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土壤中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元素在适宜的空气-乙炔火焰中可形成PO双原子分子,PO分子的部分吸收谱线具有原子谱线的轮廓和强度.该文主要研究了利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空气-乙炔火焰条件下测定PO分子的吸光度值,从而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磷元素.实验研究了测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光谱干扰和化学干扰、乙炔/空气流速比、燃烧器高度对PO双原子分子吸光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消解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O 246.40 nm的检出限为20 mg/L.通过对土壤标准物质中磷元素含量的测定比对证明,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测定土壤中磷元素含量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和载气,氧气为屏蔽气,测定了交联淀粉中磷含量.试验表明:测试溶液的酸度应保持在0.03 mol·L-1以下,且预先将样品充分洗涤,除去共存的钠离子.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测定了磷的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波长为253.565 nm的分析谱线具有最高的灵敏度;载气和工作气为氩气,流量分别为1.5,0.27 L·min-1时,分析线253.565 nm的强度最高.测得磷的检出限(3S/N)为0.02μg·L-1.此方法测得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相当,而从节能和降低成本方面考虑此方法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冰铜样品,选择As188.979nm、Hg194.227nm为分析谱线,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冰铜中砷和汞的方法。实验表明,所拟定的方法可将试样溶解完全。砷检出限3.1μg/g、汞检出限0.7μg/g,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其测定值与传统方法的测定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5%~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可满足冰铜中砷和汞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测定原油中的钒。详细考察了分析谱线、载气流量、工作气流量、氧屏蔽气流量和微波功率对钒发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分析谱线289.332nm,微波功率90W,载气流量1350m L·min-1,工作气流量650m L·min-1条件下,测得钒的检出限为56.2ng·m L-1,钒含量在0~100μg·m L-1范围符合线性关系。对原油中常见的共存元素影响进行考察,3倍的铜,10倍的镁、铁对钒的测定无影响;1倍的钙、镍、钠、锌、锰干扰钒的测定。测试体系对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有一定的允许量,适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可大幅度提高共存元素的允许量。原油中钒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1%,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95.6%~104.3%。  相似文献   

5.
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豆制品中的金属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微波消解-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测定豆制品中的金属含量的方法.考察了各微量元素的分析谱线波长、载气流量、工作气流量、氧屏蔽气压力和微波前向功率对Mg,Ca,Cu,Fe,Zn,Pb,Ni,Cr,Cd,Mn 10种金属元素发射谱线强度的影响,分析了酸浓度及共存离子对其测定的影响,得到了测量不同金属离子的最佳工作条件,进而得出了在最佳条件下测量10种金属离子的工作曲线、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98.47%~101.47%)等,并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锑的含量.通过优化试验确定了仪器功率、观察高度、分析谱线等参数.锑含量在0~5 mg/L范围内与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4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9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n=6).  相似文献   

7.
膨化食品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测定其中铅和铝的含量。详细考察了分析谱线、微波功率、载气流量、工作气流量等实验参数对元素测定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测得铅和铝的检出限分别为4.7ng/mL和20.8ng/mL,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0μg/mL和0.5~300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4%~104.1%,精密度为1.06%~4.65%。结果表明,MPT-AES测定膨化食品中铅和铝的含量方法简便、高效、消耗试剂少、污染少、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环境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体系微波消解,利用自制雾化器采用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的痕量硒。选择硒的分析谱线为196.090nm。硒的质量浓度在32μg·L-1以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71μg·L-1。方法应用于国家标准物质中硒的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相符,加标回收率在85.8%~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38%~2.3%之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由Okamoto腔产生的大功率微波诱导空气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中易电离元素Na和Ca的基体干扰。结果表明,Na和Ca的存在可使电离能较低的元素的原子线的发射强度增强,而使电离能较高的元素的原子线和几乎所有的离子线的发射强度降低。基体干扰随Na和Ca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等离子体微波功率的增大而减弱。Na和Ca的存在致使等离子体激发温度降低,电子密度增大。基体干扰是由于易电离元素使待测元素在等离子体中的电离平衡移动和激发能力减弱所致。  相似文献   

