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三乙酰基丙酮金属配合物淬灭 吨酮光化学敏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方法, 测定由不同中心金属离子构成的乙酰基丙酮配合物的kq, 通过对所测定的kq数值的进一步分析 , 为鉴别由激发态复合物的电子能量移机制和重原子催化学间窜越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三乙酰基丙酮金属配合物淬灭 吨酮光化学敏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方法, 测定由不同中心金属离子构成的乙酰基丙酮配合物的kq, 通过对所测定的kq数值的进一步分析 , 为鉴别由激发态复合物的电子能量移机制和重原子催化学间窜越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正> 染料和三乙酰基丙酮合锰(Ⅲ)配合物(Mn(AA)_3)体系,作为聚合过程的引发物质而用于非银盐成像工艺中.Chaberek等在水溶液中研究了硫堇-二乙酰基丙酮合铜(Ⅱ)和铝(Ⅲ)体系,认为首先是金属配合物水解生成的配体发生酮-醇互交,而配体的烯醇式阴离子是引发聚合的活性物质.我们曾报道了硫堇-Mn(AA)_3体系在醇溶液中光敏化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发现在醇溶液中,敏化引发聚合的活性物质,显然不同于水溶液中的情况.本文研究了亚甲蓝-Mn(AA)_3体系在醇溶液中敏化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表明它是比硫堇-Mn(AA)_3更为有效的光敏化引发体系.  相似文献   

4.
铕(Ⅲ)三元配合物荧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u(Ⅲ)、Tb(Ⅲ)等稀土离子有机配合物发光性能作为蛋白质的荧光标记,对抗体或抗原进行微量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免疫荧光分析的一种重要分析测试技术[1]。氟代β-二酮配合物不仅能有效提高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同时也减少有机配体和稀土离子非辐射跃迁能量散射,并与金属离子形成具有较强荧光的稀土配合物[2,3]。为了避免溶剂分子及水分子所引起荧光淬灭,中性配体也十分重要[4.5]。本文选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苯甲酰三氟丙酮(BTA)、苯甲酰丙酮(BA)为配阴离子,以1,10-邻菲绕啉(Ph…  相似文献   

5.
卑凤利  高颖  傅小奇  杨绪杰  汪信 《化学学报》2009,67(10):1147-1154
采用对氨基苯甲酸分别与对苯二甲醛、间苯二甲醛反应, 制备出两种带有端羧基的席夫碱型配体. 控制一定条件, 与铁、钴、镍、铜、锌等过渡金属配位后得到一系列微观形貌不同的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 通过红外、XRD、TEM、SEM等表征手段, 考察了相应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用荧光光谱考察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 发现与原席夫碱型配体相比, 大部分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表现出荧光淬灭现象, 但含Zn2+的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很好的荧光响应, 个别甚至优于配体本身的荧光强度, 表现为荧光增强效应. 以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为基底, 考察其对探针分子(2-巯基苯并噻唑)的表面拉曼增强(SERS)性能. 结果发现, 通常具有较粗糙表面的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对探针分子有一定的SERS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在λ>550nm的光波照射下,醇溶液中硫堇-乙酰基丙酮锰(Ⅲ)配合物引发丙烯酰胺的光聚合反应,研究了影响染料褪色,聚合速率的有关因素,并对引发聚合的活性物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吡啶配体Ptpy设计合成了4个新的单核多吡啶过渡金属配合物Ni(Ptpy)_2(NO_3)_2(1)、Ni(Ptpy)_2Cl_2·(10H_2O)(2)、Cd(Ptpy)_2(NO_3)_2·2H_2O(3)和Fe(Ptpy)2(NO_3)_2(4),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CT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7.64×10~3,3.22×10~4,4.13×10~3,7.42×10~3L·mol~(-1)。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淬灭EB-DNA复合物的荧光,表观键合常数均在105mol~(-1)左右,略小于经典键合常数107mol~(-1)。淬灭机理除配合物3为静态淬灭外,均为动态淬灭机理。CD谱的结果显示配合物的嵌入使DNA碱基的堆积和双螺旋结构变得松散,从而减弱了DNA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10-羟基-10,9-硼氧杂菲与乙酰基丙酮;1-二茂铁基-1,3-丁二酮,苯甲酰基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和乙酰基乙酰基苯胺在苯中等摩尔反应生成具色双齿螯合物1、2、3、4和无色分子配合物5.它们的结构由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所证实。结果表明:当β-二酮的β-碳原子上连有烷基、茂基(夹心结构)和苯基时,β-二酮通过氧原子与硼配位生成螯合物,这些螯合物因配体骨架π电子的广泛离域而具色,且螯合物的颜色随β-碳原子上苯基和夹心结构的引入而加深.当β-二酮的β-碳原子上连有胺基时,β-二酮通过胺基氮原子与硼键合得到无色分子配合物,并在酰胺端羰基与硼羟基之间存在弱氢键.  相似文献   

