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 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 6~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 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Ⅱ)、M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6~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Ⅱ)、M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3.
在pH值为9.5~9.9的氨-氯化铵的缓冲溶液中,镍(Ⅱ)、铜(Ⅱ)、镉(Ⅱ)、钴(Ⅱ)、锌(Ⅱ)形成氨合络合物,而银(Ⅰ)、铋(Ⅲ)、铁(Ⅲ)、铁(Ⅱ)、汞(Ⅱ)、汞(Ⅰ)、锰(Ⅱ)、铅(Ⅱ)、锡(Ⅳ)、锡(Ⅱ)、钒(Ⅴ)、铝(Ⅲ)、钛(Ⅳ)等生成各种形式的沉淀。用甲醇-乙醇-氯化铵-氨-水体系(pH9.0~9.1),在硅胶H薄层板上,可以实现镍(Ⅱ)、铜(Ⅱ)、镉(Ⅱ)、钴(Ⅱ)、锌(Ⅱ)的分离。双硫腙显色后,用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测定含量。线性范围:锌0.01~0.20微克,铜0.01~0.25微克,镍、镉、钴0.01~0.30微克。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在无机离子交换色谱中,多使用电化学检测系统,今年我国也研制成了库仑检测器。我们应用了高效离子交换柱,实现了某些离子的分离;并选用了适当的螯合剂与流出组分进行了柱后螯合显色反应;用一般高效液相色谱仪常备的分光光度检测器,实现了某些无机离子的检测。这种方法既增强了检测某些离子的选择性,也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实践表明,用Partisil-10 SCX键合相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用水溶性二乙醇胺二硫代甲酸螯合剂为柱后反应试剂,检测波长为405毫微米,测得Cu(Ⅱ)、Zn(Ⅱ)、Ni(Ⅱ)、Co(Ⅱ)、Fe(Ⅱ)的检出限量为毫微克级。实验液相色谱仪Perkin-Elmer Series 3型,配有LC-65T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一种四元淋洗液同时分离和测定七种金属离子的色谱条件。探讨了各离子的保留行为与淋洗液pH值和络合剂浓度间的变化规律。方法用于镀铬槽液中金属杂质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相对误差不超过3.5%。  相似文献   

7.
进样阀(Ⅱ)     
李彤 《色谱》2000,18(1):94-94
 (续上期)2 手动进样阀手动进样阀实质上是将上期“手动注射进样器”中所描述的进样器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进样过程更可靠、设置更紧凑、进样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更高的一种进样装置。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曾经生产和至今还在生产高效液相色谱仪用进样阀的有Beckman,SSI,Valco,Waters和Rheodyne等公司。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液相色谱仪所配的手动进样阀都是美国Rheodyne公司生产的。Rheodyne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各种阀件生产的专业公司(其产品除了各种进样阀外,还有溶剂选择阀、切换阀等。  相似文献   

8.
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对青霉菌、黄萎病菌、枯萎病菌及黑曲霉菌等真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Thimmaiah等认为缩氨基硫脲的抗真菌活性来自对真菌代谢过程所需金属离子的螫合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在溶液中与常见金属离子的作用本质。我们在半微量恒温滴定池上用pH电位法研究了该物质与铜(Ⅱ)、锌(Ⅱ)、镍(Ⅱ)、钴(Ⅱ)、锰(Ⅱ)及镉(Ⅱ)等二价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检测器(Ⅱ)     
2.2性能液相色谱检测器的性能指标通常用以下几项来描述:灵敏度、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噪声与漂移、谱峰的展宽,当然还有操作适应性、维修的方便与否等因素。液相色谱检测器的灵敏度通常用两种方法表示;对所检测样品的物理参数变化量;对物质的响应值。人们大多使...  相似文献   

