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多源模型(Multisource Model)计算了高能强子-核碰撞的多重数高次矩.计算结果与最近的N.N.Biswas等人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自然地解释了强子-核碰撞的KNO标度普适性破坏.  相似文献   

2.
王辉  萨本豪  台安 《中国物理 C》2000,24(3):220-224
用建立在LUND弦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 GeV的S+Au中心碰撞中光子产生.模型同时考虑了部分子QCD散射过程、强子末态相互作用以及强子衰变等光子产生反应道并作了协调处理.JPCIAE模型计算结果很好再现了WA93实验数据所呈现的低横动量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3.
王海桥  蔡勖 《中国物理 C》1994,18(3):235-238
考虑到核碰撞几何,我们推导出高能诱发核反应中二阶阶乘矩与参加反应核子数涨落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高能碰撞的射弹碎裂区,强子-核反应末态粒子的间歇性质决定于其强子-强子子过程的间歇特征;而在靶碎裂区,它却主要依赖于参加反应核子数的涨落.推广到核-核反应(B<相似文献   

4.
将强子-核碰撞的独立源模型推广到核-核碰撞,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产生粒子横能量分布方程,将其与CERN的NA35合作组得到的实验数据相比较,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辉  萨本豪  台安 《中国物理 C》2000,24(3):220-224
用建立在LUND弦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 GeV的S+ Au中心碰撞中光子产生.模型同时考虑了部分子QCD散射过程、强子末态相互作用以及强子衰变等光子产生反应道并作了协调处理.JPCIAE模型计算结果很好再现了WA93实验数据所呈现的低横动量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强子-强子碰撞的模型PYTHIA以及核-核碰撞的模型RQMD比较了各种电荷起伏测量量的快度依赖性,结果发现,这些测量量对快度的依赖性依赖于模型. 但是,电荷关联能很好地测量整体电荷守恒以及短程快度关联性质. 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反应电荷起伏的测量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虑喷注淬火效应,分析了相对论性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双强子的产生.结果表明,喷注淬火压低了大不变质量谱和大横动量的双强子的产生.与质子–质子碰撞的情形类似,核–核的擦边碰撞(碰撞参数很大)产生的强子有很强的背靠背的关联.在核–核对心碰撞(碰撞参数很小)中,由于喷注穿过强作用物质导致的喷注淬火介质效应,产生的强子的背靠背的关联几乎消失.  相似文献   

8.
冯笙琴  王正清 《中国物理 C》1995,19(10):916-920
假定强子-核作用中的产生粒子相对于反应体质心系各向同性衰变,给出了强子-核作用中横能快度分布,计算结果能够解释最新的HELIOS合作组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海桥  蔡勖  刘庸 《中国物理 C》1992,16(4):359-363
本文在核内级联效应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反映高能强子-核碰撞中靶核碎裂的模型,给出了灰粒子和黑粒子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核的有限电荷数造成了实验上观察到的靶核碎片分布的饱和性.  相似文献   

10.
将新发表的J/ψ核吸收截面输入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计算了200AGeV/c的P-A,O-U,S-U和Pb-Pb最小偏畸碰撞中J/ψ压低因子并与实验作比较.结果表明增大的新截面难以改变核吸收机制不易解释Pb-Pb碰撞J/ψ反常压低局面.  相似文献   

11.
用建立在LUND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鳃─—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GeV的pA和BA碰撞的最小偏畸事件中J/ψ的核压低.用两组J/ψ和强子形成时间合理的数值分别由正常模拟和类Glauber式模拟得到的J/ψ核压低因子可与NA38的相应pA和BA碰撞的数据相比较,但NA50Pb+Ph碰撞的数则解释不了.另外,正常模拟和类Glauber式模拟间的差别,进而动力学模拟和Glauber理论间的差别不容忽略.仔细研究了强子形成时间对J/ψ核压低的敏感效应.结果还表明:对于J/ψ核压低来说,介子吸收在pA碰撞中也起作用犹如在BA碰撞中一样.  相似文献   

12.
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的弹核碎片多重数与角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弹核碎片的多重数分布与发射角分布.分别给出了多重数及发射角的几率分布公式.计算结果与15—200GeV/N能区核核碰撞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二者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符合.  相似文献   

13.
将新发表的J/ψ核吸收截面输入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计算了200AGeV/c的P-A,O-U,S-U和Pb-Pb最小偏畸碰撞中J/ψ压低因子并与实验作比较.结果表明:增大的新截面难以改变核吸收机制不易解释Pb-Pb碰撞J/ψ反常压低局面.  相似文献   

14.
王韶舜  汪兆民  张杰 《中国物理 C》1997,21(11):990-994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重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了粒子-粒子关联(PPC)及其不对称性(PPCA)的角度依赖性.结果与L3的e+e数据有明显的差别,但与NA22强子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领头粒子对强子碰撞的PPCA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两粒子方位角差的分布观察到了方位角关联.  相似文献   

15.
强子–强子碰撞中硬分量存在的又一实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sqr(s)=540Gev能量下的高能强子-强子碰撞得到的单事件平均横动量p. 对多重数N的散点图进行了仔细分析后指出;其中大多重数、大事件是碰撞过程中出现硬分量的又一个实验证据,并用仅含软分量的单分量模型和既含软分量又含硬分量的二分量模型的Monte Carlo模拟定性地证实了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6.
王海桥  蔡勖 《中国物理 C》1990,14(4):333-336
考虑到核内核子的级联碰撞,我们提出了一个描述灰粒子数分布的模型,模型较好地符合实验,说明灰粒子数能更恰当地反映入射强子在核内的碰撞次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个描述夸克胶子火柱演化的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夸克相、强子相互作用以及非热过程(DrellYan对、粲强子衰变)的中等质量双轻子的产生.发现由于相边对夸克胶子物质演化的影响和RHIC能量核碰撞产生的夸克胶子物质具有高的初始温度,夸克相对双轻子的贡献显著增强,比那些来自强子相互作用的贡献重要,甚至能与来自非热的贡献比较.表明中等质量双轻子的增强是一个在核碰撞中产生了夸克胶子物质的可能信号. 关键词: 夸克-胶子物质 双轻子增强 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高能核-核碰撞多重数矩的能量标度无关性和与靶核质量及快度窗口宽度近似无关的性质,指出这些性质来源于核几何.在很普遍的条件下证明了,当碰撞核不很轻,快度窗口不很窄时,多重数n的归一化矩近似等于参与碰撞核子数N的归一化矩.对无偏过程和中心过程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400GeV/c pp碰撞间歇指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ERNNA27合作组提供的LEBC泡室照片对400GeV/c pp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进行了测量.计算了标度阶乘矩.得出间歇指数随矩阶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平均多重数的增加而变小;反常分形维数dq随q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在强子-强子碰撞中多粒子产生具有自相似级联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对CERN SPS和BNL重离子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它们对核碰撞几何有很强的依赖.本文介绍一种用计算机随机产生核碰撞几何的方法,在其中,已知的原子核电荷分布、强子作用截面和双核子关联都得到了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