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咪唑基尾式卟啉──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o-ImBPTPP)及其铁(Ⅲ)配合物[Fe(Ⅲ)(o-ImBPTPP)Cl],以元素分析、质谱、1HNMR、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在氯仿和苯中某些含氮配体与铁(Ⅲ)配合物的轴向配位性质.结果表明,Fe(Ⅲ)(o-ImBPTPP)Cl通常与含氮配体生成低自旋的六配位加合物,但在苯溶液中与咪唑作用时,一定条件下还能生成稳定的高自旋五配位加合物.  相似文献   

2.
基于五氰构筑单元[Fe(CN)5L]2-[L=1-甲基咪唑(1-Meim), 咪唑(Him)]和铜大环配离子合成了3个氰根桥联Fe(Ⅲ)-Cu(Ⅱ)双金属配合物, 并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磁性. 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3个化合物为一维链状的Fe-Cu配合物, 铜离子的配位构型为拉长八面体结构, 轴向由2个[Fe(CN)5L]2-上的氰根氮原子配位, 而每个[Fe(CN)5L]2-用2个氰根桥联2个铜离子, 得到1个交替一维链结构. 磁性研究表明, 其中2个配合物呈铁磁相互作用, 1个呈少见的反铁磁耦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B3LYP和CCSD(T)(单点)方法, 研究了含Si, Ge, Sn, Pb的六原子体系[MAl5]+中各个异构体的结构及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与[CAl5]+一样也具有18个价电子, 但[MAl5]+(M=Si, Ge, Sn, Pb)体系并不存在具有平面五配位结构的异构体, 其能量的全局极小点为具有Cs对称性的蝶形异构体Int1, 这是由于中心原子M(Si, Ge, Sn, Pb)较大的体积显著破坏了[MAl5]+中平面五配位结构的稳定性所致.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两类包含平面四配位碳的Au(I)配合物([Au(C3H2BR)]+, R = Me, t-Bu)催化烯丙基醋酸盐的重排反应。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Au(C3H2BR)]+催化烯丙基醋酸盐重排反应相比较文献中报道的催化剂[Au(NHC)]+而言,能垒降低了9.2-11.7 kJ.mol-1。因此,除了配体CO和NHC之外,配合物[Au(C3H2BR)]+中的新型配体将会在配位化学以及有机化学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与HgCl2和ZnCl2·6H2O作用,分别合成化学式为[Hg(PMBP)2(HPMBP)2]和[Zn(PMBP)(H2O)Cl]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电导等物理化学方法推测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式。配体在此螯合过程中皆由酮式转变为烯醇式,在Hg(Ⅱ)配合物中部分不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Zn(Hcpoia)(2,2'-bpy)·H2O]n(1)和[M(Hcpoia)(phen)]n·nH2O[M=Zn(2), Mn(3), Co(4); H3cpoia=4-(4-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2,2'-bpy=2,2'-联吡啶; phen=1,10-邻菲罗啉],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1为一维链状结构, 中心Zn 2+离子的配位环境为[ZnO4N2]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配体Hcpoia 2-μ1η 1η 0μ1η 1η 1配位模式桥连相邻的Zn 2+离子. 配合物2和4的结构与配合物1类似, 是由配体Hcpoia 2-μ1η 1η 0μ1η 1η 1配位模式联接[MO4N2]结构单元而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 配合物1, 2和4中均存在分子间氢键(O—H…O), 氢键的存在使一维链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3为二维网状结构, Mn 2+离子的配位环境为[MnO4N2]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配体Hcpoia 2-μ2η 1η 1配位模式桥连相邻Mn 2+离子形成[Mn2COO2]结构单元, 该结构单元被Hcpoia 2-连接形成二维结构. 