10.
汽油样品经异辛烷稀释后,进入配有雾化室冷却系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中测定氯含量,选择波长134.724 nm作为氯的分析谱线。氩气工作气体中不加入氧气可减小氯分析谱线的背景干扰,获得更低的检出限。方法考察了分析谱线、稀释溶剂、稀释比例、辅助气流量、雾化室冷却温度等因素对氯含量结果的影响,确定了ICP-OES最佳分析条件。氯的质量浓度在0.5~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4,检出限为0.22 mg/L,加标回收率在96.5%~11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方法适用于车用汽油中氯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化妆品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的硼酸和硼酸盐含量。选择钇元素作为内标元素,选择波长249.678nm谱线作为硼的分析线。硼的质量浓度在1.0mg.L-1以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0.002mg.L-1。方法用于分析了几类化妆品样品,回收率在95.2%~10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2.4%~3.8%之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非金属元素(As、B、P、Si)的分析方法,考察此方法对高温合金行业非金属检测需求的适应性。对镍基高温合金样品进行酸溶解处理,选择适用的微波等离子体炬分析谱线,进行检出限、精密度测定。4种非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在0.03~0.12μg/mL,10次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88%~1.9%,此方法可用于高温合金中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L-肌肽中铁和铬的含量。选择高温干法灰化法对L-肌肽样品进行前处理。ICP-AES测试条件如下:每种元素各选择两条谱线,铁的分析谱线为238.204 nm和259.939 nm,铬的分析谱线为267.716 nm和283.563 nm;发射功率为1 300 W;雾化气流量为0.8 L·min~(-1)。铁和铬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在0.002~0.012 m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2.0%~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8.0%。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非金属元素(As、B、P、Si)的分析方法,考察此方法对高温合金行业非金属检测需求的适应性。对镍基高温合金样品进行酸溶解处理,选择适用的微波等离子体炬分析谱线,进行检出限、精密度测定。4种非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在0.03~0.12μg/mL,10次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88%~1.9%,此方法可用于高温合金中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了大气压射频(RF)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TiO2放电体系的发射光谱诊断研究, 分别考察了氧气分压、钛酸四异丙酯(TTIP)分压和输入功率对氧原子谱线相对强度、氩原子激发温度、OH振动温度以及转动温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氧气分压的增加, 氧原子谱线相对强度先迅速增加至峰值后缓慢下降, OH振动温度缓慢增加, 而氩原子激发温度和OH转动温度基本不变. 随着TTIP 分压的增加, 氧原子谱线相对强度下降, 氩原子激发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而OH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增加. 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 氧原子谱线相对强度下降, 氩原子激发温度、OH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用硝酸及少量氢氟酸可将试样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可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或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镁和镁合金中的硅含量,对ICP-AES测定硅的分析条件作了试验.为避免各共存元素的干扰,方法中选择波长为Si Ⅰ 251.611 nm及Si Ⅰ 212.412 nm的谱线作为分析谱线.在制作工作曲线时加入与待测样品等量的镁以补偿基体组分引起的基体效应,在选用上述两谱线作为分析线时,硅的质量浓度在40.0 mg·L-1以内时与谱线的发射强度均呈线性关系,所得检出限(3S/N)依次为6.2和15μ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种镁合金标准样品,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贵金属外排水中铜、硒、碲3种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选择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为射频功率1 150 W,雾化器流速0.5L/min,观测高度12mm。确定了各元素测定谱线铜327.396nm、硒196.090nm、碲214.281nm作为各元素的分析线,方法的回收率在98%~103%,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n=7)在0.97%~3.1%,检出限铜为0.001μg/mL、硒为0.010μg/mL、碲为0.007μg/mL,方法快速,简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生产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小功率空气-氩气混合气冷却ICP中4种元素(钙、钡、铜、锌)、8和谱线的强度和信背比随冷却气组成及观测高工估算了折中条件下的检出限。对于离子线及激发电位较高的原子线,冷却气中引入体积分数为5-10%空气后,谱线强度最大并大于Ar-ICP中数值;对于激发发电位较低的原子线,随着气中空气含量的增大其谱线强度逐渐减小,谱线的信背比则与激发电位及谱线波长有关。  相似文献   

19.
微波等离子体炬发射光谱法去溶系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微波等离子体矩(MPT)作激发光源,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为氩气,研究了气动雾化进样去溶系统的工作参数对分析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水冷凝与浓硫酸吸收二者协同去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OH (Q1带,带头谱线为308.520nm)的发射强度即可判别样品去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几种阻燃纤维材料中磷的含量。探讨了消解条件的选择以及干扰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253.561 nm波长处存在材料中添加的消光剂二氧化钛产生的钛线的强烈干扰,微量铜对磷213.618 nm也有强烈干扰,选择波长214.914 nm的谱线可有效避免铜、钛等杂质元素的干扰,磷的标准曲线也无须做基体匹配;在硫酸-过氧化氢-硝酸体系下,采用高温(230℃)高压(4.0 MPa)微波密闭消解,可以获得较好的消解效果。方法的检出限(3σ)为36.0μg.L-1,加标回收率在83.8%~107.8%范围,相对标准偏差(n=10)小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