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壳胺与铜(II)、镍(II)、锌(II)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壳胺(Chitosan,简写为CTS)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是一种线性半刚性高分子,由于CTS分子中有—NH2、—OH和—NHCOCH3,故它对过渡金属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因而在废水处理中重金属的回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1]。同时CTS与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形成的配合物还具有模拟酶的功能,故有关配合物在催化加氢[2]和高分子的聚合反应[3]等方面的研究日趋活跃。然而,有关CTS与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固态组成研究尚无文献报道。CTS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大多是以固液反应来制备的[4,5]。本文在…  相似文献   

2.
3.
甲壳胺与Cu(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均相条件下 ,通过甲壳胺 (CTS)与CuSO4 反应合成了甲壳胺 Cu(Ⅱ )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IR、X 衍射和TGA对Cu(Ⅱ )与甲壳胺形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不同pH值下形成的配合物有不同的构型 .在pH =7时配合物是由 1个Cu(Ⅱ )与 1个甲壳胺单元中C2 和C3 位上的—NH2 和—OH进行配合并通过羟基形成了桥式配位结构 .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1个新的铜双核配合物[(CuI)(PMN)]2.2CH3CN(PMN=2、4-二氨基-5-氯苯基-6-乙基嘧啶),并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热重和单晶X-射线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8100(16)nm,b=0.96950(19)nm,c=1.2049(2)nm,α=97.88(3)°,β=93.31(3)°,γ=94.14(3)°,V=0.933 8(3)nm3,Z=1,R=0.037 1。在配合物中,每个Cu(Ⅰ)离子与PMN配体的1个N原子和2个I原子配位,展示出三角几何构型。相邻的2个Cu(Ⅰ)离子通过碘原子相连形成双核铜配合物,并进一步通过氢键和I…I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合成并表征了3个配合物NiL (1),Cu2L2 (2)和Zn2L2 (3)(H2L=1,2-双(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吡咯-2-基)苯).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脱质子配体用4个氮原子与金属NiⅡ配位,中心金属离子为扭曲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而双核配合物2拥有双螺旋结构,每个配体桥联2个具有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的铜中心.推测配合物32的结构类似.此外还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表征了3个配合物NiL(1),Cu_2L_2(2)和Zn_2L_2(3)(H_2L=1,2-双(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吡咯-2-基)苯)。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脱质子配体用4个氮原子与金属Ni(Ⅱ)配位,中心金属离子为扭曲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而双核配合物2拥有双螺旋结构,每个配体桥联2个具有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的铜中心。推测配合物3和2的结构类似。此外还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7.
邻香草醛缩天冬氨酸铜、锌、钴、镍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氨基酸希夫碱是具有多种配位原子和生物、化学活性的配体,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对生物无机化学和医药有重要意义[1~3],我们曾报道过某些氨基酸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抗O-·2性能[4,5].本文合成了邻香草醛缩天冬氨酸铜、锌、钴、镍配合物并进行了系列表征,提出其...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5个配合物[CuLCl2]·CH3COCH31)、[ZnLCl2]·CH3COCH32)、[ZnL(NO32]·0.5CH3COCH33)、[AgL2]ClO44)和[AgL2]BF45)(L=2-(5-氯-8-喹啉氧基)-1-(吡咯烷-1-基)乙酮)。配合物12同构,五配位的中心金属离子采取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与来自配体L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及2个氯离子配位。而在配合物3中,锌离子与1个三齿配位的配体L,1个单齿配位的硝酸根和1个双齿配位的硝酸根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八面体。配合物45中,中心金属与配体的比例为1∶2。银离子与2个三齿配位的配体L配位,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乙腈溶液中,配合物1245在410 nm处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与配体L相似。而配合物3由于配体到锌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最大荧光发射峰红移至430 nm。  相似文献   

9.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5个配合物[CuLCl2]·CH3COCH3 (1)、[ZnLCl2]·CH3COCH3 (2)、[ZnL(NO3)2]·0.5CH3COCH3 (3)、[AgL2]ClO4 (4)和[AgL2]BF4 (5)(L=2-(5-氯-8-喹啉氧基)-1-(吡咯烷-1-基)乙酮)。配合物12同构,五配位的中心金属离子采取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与来自配体L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及2个氯离子配位。而在配合物3中,锌离子与1个三齿配位的配体L,1个单齿配位的硝酸根和1个双齿配位的硝酸根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八面体。配合物45中,中心金属与配体的比例为1:2。银离子与2个三齿配位的配体L配位,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乙腈溶液中,配合物1245在410 nm处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与配体L相似。而配合物3由于配体到锌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最大荧光发射峰红移至430 nm。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以N-(2-吡啶)-2-羟基苯甲亚胺(PHBI)为配体的四个过渡金属配合物M(PHBI)2 (M=Co、Ni、Cu和Zn),其中钴(Ⅱ)、镍(Ⅱ)和锌(Ⅱ)的配合物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摩尔电导、磁化率和差热等方面的性质。初步研究了配体对水,酸的稳定性及其与希土氯化物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A nickel(II) complex Ni(C14H10N2O2F)2 was synthesized from p-fluorobenzaldehyde salicylhydrazone and Ni(CH3COO)2·4H2O and crystallized by diffusion, the structure of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um, 1H NMR,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2.460 6(2) nm, b=0.774 1(1) nm, c=1.534 9(1) nm, β=122.300(1)°, and V=2.471 1(4), Z=8, Dc=1.541 g·cm-3. We reported the IR, 1H NMR, crystal structure. CCDC: 638652.  相似文献   