在4个配合物中, 2,2'-bpy和phen配体均以端基的形式与金属离子螯合配位. 研究了水溶液中抗生素分子和Fe 3+离子对配合物1与荧光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甲硝唑、 Fe 3+离子对配合物1有荧光猝灭作用, 并进一步考察了甲硝唑浓度和Fe 3+离子浓度对配合物1荧光强度的影响. 基于荧光猝灭机理, 配合物1可以用作荧光传感器检测水溶液中的甲硝唑和Fe 3+离子. 研究了配合物4对罗丹明B(RhB)的催化降解性能, 发现在氙灯照射和H2O2存在条件下, 配合物4对RhB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3-二甲基-1,4,8,9-四氮三联苯(dmtatp)和2,3-二苯基-1,4,8,9-四氮三联苯(dptatp)两种新配体及它们与2,2′-联吡啶和钌(Ⅱ)的混配物[Ru(bpy)2dmtatp]2+(1)和[Ru(bpy)2dptatp]2+(2),用电子吸收光谱、稳态荧光、粘度测定和圆二色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合我们以前对配合物[Ru(bpy)2tatp]2+(3)(tatp为1,4,8,9-四氮三联苯)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研究,得出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强度顺序为:[Ru(bpy)2tatp]2+>[Ru(bpy)2dptatp]2+>[Ru(bpy)2dmtatp]2+,这与插入配体的位阻效应的减少趋势相一致。同时,还测定了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种不同电荷的Co(Ⅲ)金属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的动力学,并测定了它们跨人红细胞膜的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发现[Co(C2O4)3]3-的跨膜速率明显高于[Co(en)3]3+,[Co(en)2(C2O4)]+和[Co(en)(C2O4)2]-,后3种配合物的跨膜速率常数随正电荷的减少略有增加,跨膜机制为简单扩散.[Co(C2O4)3]3-的跨膜速率受阴离子通道抑制剂DIDS明显抑制,抑制率为51.95%,推测其跨膜机制为部分经阴离子通道协同简单扩散过膜.人红细胞摄入L-[Co(C2O4)3]3-的速率明显大于D-[Co(C2O4)3]3-,显示了一定的手性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以萘普生(NPX)为前体, 分别与芳基钌(Ru)、 锇(Os)及铱(Ir)二聚体反应制备了3个单核配合物[Ru(η 6-p-cymene)(NPX-bpy)Cl]Cl(1), [Os(η 6-p-cymene)(NPX-bpy)Cl]Cl(2)和[Ir(η 5-Cp *)·(NPX-bpy)Cl]Cl(3). 利用元素分析、 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3个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其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 3个配合物对几种肿瘤细胞株均无毒性(IC50>100 μmol/L), 仅配合物1对NB-4细胞有中等程度的毒性(IC50=45.2 μmol/L), 且毒性大于配合物2和3, 这可能与配合物1在细胞核内具有更高的富集量有关. 此外, 3个配合物均可有效抑制COX-2的表达, 保留了萘普生的抗炎性质, 实现了金属配合物抗癌及抗炎的多功能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欣  侯明志  王莹 《合成化学》2020,28(2):143-147
利用5-磺基间苯二甲酸单钠盐(NaH2L)和La(NO3)3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La(L)(H2O)3]n·nH2O(1, CCDC: 1422966),其结构和性质经IR,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FL表征。结果表明:La3+为九配位,呈三帽三棱柱配位构型。化合物1基于La3+和L3-配体的两种拓扑非等价节点,呈现出五连接3D柱层状金属有机骨架结构,Schlafli符号为(45, 65)。化合物1的荧光发射峰位于410 nm,归属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11.