9.
金属配合物键合DN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频  宋宇飞 《化学进展》2000,12(1):32-40
本文对金属配合物键合DNA 研究领域的背景、内容、潜在应用及发展前景作了综述, 详尽地介绍了国际上在金属配合物与DNA 作用过程、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N-乙酰基-N-苯酰基二茂铁基腙的ⅡB族和主族金属螯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酰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自50年代起已有不少报道。1983年前后Patil和Sen等制备了几个含二茂铁基的芳酰腙,并研究了它们与某些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本文报道N-乙酰基-N-苯酰基二茂铁基腙[Fe—C(CH_3)=NNH—COC_6H_5,Fe=C_5H_5FeC_5H_4]的IIB族和某些主族金属螫合物。  相似文献   

11.
金属钌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杰  计亮年  梅文杰 《化学进展》2004,16(6):969-974
金属配合物在医药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钌配合物在抗肿瘤活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结合本组的研究工作,本文对金属钌配合物在抗肿瘤活性以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间乙酰基偶氮氯膦试剂在水溶液中的离解作用和质子化作用;镧与间乙酰基偶氮氯膦配合物的组成和β型配合物形成反应的条件和动力学特征,并测定了α型配合物的积累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吡唑啉酮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生物活性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吡唑啉酮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生物活性,及其活性作用机制。展望了吡唑啉酮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几个新型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培植  张伦 《应用化学》1991,8(5):60-6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作为油类消烟剂、燃速催化剂等已得到应用,在药物、合成材料等方面亦具有应用前景。文献曾报道含二茂铁基β-二酮的合成及以它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此类配合物均含两个以上金属原子,它们在有机合成中具有独特的催化活性。 我们将二茂铁甲酰丙酮分别与水扬酰肼、异菸肼、乙二胺及硫代氨基脲在甲醇或甲醇-水介质中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二茂铁衍生物,它们含有三个或四个配位功能基团,可作为多齿配体用于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于芳酰腙和它与金属的配合物在生物体系和分析化学中有重要用途,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研究兴趣。A.M.Hundekar 等和zhao Gang 等已分别报道了 N-乙酰基-N-苯酰腙基二茂铁和双(1-甲基-1-苯酰腙乙基)  相似文献   

16.
铂类抗癌药物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极大推动了金属药物化学的发展.寻找新型作用机制金属药物已成为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和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活性、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等总结了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对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金属抗菌配合物的研究也进行了总结,从中发现了一些活性基团及卤代效应的趋势,为设计和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金属抗肿瘤、抗菌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钌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国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新型结构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钌配合物在细胞凋亡、信号传递、基因、蛋白表达等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金属钌配合物抗癌活性机制得到进一步的阐释.本文主要对钌配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以及蛋白调控等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行评述.主要包括: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两种结构类似的金属配合物M(Ls)_2(M=Cu(1),Ni(2)),其中HLs是2-乙酰基吡啶缩噻吩-2-甲酰腙Schiff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Ls以烯醇式与金属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单核配合物,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被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所稳定。配合物1通过C-H…π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则通过C-H…π作用和C-H…O与C-H…N类型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19.
甲壳胺与Zn(Ⅱ)的配位作用及其红外光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甲壳胺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由于分子中游离氨基的存在,使它对一些金属离子,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螯合能力,因而被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天然吸附剂和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对象[1,2].目前文献报道的以Cu(Ⅱ)和Pd(Ⅱ)的配合物居多,且配合物的制...  相似文献   

20.
马雪璐  李蒙  雷鸣 《化学学报》2023,81(1):84-99
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一类广泛应用的均相催化剂,其设计灵感往往来自天然酶的多金属活性位点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目前,三核金属配合物作为活化小分子的多金属催化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深入理解三核过渡金属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作用特点,对近年报道的代表性三核过渡金属配合物按金属中心进行分类,并对配体环境形成特点及催化应用进行综述.从金属中心出发,讨论了三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特征;从配体环境出发,总结了关联三个独立的金属位点的配位环境特征;在催化应用方面,重点综述了三核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涉及特定化学键活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机制,最后对三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