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Eu3+与微过氧化物酶-8(MP-8)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Eu3+优先与MP-8中血红素基团的2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导致MP-8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暴露程度和电化学可逆性的增加.过剩的Eu3+与MP-8分子中肽链上的含氧基团发生弱的相互作用,对血红素基团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La3+或Eu3+与微过氧化物酶-8相互作用强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a3+或Eu3+与微过氧化酶-8(MP-8)相互作用并比较了它们与MP-8相互作用的强弱.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的结果表明, 不论在不含NaCl或含NaCl的溶液中,一个La3+或Eu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上两个丙酸基中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而过量的La3+或Eu3+与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弱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还清楚地证明Eu3+与MP-8的相互作用要强于La3+与MP-8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11与Yb3+相互作用机理;微过氧化物酶-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Yb3+  相似文献   

4.
稀土钐离子与微过氧化物酶-11的相互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3+ and MP-11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with cyclic voltammetr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circular dichroism. 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Sm3+ could bond to O of carboxyl group in the heme group altering the surface charge of MP-11 molecule and thus increasing its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3+ and MP-11 molecule would change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MP-11 molecule increasing the exposure extent of the heme group in the MP-11 molecule. The above results could increase the reversibility of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MP-11.  相似文献   

5.
首次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8(MP-8)与La3+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La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两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几率降低。La3+与MP-8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弱相互作用,因此对卟啉环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为了了解稀土元素与酶相互作用的化学机理,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La3+与过氧化物酶(POD)的模型化合物, 微过氧化物酶-8 (MP-8)或微过氧化物酶-11 (MP-11)的相互作用机理. La3+优先与MP-8或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 使它们的聚集程度降低, 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 由于MP-8分子聚集的倾向要小于MP-11, La3+使MP-8聚集程度的降低和卟啉环非平面性增加的程度要大于MP-11. 由于MP-11的肽链较长而能形成螺旋状构象, 使肽链上的羰基基团被包埋在肽链的疏水基团中, 因此, La3+与MP-11中肽链上的羰基氧基本上不能发生键合作用. 而MP-8的肽链较短, 不能形成螺旋状结构, La3+也能与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肽链长度对La3+与微过氧化物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稀土元素与酶相互作用的化学机理,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La3+与过氧化物酶(POD)的模型化合物, 微过氧化物酶-8 (MP-8)或微过氧化物酶-11 (MP-11)的相互作用机理. La3+优先与MP-8或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 使它们的聚集程度降低, 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 由于MP-8分子聚集的倾向要小于MP-11, La3+使MP-8聚集程度的降低和卟啉环非平面性增加的程度要大于MP-11. 由于MP-11的肽链较长而能形成螺旋状构象, 使肽链上的羰基基团被包埋在肽链的疏水基团中, 因此, La3+与MP-11中肽链上的羰基氧基本上不能发生键合作用. 而MP-8的肽链较短, 不能形成螺旋状结构, La3+也能与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微过氧化物酶;Yb3+;聚集程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从1%-10%不同浓度Eu离子掺入的SiO2玻璃,并对于不同浓度掺杂和退火处理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测试显示,制备出了Eu离子掺入的无定形SiO2玻璃。SEM显示,退火处理后的样品呈多孔“蜂窝”状结构。稀土离子掺入的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对Eu离子掺入的SiO2玻璃的结构和荧光发光性质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发现稀土离子掺杂浓度从1%-10%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浓度淬灭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将不同荧光性能的铽(Tb)、镨(Pr)离子分别与铕(Eu)离子混合,以三异丙氧基稀土的形式掺杂P(MMA-CO-St)共聚物,研究Eu^3 /Tb^3 和Eu^3 /pr^3 共掺杂P(MMA-CO-St)的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u^3 /Tb^3 掺杂的P(MMA-CO-St)中,Tb^3 作为能量给予体,Eu^3 作为能量接受体,能量转移的结果使Eu^3 特征荧光显增强;Eu^3 /pr^3 掺杂的P(MMA-CO-St)中,Eu^3 的能量向pr^3 转移,致使Eu^3 的特征荧光猝灭,pr^3 的荧光略为增强.  相似文献   

12.
棒状LaF3∶Eu3+纳米晶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简单的液相反应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棒状的LaF3∶Eu3+纳米晶, 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 XRD分析结果表明, 室温下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六方晶相的LaF3, 灼烧之后样品的衍射峰增强, 没有杂相产生. TEM照片表明, 棒状LaF3∶Eu3+纳米材料的直径为8 nm左右, 长度达到50 nm. 荧光光谱表明, 室温下合成的棒状LaF3∶Eu3+纳米晶的最强发射峰位于589 nm, 对应于Eu3+的5D0-7F1跃迁发射, 说明Eu3+占据LaF3基质中La3+晶格点的C2对称格位上. 同时Eu3+的猝灭摩尔分数为5%, 荧光寿命随着灼烧温度的升高而延长.  相似文献   

13.
含Eu3+离子的有机改良硅酸盐材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溶胶-凝胶低温合成非晶态技术,以正硅酸乙脂与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先驱体,把Eu^3 离子掺入到上述体系的溶胶与凝胶中,对获得材料的基本物化性能作了研究,同时对获得材料的荧光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在有机改良硅酸盐凝胶介质中,Eu^3 离子具有较强的发光效应与较宽的发光带,而掺杂在SiO2无机凝胶中的Eu^3 离子表现出很弱的发光强度,讨论了材料的成份,结构与荧光增强效应及增宽效应的内在联系,低温合成的上述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强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B12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维生素B12; DNA; 循环伏安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相似文献   

15.
在0.1 mol·L-1乙酸缓冲溶液中(pH=5.69), 用电化学方法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Eu3+-芦丁配合物和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发现Eu3+-芦丁配合物与DNA通过静电吸引和沟槽键合模式键合. 在玻碳电极上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法得到了键合常数(K=1.42×104 mol·L-1)和键合位点数(n=2).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Eu3+和芦丁的相互作用, 以及Eu3+-芦丁配合物与DNA 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姜黄素在DNA修饰玻碳电极上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与DNA之间发生嵌插作用,形成了两种化合物DNA-2curcumin和DNA-curcumin,两者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2.34×10^5L/mol和1.48 L/mol.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单分散GdxY2-xO3:Eu3+纳米颗粒,并利用SEM,TEM,XRD和荧光光谱对产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适量Gd3+的加入对Y2O3:Eu3+的发光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同时达到最大荧光强度所需的价格较贵的Gd3+用量,也从燃烧法的80%大幅减少到20%.另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Eu3+浓度对纳米颗粒荧光性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