陈晓彤  董彬  崔孟超  王科志  金林培 《化学学报》2007,65(12):1181-1184
比较研究了以C2O42-为共反应物时5个结构相关的Ru(II)配合物[Ru(bpy)2L1]2+, [Ru(bpy)2L2]2+, [Ru(bpy)2L3]2+, [Ru(phen)2L1]2+和[Ru(phen)2L2]2+(其中bpy=2,2′-联吡啶, phen=1,10-邻菲啰啉, L1=4-羧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 L2=3-羧基-4-羟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 L3=3,4-二羟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质. 结果表明, 酚羟基的存在能有效地淬灭Ru(II)配合物[Ru(bpy)2L2]2+, [Ru(bpy)2L3]2+和[Ru(phen)2L2]2+的ECL, 其它Ru(II)配合物的ECL量子效率与[Ru(bpy)3]2+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蝎合配体氢三(3-对甲氧基苯基吡唑-1)硼酸钾KTpAn.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KTpAn与Cu(O2CMe)2·H2O在THF溶液中反应得配合物[Cu(O2CMe)(HB{pzAn}3)](Ⅰ);KTpAn与等物质的量的无水CuCl2反应则得不同的产物CuCl(pzAnH)(HB{pzAn}3)(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顺磁共振谱和电化学研究.配合物Ⅰ和Ⅱ的苯溶液的EPR谱研究表明中心金属铜的基态电子构型为拟轴对称的{dx2-y2}1.Ⅱ的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铜离子的配位环境为畸变的四方锥结构,与其配位的有配体TpAn上3个吡唑氮原子、3-对甲氧基苯基吡唑氮原子和1个氯离子,晶体属空间群P21/c.a=1.1643(2)nm,b=2.7081(5)nm,c=1.4494(3)nm,β=105.37(3)°,V=4.4066(14)nm3,Z=4,R=0.0604.分子中存在弱的分子内氢键N-H…Cl,其中Cl1…N1=0.3009nm,∠Cl1…H1B-N1=120.3°.  相似文献   

13.
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简称螺噁嗪)是一类耐光疲劳性能优于螺吡喃的光致变色物[1]。Fox以及Ono先期合成了这类化合物[2],最近Pottier等考察了取代基对性能的影响[3,4]。但所涉及的取代基(CH3、CH3O、Cl、NO2)多在母体结构中吲哚环的5( 6)位,且N-烷基碳链较短,蔡环上有取代基的情形较少见[5]。  相似文献   

14.
双(O,O-二芳基硫磷酰基)多硫物(Ⅰ)具有杀虫作用[1]、增效作用[2,3]、杀菌作用[4],亦可用作橡胶硫化剂[5]。R为芳基的I,除几个双二硫物(I,n=2)[6,7]外,文献中尚未有记载,为探索它们的杀菌活性,我们用下列反应由(Ⅱ)或(Ⅲ)合成了17个行为2,3和4,R为芳基、卤代芳基的I。  相似文献   

15.
季铵盐是萃取铂、钯的优良试剂,已广泛应用于铂族元素的分离[1-3],季铵盐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铂、钯是按阴离子交换机理进行的[4-5]。金属配阴离子按阴离子交换机理与有机阳离子生成缔合物。PtCl62-的电荷密度比PdCl42-的小,根据最小电荷密度原理,Pt(Ⅳ)应比Pd(Ⅱ)易被萃取。  相似文献   

16.
混合配体配合物中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在金属酶化学及其生物识别过程中具有重要意[1,2].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具有部分填充的3d过渡金属离子与芳香氮碱、氨基酸或一元羧 配合物体系[3,4].铅(Ⅱ)为非过渡的主族金属离子,我们在对其PbLA型配合物的研究时 ,配合物中也存在配体间的相互识别作用[5~7].  相似文献   

17.
