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时代更迭,传统科普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科学传播需要更多元化的形式,运用科幻电影作为 一种传播手段来丰富科学传播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对于能否用科幻电影进行科学传播的观点褒贬不 一。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科幻电影中的可传播因素,并就科幻电影的科学传播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证明了运用科幻电影进行科学传播具有可行性,并有特殊的传播效果,也是多数公众愿意接受的一种科 学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科学离不开想象力,科幻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一国当前科研能力和制作技能的一种折射。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科幻电影数量(1995─2008),结合对科幻电影史案例的考察,引出对科幻电影的科普功能以及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将科学性、幻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科幻电影,按照题材主要分为星际探索、时空穿越、自然灾害的浩劫、机器人的发展四种类型.科幻电影本身即具备相当的科技内涵,从科技传播功能分析,科幻电影包括有专业交流、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推广三个传播层次.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科幻电影在其百余年历史中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对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IMDb) 科幻电影加权平均分Top100 从所属发展历程出发进行多个方面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百余年发展历史中 科幻电影涉及类型元素逐步多元,科技恐惧感渐趋减轻;涉及科技种类有所丰富,同时具有时代烙印;主题倾向及世 界观与现实贴近性渐趋增强,晦涩影片近年来不断减少,观影门槛有所降低;国际合作逐步多样,受众更倾向于技术 性与思想性兼具的影片。科幻电影创作主体科学哲学素养的培养、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对时代现实的关注,以及创作传 播环境中科学领域的助力、政治环境的张弛有度和社会审美的转向是提升我国科幻电影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雪芹  郑敏静 《电子世界》2014,(16):421-421
物理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对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许多高校都为文科生和部分非物理专业大学生开设物理类素质教育通识课程(通称文科物理)。但是,该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普遍不佳。我们面向全校文科学生和部分非物理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物理类通识教育课程:《科幻电影中的物理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工业不断进步,推动中国电影在叙事策略上不断创新完善,激励电影创作团队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2022年暑期档重磅上映的《独行月球》为中国电影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科幻+喜剧”类型影片。《独行月球》成功地将国产科幻电影推向了新的阶段,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新颖的生产方式。本文将从《独行月球》的叙事构建、叙事模式、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及视听语言五个方面对其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探索中国科幻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电影艺术从诞生之初就与商业资本联系在了一起,变成了一种被消费的艺术,几次工业革命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胶片到数字。特别是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电影艺术自然而然搭上了这一趟“超特快列车”但是在这辆车上,却没有乘客知晓是谁在驾驶,也不知道开往哪里,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条永不停止的车上。本文试图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和电影艺术发展的互相影响,并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进步,新的摄制手段不断更新迭代,一种依托于LED显示技术的实时摄制手段"基于LED背景墙的电影虚化摄制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行业热点.本文对这种新的摄制手段在未来科幻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国产科幻电影起源于1938年,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形势下,国产的科幻电影也在进步与发展。1938年,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诞生,为后续科幻电影的发展与革新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国产科幻电影在起步阶段发展缓慢,但科幻电影一直在稳步前进,在2019年以《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为代表的国产高质量科幻电影横空出世,其中《流浪地球》在空间叙事和构建视效奇观上突破了传统科幻电影的困境,同时展现了鲜明的人文关怀精神。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分析电影的物理空间叙事和心理空间叙事,论述空间叙事视角下电影的人文关怀表达,阐述电影空间叙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虞翔 《新潮电子》2010,(2):194-195
素尼于2009年12月22日发行了《第九区》的美国A区蓝光碟(年代公司发行的香港A区版蓝光碟带有全套中文字幕),除了优质的正片音画效果外,别开生面的花絮同样令人眼前一亮。本碟还以人类与外星人的不同视角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两套页面菜单,其画面色调、装饰和配乐均有很大不同,非常有新意。  相似文献   

11.
