念,在一般情况下,能比较合理地解释它们的含义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菊芬 《物理通报》2006,(11):24-27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体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规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物理学中,都会涉及一些用能量观点分析和解决的物理问题.此类问题需要学生有较高思维起点,以及对物理过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能力,是历年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考查学生能力的好素材.本文通过对几道全国物理竞赛试题的解析,探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