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空域系统运行效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兆宁  赵汝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6024-6028,6042
空域系统运行效率是衡量空域系统总体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能力,对空域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空域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建立了空域系统运行效率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空域系统运行效率定量评估模型,并首次提出指标总冗余率和总亏空率,分析了各指标对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空中交通管制面临着严峻挑战,表现在进近与区调扇区间管制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比国内某管制区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复杂度能更好地协调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负荷,均衡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复杂度,达到提高扇区容量的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对比扇区管制复杂度,构建了扇区静态复杂度对比的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并设计了静态复杂度对比实验来对比进近扇区与区调扇区的静态复杂度。另采用"管制扇区空域复杂性分析系统"软件,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为例,根据真实雷达管制数据,通过实验,分析对比了进近扇区与区调扇区的动态复杂度。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进近扇区管制比区调扇区管制复杂度更大更难。为达到均衡工作负荷、提高空中交通流量、减轻管制员负荷的目的,对现有的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方法和空域结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终端区内管制扇区划设不合理的问题,本文结合空域功能性研究了终端区内三维扇区划设问题。首先,在满足传统扇区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以降低所有扇区管制负荷之和与均匀各扇区管制负荷为目标。接着,结合垂直高度的层次聚类与水平方向的泰森多边形划分,将终端区划分为若干个三维空域单元并根据不同的飞行性质赋予各空域单元不同的功能属性。根据优化目标,考虑功能性的相近程度,采用NSGA-II算法将各三维空域单元组合形成扇区。最后,以上海终端区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现行扇区划设方案,优化后的扇区划设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扇区的管制负荷之和,同时均匀各扇区的管制负荷。  相似文献   

4.
北京终端区扇区容量评估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967-8970,8979
构建了一种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终端区扇区优化模型。首先通过测量各时段终端区域内飞机平均数、陆空通话以及进程单填写等情况,对终端区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进行了量化,进行了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扇区容量评估。然后根据空域中航路点的分布,建立了Voronoi图,以蚁群算法应用到单元搜索,对空域中的Voronoi多边形进行了优化组合,并使其满足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从而得到优化后的扇区图。最后通过北京终端区空域容量评估和扇区优化的计算结果,对该扇区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考虑天气不确定因素,通过容量概率分布确定容量场景,研究相应容量场景下空域冲突风险,并通过管制员工作负荷体现人为因素影响,提出了空域运行规划安全评估方法.从风险和安全的角度,为恶劣天气下空域运行策略决策提供支持.计算结果表明,飞行安全不但与空域结构有关,还和飞机速度、交通流情况、管制员工作负荷及安全间隔有关.可见该安全评估方法能有效评估空域运行规划策略的安全性,有利于平衡风险及容量需求的最佳运行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空域容量评估的迫切需求,明晰了扇区容量的概念与评估关键,在深入分析空域动态密度的基础上,对管制意图参量进行分析,建立起改进的动态密度评估模型,并给出基于该模型评估扇区容量的方法。最后,通过原模型与改进模型评估扇区容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新模型评估扇区容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航路扇区中雷达管制模式下管制员工作负荷,提出了新的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对管制员工作负荷进行量化,该模型适用于各种航路扇区;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有效时间段法两种方法,分析了管制员工作负荷与航路扇区容量的关系,从而得出航路扇区容量值.通过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了根据扇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得出的航路扇区容量值,可以用于实际运行中,避免管制员工作负荷过大或过小,充分保证飞行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TRT同步电机全平面P—Q运行极限图构成,分析了发电机组的各种运行状态,并结合TRT实际运行故障分析,找出机组运行状态与发电量的关系,优化操作提高发电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与连续性,开展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状态智能评估方法的设计研究。选用MG-200500-AWD型号的对点检记录设备,进行机电设备在运行中状态数据与故障数据的记录,根据获取的相关数据,设计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指标;根据煤矿机电设备额定参数,辅助专家系统,计算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劣化度;引进层次分析法,根据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值,设计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等级与划分标准,通过对设备在运行中劣化程度的量化,实现对其运行状态的智能评估。以试点地区某煤矿企业为例,设计实例应用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评价方法可以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评价,且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硬盘端口的技术分析。给出利用硬盘端口读取硬盘物理扇区的程序段,为进一步学习硬盘端口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改进VISSIM仿真实验环境,实现实时动态交通仿真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VISSIM仿真软件及COM接口二次开发的公交运行状态监测平台。基于VB程序设计语言,选取福州市金山大道为研究路段,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所搭建的公交运行状态监测平台实时获取路段上每一辆公交车辆的运行数据,并将其可视化,通过与传统仿真输出的数据对比,验证了公交运行状态监测平台的有效性,为下一步实现公交运行状态动态控制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特点出发,从通用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的角度,采用数据相关法表示技术设备及各种运行参数的特征及关系;提出了运行图无级缩放、任意平移和加快图形处理速度的过滤裁剪算法;研究了适合各种线路结构和技术条件的调度算法的实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实现计算机辅助列车运行调整的技术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选择问题,建立城市公交线网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基于城市公交线路网的特点和与地铁的协同性,从基础设施建设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和运行效益水平指数和与地铁的协同指数四个方面确立评价指标,建立了公交线网运行效率体系。并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应用真情巴士公交公司采集的数据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公交线路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中小城市建立低碳交通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微观仿真软件TSIS/CORSIM,并结合广东省清远市中心城区的交通调查,建立了清远中心城区路网交通仿真模型,对以现状交通流量为基础设定的5个情景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交通流量的增大,路网的交通排放增加,当增大到1.5倍时,车辆每公里的HC,CO,NOx和CO2排放分别上升8%,12%,12%和29%,当交通流量增加(1.5倍)导致交通拥挤时,额外燃油消耗为225 L,额外CO2排放为518 kg,占总排放的16.3%.  相似文献   

15.
组织“按图行车”是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调查资料,研究了当前我国铁路实现“按图行车”的现状、货物列车晚点的一般规律,并据以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铁路组织“按图行车”水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山地城市因特殊的地理形态,拥堵问题更为凸显,实施限行政策是缓解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的手段之一;通过构建随机均衡配流模型来描述限行政策下山地城市交通的运行状况,并采用改进后的Dial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结合城市多中心组团的特性,对组团间的联系通道采取工作日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分析山地城市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限行后组团中心区域的道路交通流量显著减少,道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交通拥堵也向周边区域发生扩散;最后,提出了缓解拥堵扩散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次任务驾驶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借助驾驶模拟器对正常和次任务驾驶过程中的车辆运行状态参数进行了采集. 基于差异显著原则,选取速度、加速度、方向盘转角等变量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最少变量体现最多信息为优化目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3类因子,进而确定出不同评价指标对因子的影响载荷系数,完成了基于车辆运行状态的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模型构建. 综合实验数据和驾驶人类型因素,确立了模型评价得分与驾驶安全等级间的数量关系. 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准确判断不同驾驶状态下的行车安全性,为驾驶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了一种有效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道路网络的拥堵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层次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理论构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为准则,从微观层、中观层、宏观层等方面建立道路交通拥堵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一致性判别矩阵界定道路交通拥堵评价因子综合权重,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道路交通拥堵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对道路交通拥堵评价区间进行阈值确定,将道路交通拥堵评价集界定为严重拥堵、中度拥堵、轻度拥堵、较为畅通、畅通等5个等级.以2016年上海市20个交通小区的道路交通拥堵数据为样本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