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手性药物在医学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常用药物的手性拆分方法,包括机械拆分法、经典成盐拆分法、色谱拆分方法及酶拆分法等的拆分原理,并对它们的应用领域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新药的手性拆分及现有药物的拆分优化提供一般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化学拆分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金根  迟永祥 《合成化学》1999,7(4):340-345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两种化学拆分新方法,包括拆分和组合拆分;并简要论述了化学拆分中的手性识别现象,以及化学拆分方法在手性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汤朝哲  田芳  王立新 《合成化学》2022,30(4):315-319
研究了西他沙星关键手性中间体5-苄基-7-氨基-5-氮杂螺[2.4]庚烷的手性拆分方法,分别研究了热力学拆分和动力学拆分对于不同构型的产物的区分。热力学拆分和动力学拆分均以较高的收率,得到99%对映选择性的产物。并对拆分剂,溶剂,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最终通过动力学拆分,降低了拆分剂的用量,降低了成本,有...  相似文献   

4.
手性有机磷化合物液相拆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手性有机磷化合物液相拆分的研究进展。对间接拆分和直接拆分法,特别是各类手性固定相法在拆分有机磷化合物中的应用作了介绍,探讨了相应的拆分机理。85篇。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第一代Dutch拆分、第二代Dutch拆分及反义Dutch拆分的拆分机理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Dutch拆分的应用前景。Dutch拆分能以高收率和近于100%ee值与所有的实验消旋体迅速形成非对映体的结晶。第一代Dutch拆分中Family拆分试剂在形成非对映体晶体过程是典型的固溶体行为。在第二代Dutch拆分中,成核抑制剂改变了非对映异构体的亚稳区宽度,溶解度较大的非对映体盐比溶解度较小的非对映体盐的结晶温度下降得更多,使溶解度较小的非对映体盐更容易析出。  相似文献   

6.
将外消旋体解析成纯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很多,有化学拆分法、酶拆分法、薄层拆分法和高效液相拆分法等。其中化学拆分法应用历史比较悠久。对于特定外消旋体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拆分剂和溶剂,就可以通过结晶或诱导结晶的途径将外消旋体解析。不过用于化学拆分的拆分剂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以S,S-酒石酸正十二酯和H3BO生成的配合物为手性载体, 通过量热分析结果初步证明该配合物的存在, 采用厚体液膜拆分了普萘洛尔外消旋体. 考察了S,S-酒石酸十二酯浓度和水相pH值对拆分性能的影响, 优化了其拆分操作条件, 同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得出厚体液膜拆分的一般规律, 即其拆分属于动力学拆分过程, 适当提高手性载体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对映单体流量和拆分的立体选择性, 水相pH值对于拆分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拆分过程中萃取反应过程为控速步骤, 对映单体的跨膜传递可以用两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
手性拆分中的非环糊精-毛细管区带电泳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谊  朱晓峰  许旭  林炳承 《分析化学》1999,27(6):719-725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除最常见CD-CZE体系外,拆分剂为非CDs类化合物以及非CZE模式的一些拆分体系也非常活跃。本文拟对手性拆分中的非CD-CZE体系做一综述,探讨了各体系的拆分机理,以及各实验条件对拆分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手性拆分方法-包结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手性包结拆分方法在拆分外消旋化合物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包结拆分中的手性识别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手性拆分方法-包结拆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手性包结拆分方法在拆分外消旋化合物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包结拆分中的手性识别原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种分离方法联合应用,将白术化学成分拆分成5个部分,各拆分组分组内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表明,拆分工艺稳定、重现性良好。采用差异度表征中药化学拆分组分间的不交叉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夹角余弦、平方欧式距离和生药峰面积交叉分析法对白术化学拆分组分进行不交叉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表明白术化学拆分组分组间差异度不低于85%。其中生药峰面积差异度分析法是在中药指纹图谱基础上建立的表征中药拆分组分差异度的新方法。通过与不同分析方法比较,发现其较适合中药药效或药性物质研究中的拆分组分间不交叉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二元环糊精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元环糊精体系常对复杂难分离手性体系表现出很好的拆分能力并对一些手性药物有极好的拆分效果, 一般情况下它又与一元体系有不尽相同的拆分机理, 本文就该体系在手性物质拆分中的应用及相应理论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胺类拆分剂从水溶液中拆分外消旋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学物质目前已在药物、食品、饮料、农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但化学合成的产物多为无活性的外消旋体(混合物、化合物或固体溶液),要从中得到单一对映体必须进行拆分,非对映体盐结晶法是目前工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拆分技术,其原理是采用一种光学活性物质与外消旋体反应生成一对非对映立体异构体,依据两者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实现拆分.该技术尤其适合于外消旋的有机酸、有机碱的拆分,有关这方面拆分实例的报道较多[1~3].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该技术系统的规律性研究报道.本文以若干外消旋有机酸为对象,试图通过以水为溶剂的拆分实验研究,探讨有机酸拆分过程的特性,从而为非对映体盐结晶拆分技术规律性的研究及外消旋有机酸拆分过程工业化的实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直接拆分DL-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标 《色谱》1991,9(2):98-102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在多种色谱拆分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往往具有较大的拆分因子,可进行半微量制备性拆分;其次,该技术可直接拆分氨基酸、羟基酸等极性化合物,不需要柱前衍生化。因此,自1970年Davankov及其同事首次用配体交换色谱拆分DL-脯氨酸以来,该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七十年代,有关的研究报道几乎占色谱拆  相似文献   