水热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合化合物{[Cu(o-phen)(H2O)]3[Mo5P2O23]}•4.5H2O (1) 和{[Cu(o-phen)- (H2O)]2[Mo5Se2O21]} (2) (o-phen=1,10-phenanthroline). 通过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结构分析表明两个分子结构中的相邻[Mo5P2O23]6-或[Mo5Se2O21]4-阴离子均由两个桥式的[Cu(o-phen)(H2O)]单元连接成分别为风车状和双侧桥联状一维聚合链, 化合物1的双金属链又通过若干链间氢键形成层状堆积结构. 讨论了钼杂多酸阴离子和第二种金属-配体亚单元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咪唑或吡啶类配体与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唑合铁(Ⅲ)氯化物[[Fe~Ⅲ(ImTPP)]Cl]和5-[对-(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Ⅲ)氯化物[[Fe~Ⅲ(PyTPP)]Cl]两种尾式铁(Ⅲ)卟啉的轴向加合作用,测定了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及含氮配体的加合分子数.结果表明,[Fe~Ⅲ(PyTPP)Cl与[Fe~Ⅲ(TPP)]Cl相类似,均与咪唑、吡啶类配体生成1:2低自旋六配位加合物.含氮配体与[Fe~Ⅲ(ImTPP)]Cl的轴向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比与[Fe~Ⅲ(TPP)]Cl相应的平衡常数大10~10~3倍,这是因为含氮配体与[Fe~Ⅲ(ImTPP)]Cl的轴向配位诱导了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Ⅲ离子的轴向配位,这种配位模式增强了含氮配体与Fe~Ⅲ离子的键合;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Ⅲ离子配位的模式得到了UV—vis、~1H NMR及EPR实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3个Zn(Ⅱ)/Co(Ⅱ)配合物{[Zn(H2L)(H2O)3]·H2O·0.5H4L}n(1)、{[Co(L)0.5(4,4'-bpy)]·0.5H2O}n(2)和{[Co(L)0.5(pbmb)(H2O)]·H2O}n(3)(H4L=5,5'-(hexane-1,6-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4,4'-bpy=4,4'-bipyridine,pbmb=1,1'-(1,3-propane)bis-(2-methylbenzimidazole))。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一维链结构。2为拓扑符号为(64·7·8)(6·72)的三重穿插网络结构。3是拓扑符号为(4·62)(42·62·82)的(3,4)-连接的二维网络结构。配合物1呈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了[Co(aipamp)(amp)Cl][ZnCl4] (aipamp=2-[(2-氨基异丙基)氨基甲基]呲啶,amp=2-(氨基甲基)吡啶)体系中两个异构体Ⅱ的结构和[Co(apamp)(amp)Cl][ZnCl4](apamp=2-[(2-氨基丙基)氨基甲基]呲啶)体系中一异构体Ⅲ的结构.晶体Ⅰ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08028(10) nm,b=1.84843(18) nm,c=1.25582(12) nm,α=90.00°,β=97.150(2)°,γ=90.00°,V=2.4881(4) nm3,Dc=1.620 g·cm-3,Z=6,F(000)=582,R=0.0361,wR=0.0974,晶胞中含4个配合物阳离子,4个[ZnCl4]2-阴离子;晶体Ⅱ 属三斜晶系,空间群 P1,a=0.9957(2) nm,b=1.0207(3) nm,c=1.1478(3) nm,α= 102.584(5)°,β=91.559(5)°,γ=98.462(5)°,V=1.1240(5) nm3,Dc=1.699 g·cm-3,Z=2,F(000)=580.00,R=0.0449,wR=0.0984,晶胞中含2个配合物阳离子,2个[ZnCl4]2-阴离子.晶体Ⅲ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82423(7) nm,b=1.7199(8) nm,c=1.36399(1) nm,α=86.6350(10)°,β=81.7140(10)°,γ=67.6230(10)°,V=1.10278(15) nm3,Dc=1.734 g·cm-3,Z=2,F(000)=582.00,R=0.0332,wR=0.0823,晶胞中含4个配合物阳离子,4个[ZnCl4]2-阴离子.三异构体中Co3+为六配位,且配合物阳离子中具有C-H…π 结构.用一、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解析了第四个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结构,论证了该异构体属于[Co(apamp)(amp)Cl][ZnCl4]体系.4个异构体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分子内C-H…π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