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鸿梅  孙恒  徐烈 《低温与超导》2006,34(4):247-249
粘接接头在经历反复冷却、复温后能否保持良好的真空密封性,是决定无磁杜瓦耐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实验研究了循环载荷对粘接接头气密性的影响。用MTS 810材料试验机对玻璃钢管状粘接试样施加循环载荷,并用动态真空法测量试样真空度的变化。结果一半试样的真空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而其余试样破坏前真空度变化不大。因此,无磁杜瓦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冷却及复温所产生的循环应力载荷,是导致其真空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泛采用的实验及储运液化气体的低温容器玻璃的和金属的不能满足某些特殊需要,为此,我们试制成功了环氧玻璃钢液氮杜瓦容器,用以贮存液氢也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经过一年来的实际应用,证明该75立升玻璃钢液氮杜瓦容器性能良好. 采用玻璃钢作为杜瓦容器的材料,不仅克服了玻璃杜瓦瓶脆弱、易碎的缺点,而且具有金属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玻璃钢是一种优良的电气绝缘材料,它不受电磁的作用,不反射无线电波且微波透过性能良好;它的导热系数小,因而它不但在低温下产生的热应力 要比金属小的多,而且可以大大减小低温设备的固体 漏热;它的比重小(…  相似文献   

3.
无磁杜瓦粘接接头真空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氦质谱仪测量了不同工况下 ,铝、玻璃钢和不锈钢等材料间螺纹粘接接头处的漏率 ,结果表明螺纹接头可以得到很好的真空性能 ,可以满足无磁杜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杜瓦进行了漏热分析。在杜瓦内部采用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并在整个外表面包裹了玻璃微纤维深冷绝热纸,工艺简单,绝热效果良好。通过传热学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杜瓦的漏热量及液氮的损耗量。结果表明,固体传导漏热为主要的漏热来源,液氮维持的时间能达到技术要求的10小时,整个杜瓦装置的绝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35kV/90MVA高温超导限流器的低温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液氮制冷系统,包括一个环形不锈钢杜瓦、真空绝热管、压力及温度传感器、低温阀门以及监控系统.高温超导磁体放置在杜瓦中;监控系统检测杜瓦内液氮的液面,并控制往杜瓦内进行补液.杜瓦内蒸发的氮气通过真空绝热管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液氮蒸发量进行了测量.进...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非金属杜瓦装置的研制,以满足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对液氮低温容器的要求。这种长方体低温容器采用无磁非金属材料制备,从而可以避免由涡流导致的阻力和热损耗,以及由磁性导致的吸引力等不利于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的影响。容器的液氮损耗率为0.55L/h。综合性能测试表明,该非金属杜瓦可以作为高温超导磁浮车低温容器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原位DRIFTS研究CH4部分氧化和CO2重整的耦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Ru-5?/γ-Al2O3催化剂对于甲烷的低温活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500℃下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耦合反应中,吸热反应二氧化碳重整和放热反应甲烷部分氧化进行耦合强化,使得耦合反应中的甲烷转化率为38.8%。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钌系催化剂耦合甲烷部分氧化和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体系机理进行研究。CO在8%Ru-5?/γ-Al2O3上吸附,表明CO在催化剂表面上波数为2 167 cm-1(2 118 cm-1)和2031 cm-1(2 034 cm-1)处形成孪生态Ru(CO)2和Ce(CO)2吸附物种,而且高温下CO吸附物种很容易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出来。原位漫反射红外实验结果表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时催化剂表面上有吸附物种碳酸根、甲酰基(甲酸盐)和一氧化碳的形成,其中表面的甲酰基和甲酸盐物种是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中间物,这些中间活性中间体由甲烷吸附态CHx和催化剂表面的氧吸附态结合而形成的,随后这种中间物种再分解为CO产物;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时没有新的吸附物种产生,由此提出重整反应的机理是吸附态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进行活化解离而生成合成气;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耦合反应过程中出现新的羟基物种(桥式羟基Ru-(OH)2),耦合反应机理复杂可能是由部分氧化和重整两类反应机理的复合,其中桥式羟基Ru-(OH)2参与了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第32卷  115期-118期2004年第1期高效室温行波热声制冷的研究(第一部分;方案及热力分析)黄云 罗二仓等(1)………………………………………………二级G-M制冷机(6W/20K)性能测定王坤 鲁雪生等(6)………………………………………………………………………低温储罐电容液位计设计杜玉清 鲁雪生(9)……………………………………………………………………………………HTcSQUID磁强计用无磁液氮玻璃钢杜瓦的真空性能研究肖尤明 徐烈等(12)………………………………………………3He的低温物理特性及其应用黄永华 陈国邦等(16)……………  相似文献   

9.