15.
黄晓佳  王秋泉  王俊德  黄本立 《色谱》2005,23(2):172-175
用自制的新型L-异亮氨酸配体交换固定相在配体交换模式下对11种DL-氨基酸进行了拆分研究,详细考察了流动相中铜离子浓度、甲醇含量、流速及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拆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流动相中高浓度的铜离子不利于DL-氨基酸的拆分;增加流动相中甲醇的含量,降低流动相流速以及提高色谱柱温度均可改善拆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庄俊鹏 《大学化学》2013,28(5):51-54
介绍一个经过改进的高等有机化学实验——1,1’-联-2-萘酚的合成与拆分。实验采用廉价易得的L-脯氨酸作为拆分剂,以CH2Cl2为溶剂,通过一次拆分,可以分别得到R和S对映体过量的产品。实验综合性强,拆分效果明显,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碱性拆分剂的选择不象酸性拆分剂的选择那么有限,但在众多合成的碱性拆分剂中,既廉价易得,而又有高拆分效果的物质很少。最常用的α-苯乙胺,由于其水溶性,有时会使拆分遇到困难。我们将光活性α-对氯苯基异戊酸[S(+)Ⅰ,R(-)Ⅰ]和它的降解产物α-异丙基对氯苄胺[S(-)Ⅱ,R(+)Ⅱ]分别用于拆分(±)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PTE)、(±)α-苯乙  相似文献   

18.
联萘酚是具有手性的药物中间体,其对映体的拆分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用于联萘酚对映体的拆分.考察了6种不同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并进一步对流动相配比、柱温和流速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HIRALPAK?IA手性柱对联萘酚对映体有较好的拆分性能,在流动相为甲醇-1% 乙酸(90:10,...  相似文献   

19.
在30%的NaOH溶液和乙醇的混合介质申,将丝瓜络原料(LF)通过微波辐射,得到预处理的丝瓜络纤维(ALF).sEM观测显示,预处理前后丝瓜铬表面结构发生较大变化;TGA测定预处理前后丝瓜络各成分的热降解,预处理前后的丝瓜络耐热性无明显变化.合成一种酰氯活化的酒石酸,用于对丝瓜络进行改性.FT-IR跟踪反应表明,反应体系中酒石酰氯量增大或者酯化反应时间延长,均会使丝瓜络表面酯化度增加.对于同一种被拆分溶液,在丝瓜络加入量不多的情况下,拆分效果为:改性丝瓜络>原丝瓜络>碱化丝瓜络;当丝瓜络加入量大于0.18g,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拆分效果为:原丝瓜络>碱化丝瓜络>改性丝瓜络.在较低浓度下,初始氨基酸浓度对改性前后丝瓜络的拆分性能影响不大;在相对酯化度为3时,丝瓜络的拆分性能最好;在拆分温度为320K时,拆分性能最佳,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拆分性能降低;在溶液pH较高和较低的条件下,拆分性能较好;中心离子的存在,会导致丝瓜络的拆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法手性拆分合成药物氨氯地平及其中间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保会  杨更亮  王德先  张哲峰  陈义 《色谱》2002,20(4):338-340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氨氯地平药物中间体的方法 ,并同时拆分了氨氯地平。考察了不同手性拆分试剂对手性选择性的影响 ,其中羧甲基 β 环糊精 (CM β CD)能够给出满意的拆分结果。在以CM β CD为手性拆分试剂的基础上 ,还考察了各种因素诸如流动相的pH值、环糊精的浓度以及电压对分离的影响。最佳拆分条件为 :30mmol/L磷酸盐 +5 0mmol/LCM β CD(pH 6 12 )。在此条件下 ,药物中间体及氨氯地平的分离度分别为 1 5 5和 1 7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