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昌林 《化学教育》2018,39(19):28-33
以明矾的净水作用蕴含的化学反应原理为例,着重分析高中“化学1”模块内的7处教学衔接,进而简要论述高中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教学衔接。运用思维导图、模型图、概念图、流程图等图示思维教学方式,进行模块内和模块间的知识衔接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科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常瑜  王晓旭 《化学教育》2021,42(15):27-31
以“84消毒液的使用指南”为主题,开展高中化学“次氯酸盐的性质”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一张图说清消毒剂”“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与酸碱性的关系”“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与光照的关系”“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与温度的关系”“84消毒液与酒精混合会有氯气吗”等5个项目任务,理解了次氯酸盐的性质及漂白原理,培养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将文献查阅与学生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完成次氯酸盐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内化,是顺利完成本项目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韩莉  张卫  马荔 《化学教育》2020,41(6):47-51
对“思想实验”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意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将“思想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启发式教学策略,优化了现行的化学实验教学流程。采用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进行反向逻辑推理和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党雪平  叶勇  文为  陈怀侠  王凯 《化学教育》2022,43(10):74-79
基于教育现代化、发展“互联网+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指导思想,结合“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与实验课堂的优势,设计了面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预习自测-讲授讨论-自主实践-总结反思”的四段自主型实验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化学与化工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该实验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为高等院校实践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馨  王海星  张胜红 《化学教育》2020,41(14):37-41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正逐步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向“培养科学思维”进行迁移并不断挑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基于这一理念,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尝试引入探究性实验和论文式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结果表明:探究性实验和论文式报告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再现知识的创造过程并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和交流,进而培养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此外,该模式重视科学知识的实验起源,鼓励学生在“写以致学”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整合、迁移乃至创新。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林类专业中“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平台条件较低,仪器硬件配置较少,学生基础相对较弱,教学难度大等问题。探究了分类设置实验教学内容,按项目分级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团队协同分工实施教学实践,分层创建实验教学资源,过程考核结合目标考核的综合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7.
以经典酯化实验为载体,引入精益安全管理,指导教师从“做一名有感领导”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打破惯性思维”“自觉自愿”“持续改进”等先进理念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通过设计与精益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习惯。经教学实践发现,精益安全管理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消除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能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魏鑫  贾颖  杨金凤 《化学教育》2020,41(9):51-56
基于思维导图架构知识模块,提出“醇”的“六环式”教学模式:“导”“馈”“联”“寻”“攀”“展”。以思维导航、问题学习、讨论活动为教学活动的主线,结合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由浅入深地探索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以大学化学与农林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为教学改革任务,构建“基础+模块”的大学化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分别开展“项目式”教学、“科教融合”教学、“产学研”教学、“混合式”教学、“虚实结合”教学等五位一体的实验教学实践,并建立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评价新体系。本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深入开展化学基础学科与农林优势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应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工程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特点,引入“雨课堂”和“对分易”2种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混合式教学工具。雨课堂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环节教学模式;对分易通过提交章节思维导图及“亮考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逐一击破学生学习难点,多方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互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皇甫倩  龙飘  曹颖  李远蓉 《化学教育》2022,43(9):119-127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间的1 924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主题整体较为集中,研究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但研究主题内部存在松散现象。未来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可关注以下方面: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构研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创新性研究,丰富实验教学的实施形式;深化实验研究内容,攻克实验教学研究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槐角提取液中槐甙的含量,并应用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HPLC的组成及各部件工作原理的介绍、实验的实施、实验报告的完成、各部件运行的动画模拟的观看及各实验室的实地参观和介绍等教学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及操作,也激发和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对先进仪器、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了解,提高了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述了几种获取飞秒泵浦-探测实验数据中的光解动力学信息的解析物理模型.其中单分量和双分量模型用来解释母体分子的单通道和双通道解离过程,另一个单分量模型用来解释碎片分子的解离或去激发过程.所有模型都结合泵浦-探测实验数据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仪器分析课程是大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实验课程。为解决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基础薄弱、操作能力较弱,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设计和开发了微信小程序APP,辅助学生进行实验学习。APP的主要功能包括学习资源呈现、仪器操作指南、实验交互式探究。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的方法对APP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学习APP的学习资源、实验操作、实验探究的功能能够有效帮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学习,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学生在使用APP过程中的认识负荷也较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DNA片断的质谱试验数据,通过分析各相关因素对质谱响应值的影响度,确定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本试验的可行性。并对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DNA片段的质谱试验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能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它克服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对数据量的要求,是在类似试验中最适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吕小丽  高庆宇 《化学教育》2016,37(22):22-25
把科研成果引入到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以二硫甲脒盐酸盐的水解反应为例,介绍了液质联用(HPLC-MS)仪器分析实验的开发。将分离与鉴定结合,通过数据分析与理论结合,使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的手段解决化学中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实验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在仪器分析设计实验教学中,学生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从实验课题的选取、实验方案的确定,到实验的实施和总结,分工协作完成实验项目。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沙敏  陈子琪  张丁 《化学教育》2017,38(24):48-51
针对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合Matlab软件预测饮料中人造甜味剂的浓度”为例,介绍了Matlab软件用于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探讨了Matlab软件引入实验教学的优势。实践证明,Matlab的运用减轻了工作,方便了教与学,为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探索质量管理类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项目,以促进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合理选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凸显了设计性实验在仪器分析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凸显出此课程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及教学手段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个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于一体的无机化学综合实验。通过不同方法制备得到葡萄糖酸锌,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蒸发、浓缩、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学习配位滴定的原理及操作,了解红外光谱检测法及谱图解析。采用分组形式以不同方法制备产物,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探讨和拓展。学生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劣,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的存疑,锻炼和提高了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