乙醇煤油混合燃料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实验研究了乙醇、煤油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利用气相色谱测量了其中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燃料的热解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解形成的气体中,乙醇热解得到的氢气浓度高于煤油,而甲烷和乙烯的浓度低于煤油.掺混乙醇后的煤油混合燃料热解时形成的氢气浓度随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采用在煤油中添加一定量的含氧燃料(如乙醇、甲醇等)来解决着火和稳定燃烧问题具有很好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路折叠结合气室先预抽真空后充气的实验方式,改进了传统的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气体折射率的方法.利用折叠光路法增加激光在气室中的穿越次数达到增加气室内的光程,从而数倍地增强待测信号;采取预抽真空后缓慢向连通气室的大容积缓冲真空室内充入待测气体,使气室内气压更均匀、平稳地增长,从而实现了气体折射率的高精度测量,并验证了气压与折射率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建立了多孔介质传热传质与吸附模型,模拟了多组分气(N2:CO:CO2:CH4:H2=0.007:0.012:0.23:0.021:0.73和N2:CO:CO2:CH4:H2=0.007:0.012:0.17:0.021:0.79)在AC5-KS活性炭吸附床中的穿透曲线和真空变压吸附循环。将实验数据与模拟值进行对比验证后,分析了压力、进气流率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研究了压力、进气流率、循环步数、循环操作时间条件对真空变压吸附氢气纯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大吸附压力,减小进气流率,减少循环步数和吸附时间,增加冲洗和升压时间都会导致产品氢气纯度上升,氢气产率和回收率下降,并且在一般情况下氢气的纯度变化趋势与氢气产率和回收率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2.
在高温超导磁体试验装置设计中,冷却方式有制冷机传导冷却和液氮浸泡冷却两种。制冷机传导冷却是将磁体通过一种热导率高的材料与制冷机冷头相连。该方式为保证绝缘、冷量传递、温场均匀性等指标,对磁体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液氮浸泡冷却是将高温超导磁体浸泡在液氮中,该方式虽然对磁体结构设计要求有所降低,但在试验过程中需定期补充蒸发掉的液氮,试验过程较繁琐。有鉴于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利用热虹吸原理的零蒸发液氮浸泡冷却高温超导磁体试验装置,超导磁体吊装在杜瓦上盖板法兰下,液氮浸泡超导磁体,带GM制冷机的液氮再冷凝杜瓦与超导磁体分开,用一根真空绝热管道将两者连接起来,利用热虹吸原理构成自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3.
李娟  汪荣顺 《低温与超导》2006,34(6):404-407
日蒸发率是评价高真空多层绝热杜瓦保冷性能最重要的技术参数。该文对日蒸发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储存压力和环境温度对日蒸发率的影响。以充满率为90%的210L小型杜瓦为例,测试了日蒸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杜瓦的日蒸发率与储存压力成正比,同时日蒸发率的波动随着储存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且环境温度对日蒸发率的影响出现延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ESR谱仪的一种新型低温变温装置。其原理是把插入式杜瓦直接插在液氮杜瓦的螺旋管上,将干燥氮气压入液氮中,然后把冷却后的氮气流喷在样品管上,使样品管的温度降低。这个装置的最低温度可达85K,比通常的低温变温装置低。  相似文献   

15.