罗子欣  张放 《科普研究》2013,8(5):25-29
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搜索引擎以及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等自媒体应用,人们获取科学信息的能力与速度有了大幅提高。传统强调科学信息传播的“科学普及”,逐渐被强调从受众出发的“科学传播”所替代,后者更加注重传播过程的趣味性、情节性和传播效果的影响力。科幻小说在传播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与知识方面,尤其符合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显现出其他通俗科普读物难以匹及的科普功效。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拟借助说服传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将其中的AMO (能力、动机、机会)三因素作为分析视角,对科幻小说科学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出了分众化、娱乐化、多媒体化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赵海虹 《科普研究》2011,6(6):75-80
毋庸置疑,中国科幻在重要的世界级作品《三体》出版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科幻小说不再被等同于"儿童文学"和"科普文学"。但若固守一个类型文学的小圈子,显然也不利于科幻文学自身的发展。笔者尝试结合个人15年科幻创作的体会,浅谈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如何寻找在文学大园地中的位置,建立与儿童文学、科普文学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原创科幻在默默耕耘中已有相当的基础,近年来,西方科幻图书和科幻影视的大量引入,带动了中国科幻向社会辐射,中国当前的文化现实对原创科幻发展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原创科幻如何发展?这个问题即将或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一般而言,文学的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文欲通过中西方对照研究,找出目前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主因,为推进中国科幻创作的繁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冯庆 《科普研究》2011,6(6):51-56
科幻文学并非单纯的通俗文学,具有严肃的一面。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困境源于中国科幻缺乏科学精神。《科幻世界》和其主要作家群的发展与流变反映出杂志自身理念上的范式转换,也反映出严肃的科幻文学在逐渐走向商品化和大众化,这是100年来人文关怀的衰落所导致的。中国的幻想文学应当有严肃的文化操守。  相似文献   

15.
靳萍  李树财 《科普研究》2007,2(5):29-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生态问题日益突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向全社会普及生态价值观就尤为必要。目前,在我国科普工作也亟待走一条创新之路,将艰深的生态价值观理论融入科普,既是弘扬生态价值观的创新,也是科普工作的创新,本文由此展开试探性的研究,仅供同行专家学者讨论,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党伟龙  刘萱 《科普研究》2012,7(4):67-76
随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如何完善该领域的有效激励制度已提上日程。参考国外科学传播奖项的设置,将给我们有益启示。本文选取西方发达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英国和美国,对两国的25个科学传播奖进行了评述,基本涵盖了两国较重要该类奖项,并总结了其整体特点,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甘晓  莫扬 《科普研究》2011,6(1):44-50
对中美六家科技类博物馆网站进行了内容分析,将科技类博物馆网站科学传播内容划分为科学事实、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理论、科学工作心得及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等五个方面。中美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与实体场馆相关性侧重及对科学内涵的展现上具有一定差异。美国科技类博物馆网站科学传播内容的设计对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内容的利用和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琴琴 《科普研究》2014,9(1):54-61
英美获奖科普图书的类型主要依据受众对象、学科性质的不同来划分。按受众对象分的奖项如英国皇家学会的"青少年图书奖"(Royal Society Young People’s Book Prize)、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的"青少年优秀科普图书奖"(Outstanding Science Trade Books for Students K-12)等,按学科性质分的如美国图书馆协会的"STS奥伯利农业或自然科学书目奖"(STS Oberly Award for Bibliography in the Agricultural or Natural Sciences)、"罗伯特·F·塞伯特信息图书奖"(Robert F.Sibert Informational Book Medal)等。本研究旨在了解英美不同类型科普图书奖项设置需要考虑的共同因素,主要以两国科学、教育、图书馆等组织下设置的科普图书奖项为例,对这些科普图书奖项的背景、评委会、评奖过程、标准等做出综述,并在分析提炼比较的基础上给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科学中心展览和教育资源及公众教育形态的基础上,提出常设展示项目是科学中心对公众进行科学传播的一度科普资源,适用于公众的非正式教育。青少年是科学中心的主体受众,为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需加强对他们的非正规教育。对常设展品展项进行教育资源二度开发,组织形式多样、开放灵活的面向不同年龄和知识层面的青少年的教育活动,是科学中心对青少年实施非正规教育的重要途径。作者以广东科学中心常设展示项目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为例,探讨与教育系统合作的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科学中心常设展示项目二度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十环节"模式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立  陆小成 《科普研究》2009,4(6):28-34
和谐社会构建必然要求有序的和谐的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和谐参与表现为促进科技政策过程的和谐、加强公众与政府和科学家之间的互动;培育理性并具有更高参与能力的社会公众等。加强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和谐参与,需要强化公众全面理解科学的教育;健全公众和谐参与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构建参与型科技政策文化;拓宽公众和谐参与的公共领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