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阈值测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激光损伤阈值的准确测量是研究高抗激光损伤光学元件的必要条件.分析了激光诱导损伤阈值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激光能量测量、光斑有效面积测量、各能量密度处几率的计算以及对损伤几率点进行直线拟合4个方面.利用统计学原理和线性拟合等理论对不确定度分量及测试结果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计算.1 064 nm高反薄膜样品的实例分析表明,损伤阈值测量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为18.72%.  相似文献   

3.
噪声系数测量中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半导体技术》2010,35(8):806-809
噪声系数是评估电子装备的关键参数之一,噪声系数的高低决定着接收机的性能.介绍了噪声系数的测量方法,分析了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所有可能的测量误差来源以及可以避免或减小的方法.由于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引入了测量不确定度,因此给出了噪声系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噪声系数测量的不确定度与被测件的噪声系数及增益关系密切,针对本测试系统,计算出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范围为0.41~0.63 dB.本研究对提高任何频段噪声系数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1引言 GB/T6113.402-2006《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4-2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等同采用CISPR16-4-2:2003)已于2006年3月6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于200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规定了在判定是否符合CISPR限值时考虑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方法.  相似文献   

5.
QAM调制信号测试原理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QAM调制原理 Q A M调制即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的调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在欧洲电信标准ETS300429《数字广播系统:有线系统的帧结构、信道编  相似文献   

6.
光学元件的激光诱导损伤阈值是衡量其抗激光损伤能力的重要指标。周期性表面光学元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也有着潜在的应用,准确测定其激光诱导损伤阈值尤为关键。本文分析了激光诱导损伤阈值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了激光诱导损伤阈值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减小激光损伤阈值不确定度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当激光的标定光斑半径为400μm、误差为10μm、激光能量误差为5%时,能量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则激光损伤阈值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损伤几率不确定度和线性拟合不确定度。通过增加每一能量级的测量次数,可以进一步减小激光损伤阈值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陈晓华 《半导体技术》2010,35(7):634-636
示波器探头在电路测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头的使用应不以任何方式影响到信号本身.介绍了示波器探头的定义,并详细论述了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无源电压探头的原理、在实际测试中对电路的影响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对示波器/探头系统的上升时间对测量结果引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际测试中探头的选择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只有与示波器和被测电路都匹配良好的探头才能把信号无失真地送入示波器.最大限度满足信号的完整性和测量的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检测、计量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是经常用到的术语,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术语的含义,能够有效地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和量值的准确一致。本文对测量不确定度和准确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术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本文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抖晃仪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0.
文中研究了电荷放大器校准不确定度评定技术,针对归一化误差、线性误差、幅频特性3个主要校准项目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模型,全面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素,深入量化评估了各个不确定分量,基于Excel设计了相应的不确定度评定模块.该技术实现了电荷放大器不确定度的快速自动化评定,使评定效率得以提高,评定方法更具准确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光学中与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光学中和量子力学中隧道效应的穿透系数进行计算与类比,从而揭示出光学中折射定律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给出基于硅微加工技术的一种新型可变形反射镜的设计和加工方法。从静电驱动的角度阐述此种反射镜的结构设计原理,并对具体加工中的腐蚀和键合工艺进行了详细讨论。成功制造出有效反射面积为30 mm×30 mm,拥有49个静电驱动单元的可变形反射镜。  相似文献   

13.
范志新 《现代显示》2012,23(3):5-11
全文详细综述偏光片的发明和应用、偏振光学基础、偏振元件原理、偏光片的结构、制造、性能、检测、实验、技术发展、产业现状、市场前景等系列知识,文章对于从事偏光片生产和应用工作的新成员具有入门指导意义,对于偏光片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e lower bound 12 of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s approached, as closely as desired, when the Fourier transform of a bandlimited function is a parabolic cylinder function. The behaviour of ΔTΔΩ versus the bandwidth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吴勉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7):182-183,189
主要介绍超声波驻车暨倒车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电路设计.系统由超声波有源传感器、PIC16F77单片机、车速信号和倒车档信号输入电路、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显示和报警电路组成.该倒车雷达具有抗干扰性能好、反应速度快、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完全满足于车辆对障碍物测距,现已经在某国内车厂实现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通过对Si(001)和氮化Si(001)表面单层Zn/Se原子结合的方式,模拟ZnSe外延薄膜的二维生长模式,从单层原子结合能、界面原子电子得失、共价结合成键的角度解释了Zn/Se原子在衬底表面的黏附性问题,阐述了薄膜生长初期界面无定形Se出现等现象,分析了氮化Si(001)表面对薄膜二维均匀生长的作用,结果显示N的引入缓和了Si衬底的非极性共价结合与ZnSe原子间的极性离子键结合之间的异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量子通信及其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彦 《数字通信》2013,(5):7-10
量子纠缠和量子退相干的应用是未来网通信实现的关键性难题。面向此2类难题,对量子纠缠的测量工具纠缠度量和量子防错码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二能级原子间的纠缠度量建模和原子与场间的纠缠度量建模,展示了原子间和原子与场间的纠缠相关因素,并构建了量子通信的实现原理图,以阐明量子纠缠和量子退相干的基本应用,在此基础上延伸至最新的量子通信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guarante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asurand is Gaussian when the number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is infinity, but in many practical cases, the number of measurement times is limited to a given number. To overcome this contradiction, this paper firstly carries out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for parameter q in q-Gaussian density model developed under the maximum Tsallis entropy principle. Then the q-Gaussia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is used in the particle filter to estimate and measure the nonlinear system. The estimated parameter q is related to the ratio between the measurement variance and the given varianc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cannot be improved if we only increase the repeated measurement times. Via using the proposed q-Gaussian density model, the measurement error (the average mean square error) of the estimation results can be reduced to a considerable level where the number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is limited. The experimental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prove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