大气甲烷(CH4)高精度反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表特征和大气状态的不确定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地表反射率、温度、湿度和压力廓线。地表反射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获得精确的数据,会给反演结果带来较大误差。温度、湿度和压力廓线的不确定性亦是反演误差的重要来源,由此产生的系统误差难以避免,单独利用CH4吸收带进行反演难以消除此种误差。针对各种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提出比值光谱法和CO2吸收带校正法进行校正。比值光谱法通过将绝对辐亮度谱转化为比值光谱,抑制地表反射率在反演过程中的作用。CO2吸收带校正法利用CO2 1.61 μm吸收带,将CH4柱含量转化为CH4体积混合比,校正温度、湿度和压力廓线不确定性引起的系统误差。通过将两种校正方法结合,可同时抑制地表反射率和温度、湿度、压力廓线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减小反演误差。利用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的观测数据进行大气CH4反演,采用比值光谱法和CO2吸收带校正上述误差,结果显示校正后的CH4体积混合比与GOSAT-Level2产品相当接近,反演精度可达-0.24%,反演结果较为稳健可靠。研究表明,比值光谱法和CO2吸收带校正法可有效校正地表特征和大气状态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大气CH4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6.
工业焊接的过程中会产生焊接废气例如CO、NO2和CH4,这些气体会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为解决这种废气吸附的需求,此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搭建了Ca掺杂MoS2的模型,用Dmol3模块研究掺杂后的电子结构,并计算了Ca-MoS2吸附CO、CH4和NO2三种气体的态密度、电荷转移、吸附能、电子密度差等参数.结果表明Ca-MoS2对于CH4是一种物理吸附,主要是范德华力作用,而Ca-MoS2吸附CO和NO2是一种化学吸附,存在较强的吸附能力.此类掺杂有望制成新的气敏传感器等有益结果,该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孔介质中的吸附直接影响页岩气赋存、运移.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从量子力学角度研究CH_4/H_2O/CO_2在页岩储层主体矿物成分SiO_2上的吸附构型和吸附特性,计算并分析了吸附能与态密度等特征.研究表明:CH_4、H_2O和CO_2在β-SiO_2(100)面的吸附能分布在-0.2 eV~-0.1eV区间内,为物理吸附;最小吸附能大小依次为:CH_4 H_2O CO_2,即,CO_2的吸附能力最强,H_2O次之,CH_4最弱;各吸附质处于吸附能最大与最小时的键长键角变化均小于1%,最大吸附能对应的吸附质键长键角变化率均大于吸附能最小时的,吸附质的物理结构变化微弱表明其所受作用力微弱;基底处于最稳定吸附位时态密度基本重合,表明各吸附质与β-SiO_2表面相互作用相似且差异较小;CH_4、H_2O、CO_2的态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偏移,且CO_2在能量更低的区域具有态密度分布,更易优先吸附.  相似文献   

18.
A kinetic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reactions of CO and H2 to CH4 and C2H2in a microwave plasma.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consisted of a 24 mm I.D. tubular quartz reactor which passed through a microwave cavity. A variable-incident power waveguide system could supply up to 800 watts of incident microwave power to the cavity. The reactant gas mixture of H2 and CO flowed through the reactor, where a plasma was maintained under pressures of 20 - 100 mm Hg. The reactor effluent was analyzed by IR spectroscopy for CH4 and C2H2. Conversions of up to 5.3% CO to C2H2 and 7.2% CO to CH4 were observed. A 26-reaction kinetic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fitt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plasma reactor was modeled in two zones: a discharge zone where electron-impact dissociations produce H, C, and O, and a downstream recombination zone where the atomic species from the discharge recombine. The discharge zone was modeled as a well-mixed reactor, and the recombination zone was modeled as a plug-flow reactor. The model was able to explain the asymptotic shape of the observed conversion versus residence time data; the effect is due to a kinetic limitation. This also explains why the conversions obtained in the plasma cannot be predicted by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