12.
几个新的席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有关席夫碱类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研究非常多,Padhye S.等曾概括过变更席夫碱配合物活性方式^[1],β-二酮席夫碱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具有仿酶催化活性,在仿生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此外,氨基酸类席夫碱含有多个强电负性配位原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和多样的配位模式的优点,因此,我们合成结构较为复杂的氨基酸席夫碱及其与生命金属铜(II)的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室温下 ,在 2,4,6三甲基吡啶存在下 ,利用过氧化苯甲酰和金属铜粉的氧化加成反应制备了双核铜 ?配合物 [Cu(C6H5COO)2(C8H11N)]2(1),研究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性质 ,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1/n,a=10.499(4)? ,b=10.666(6)? ,c=18.109(3)? ,β =92.92(2)° ,V=2025.2? 3,Z=2,Dc=1.398g· cm3,R=0.0676,Rw=0.0749。中心铜离子由桥式双齿苯甲酸根和 2,4,6三甲基吡啶配位形成二聚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4.
含双二苯基膦乙烷镍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氯访中通过取代反应制备了含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的镍配合物[Ni(dppe)Cl_2],并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电导测定、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单晶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晶体属于单斜品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如下:a=11.429(2),b=13.346(2),c二15.953(7)A;β=99.13(3)°,V=2402.5A~3, Z=4, F(000)=1088, D_(calc)=14609· cm~(-3), p=11.782cm~(-1), R=0.04470, Rw=0.05352。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双二苯基膦乙烷属双齿配体,氯离子是单齿配体.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以N-(2-吡啶)-2-羟基苯甲亚胺(PHBI)为配体的四个过渡金属配合物M(PHBI)_2 (M=Co、Ni、Cu和Zn),其中钴(Ⅱ)、镍(Ⅱ)和锌(Ⅱ)的配合物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摩尔电导、磁化率和差热等方面的性质。初步研究了配体对水,酸的稳定性及其与希土氯化物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三核铜(Ⅰ)配合物合成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I)配合物由于其变化奇异的结构,性质及配位数而引起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众所周知,四电子供体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适宜在近距离内与两个金属原子同时配位,容易形成八员环的二聚体M2P4C2[1],因而是桥联两个低氧化态过渡金属的最佳选择,由于在M2(dppm)2框架结构中的配位不饱和性,仍需有单齿或双齿配体参加配位,这也正是M2(dppm)2类配合物特殊的成键,反应性和催化性的主要原因,这种附加配体不仅影响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而且影响M2(dppm)2的框架结构,同时dppm能够稳定多核配合物.我们在配体dppm存在下直接还原铜(Ⅱ)盐得到双核铜(I)配合物[Cu(dppm)(NO3)]2[2],又在四苯基硼钠存在下部分取代弱配位的硝酸根制备了具有新奇结构的三核铜(I)配合物[Cu3(dppm)3(OH)(NO3)](NO3)CH3OH,通过元素分析,核磁,红外,电导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已由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法,以大茴香酸(Hmba=methoxybenzoic acid)、2,2′-联吡啶(bipy)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Zn(mba)(bipy)(HCOO)]n(1)和[Cu(mba)(bipy)2]·2Hmba(2),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分析。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Zn(Ⅱ)离子处在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环境中。每个HCOO-桥联2个相邻Zn(Ⅱ)离子,形成一维链,然后通过氢键作用和芳环间的π-π堆积延伸一维链为三维网络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与配位原子构成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结构。其配合物单元通过芳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连接为一维超分子链,一维链通过氢键、芳环间的π-π堆积和C-H…π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327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8.
用模板法合成了1个大环金属铜(II)配合物[CuLCl2]·3H2O (1)和3个大环金属镍(II)配合物[NiLCl2] (2),[NiL](ClO4)2 (3)和[NiLH2](ClO4)4 (4)(L=3,10-二乙基-1,3,5,8,10,12-六氮杂十四烷),通过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12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及大环平面轴向的2个氯离子以八面体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34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平面正方形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4的侧链氮原子的质子化导致侧链结构翻转,使得其侧链与大环平面共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法,以大茴香酸(Hmba=methoxybenzoic acid)、2,2’-联吡啶(bipy)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Zn(mba)(bipy)(HCOO)]n1)和[Cu(mba)(bipy)2]·2Hmba(2),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分析。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Zn(Ⅱ)离子处在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环境中。每个HCOO-桥联2个相邻Zn(Ⅱ)离子,形成一维链,然后通过氢键作用和芳环间的π-π堆积延伸一维链为三维网络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与配位原子构成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结构。其配合物单元通过芳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连接为一维超分子链,一维链通过氢键、芳环间的π-π堆积和C-H…π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327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Salen配体H2L1(N-苯基-N-(2-羟基-5-甲基苯基)-N′-(2,5-二羟基苯基)-4,5-二甲氧基邻苯二胺)和H2L2(N-苯基-N-(2-羟基-5-甲基苯基)-N′-(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4,5-二甲氧基邻苯二胺)及相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Ln(M=Ni、Cu、Mn;n=1、2)。分别采用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两种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质,探讨了配体结构及中心金属离子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得配体H2L1的荧光强度远低于H2L2;中心金属离子的嵌入对H2L2的荧光强度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并测定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结果表明,镍、铜、锰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均为准可逆的单电子过程;且在所研究的配体和配合物中,金属锰配合物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