10.
卡尔曼滤波伏安分析法同时测定钴(Ⅱ)、镍(Ⅱ)、锌(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尔曼滤波(KY)用于解析互相干扰离子的Co(Ⅱ)、Ni(Ⅱ)、Zn(Ⅱ)的伏安重叠峰。用该法对钢铁试样中的这些离子进行了测试,效果良好。设计了BASIC程序,将有关数据输入后,直接给出结果。为保证结果准确度,程序中设置了两个监控出口。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5种含硫Schiff碱,8种相应的金属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还进行了1HNMR和质谱分析。确定了可能的分子结构式。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三种二 ( 3 羧基水杨醛叉 )缩丙撑二胺 (TS)的Cu(Ⅱ ) VO(Ⅱ )、Cu(Ⅱ ) Cr(Ⅲ )、Cu(Ⅱ ) Fe(Ⅲ )异双核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光谱、UV光谱室温磁矩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磁性研究表明 ,在Cu(Ⅱ ) Fe(Ⅲ )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是反铁磁性的 ,而Cu(Ⅱ ) VO(Ⅱ )、Cu(Ⅱ ) Cr(Ⅲ )离子间是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三个基于4’-羧基-2,2’∶6’,2"-三联吡啶(HL)的单核配合物,其分子式为[ML2]·4H2O(1,M=Zn(Ⅱ);2,M=Cu(Ⅱ);3,M=Fe(Ⅱ)),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波谱、单晶和粉末衍射表征。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为异质同晶结构,都属于四方晶系的I42d空间群。配合物1~3都是1个二价金属离子和2个羧基未配位且去质子化的三齿螯合配体L配位形成的单核结构,通过分子间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由于二价Zn离子的全充满d10电子构型,配合物1与其配体相比具有明显的室温固态蓝色荧光发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吡哆醇与锰(Ⅱ)、钴(Ⅱ)、铜(Ⅱ)和镉(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达摩尔电导、比移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和分析,推断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桥联配体自组装而成三维网状结晶固体骨架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由于其具有孔结构可调节性,结构可设计性和超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因此在很多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很大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分别由单配和混合方式构筑的MOF材料在吸附Hg(Ⅱ)和Pb(Ⅱ)方面的应用,并对MOF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铵-铝试剂体系中Fe(Ⅲ)、Al(Ⅲ)、Cu(Ⅱ)、Co(Ⅱ)、Cd(Ⅱ)、Mn(Ⅱ)、Ni(Ⅱ)的萃取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pH 5.0~6.5HAc-NaAc 缓冲溶液中,Fe(Ⅲ)、Al(Ⅲ)可被 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 Cu(Ⅱ)、Co(Ⅱ)、Cd(Ⅱ)、Mn(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 Fe(Ⅲ)与 Cu(Ⅱ)、Co(Ⅱ)、Cd(Ⅱ)、Mn(Ⅱ)及Al(Ⅲ)与 Fe(Ⅲ)、Co(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PEG相萃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曾坚贤  贺勤程  孙霞辉  郑立锋 《应用化学》2010,27(12):1444-1450
以聚丙烯酸钠为配合剂,研究了Hg(Ⅱ)、Cu(Ⅱ)和Cd(Ⅱ)混合溶液配合-超滤分离行为。考察了pH值和负载比LR对混合体系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H=5适宜分离;当LR从0.01增大至2时,金属离子分离系数SHg-Cd和SHg-Cu逐渐增大,LR=2时达到最大值。在pH=5、LR=2、体积浓缩因子为15和各金属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0mg/L时,截留液中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ρr,Hg、ρr,Cu和ρr,Cd分别为435.3、42.6和34.2mg/L;SHg-Cd、SHg-Cu和SCu-Cd基本不变,依次为229.3、184.3和1.2,即Hg(Ⅱ)得到选择性浓缩。浓缩液的洗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洗涤液体积增大,ρr,Hg基本不变,ρr,Cu和ρr,Cd分别下降至12.54和4.73mg/L。收集含Cu(Ⅱ)和Cd(Ⅱ)的各渗透液,调节LR=0.033和pH=5,浓缩16倍时,ρr,Cu从27.34mg/L升高至430.9mg/L,ρr,Cd从27.83mg/L仅升高至61.5mg/L,SCu-Cd为95.8,Cu(Ⅱ)获得选择性浓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Pb(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溶液中痕量相应元素的新方法。上述金属络合物分别在 -0 .44、-0 60、-0 .76、-1.0 7和 -1.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信噪比为 3时 ,检出限分别为 1.0× 10 - 8、2 .3×10 - 8、1.3× 10 - 8、2 .9× 10 - 1 0 和 3 .6× 10 - 1 1 mol/L。铜、铅、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0 - 8~ 2 .0× 10 - 5,4.8× 10 - 8~ 4.8× 10 - 5,3 .0× 10 - 8~ 3 .0× 10 - 5,5 .4× 10 - 1 0 ~ 5 .4× 10 - 7和 6.8× 10 - 1 1 ~ 6.8× 1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用于同时快速测定实际样品中这些金属离子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钠(Na2SO4)-邻苯二酚紫(PV)体系中铍(Ⅱ)、铁(Ⅲ)、铁(Ⅱ)、铝(Ⅲ)、铬(Ⅲ)、锰(Ⅱ)的萃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铍(Ⅱ)在pH 3.5-7.0及铁(Ⅲ)在pH 4.0-7.0范围内可以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铝(Ⅲ)、铬(Ⅲ)在pH 1.0-7.0、锰(Ⅱ)在pH 1.0-4.5、铁(Ⅱ)在pH 1.0-4.5则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将铍(Ⅱ)(pH 3.5)、铁(Ⅲ)(pH 5.0)与铝(Ⅲ)、铬(Ⅲ)、锰(Ⅱ)、铁(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同时探讨了PEG相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20.
茶叶、银杏叶中铅(Ⅱ)、镉(Ⅱ)、铜(Ⅱ)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方  侯旭  张新申 《分析化学》2003,31(3):380-380
1 引  言四 (4 磺酸苯基 )卟啉 (TPPS4)在最佳条件下可与Pb 、Cd 、Cu 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但由于卟啉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 ,因此 ,要将此络合物体系用于成分复杂的天然植物分析 ,则必须解决干扰问题。本文利用简便、易操作、不需使用大量有毒有机试剂及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巯基棉富集分离方法 ,实现了样品中干扰离子的分离以及痕量Pb 、Cd 、Cu 的富集和相互分离。此体系应用于茶叶、银杏叶中Pb 、Cd 、Cu 的测定 ,获得良好结果。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和试剂 UV 2 4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