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叶蜡石是一种含羟基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Al_2[Si_4O_(10)](OH)_2,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陶瓷、传压密封介质、玻璃纤维、橡胶、焊接等领域~([1-2])。叶蜡石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依据建材标准JC/T 2100-2012《叶腊石化学分析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等大型仪器进行检测,该标准中的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繁琐、不适合工厂大批量样品分析等问题。文献[3-6]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ICP-AES分析了叶腊石中的化学成分,其中,  相似文献   

2.
以DELPHI分子力学程序优化了粘土力场。计算研究了高岭石、地开石、珍珠陶土、叶蜡石1Tc和叶蜡石2M等五种粘土的结构、电荷分布和红外光谱等性质,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相符。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 dynamics, MD)模拟研究了Cs~+在叶蜡石纳米孔隙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径向分布函数和配位数的分析表明,在叶蜡石孔隙中Cs~+的第一水合壳层半径为3.05?,水合数为8.0~8.5.原子密度分布表明Cs~+是以外层表面络合物的形式吸附在叶蜡石基面上. Cs~+的水合结构及其吸附百分比受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均较小.随着温度升高, Cs~+热运动加剧导致其扩散系数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4.
陶瓷标准物质主要用于陶瓷材料中主要、次要和微量成分的测定,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介绍了特种陶瓷的种类及其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详述了国内外陶瓷标准物质的研究及其组分测定的现状,同时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研制特种陶瓷标准物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结构陶瓷高温下强度及硬度高、蠕变小、抗氧化、耐腐蚀、耐磨损等优越性能,同时指出了陶瓷应用于承载结构的致命弱点,即陶瓷的脆性。较详细地综述了克服陶瓷脆性的主要技术方向--开发第二相粒子、纤维(晶须)补强增韧的微米陶瓷复合材料及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并分析了纳米陶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膨胀型阻燃UPR复合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叶蜡石(PYR)与膨胀型阻燃剂[IFR,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复配],应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得到膨胀型阻燃UPR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烟密度等级(SDR)、热分析(DSC-TG)对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膨胀型复配阻燃体系中,叶蜡石与IFR存在明显的协效作用,在mPYR∶mAPP∶mPER∶mMel=4∶2∶1∶1,复合阻燃剂的含量为40%的情况下,LOI高达36.4,阻燃级别为UL94 V-0级,SDR为62.95,满足国家对B1级电器类热固性塑料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无压烧结法成功制备了高硬度的立方氧化锆陶瓷,研究了氧化锆陶瓷的物相,Vickers硬度,显微结构,相对密度等性能,主要分析了TiO2添加量对Zr0.8Ce0.2O2陶瓷硬度和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TiO2可以有效抑制陶瓷晶粒异常生长,加快气孔排除,促进氧化锆陶瓷烧结致密化,提高陶瓷硬度。最高维氏硬度为20.2 GPa,最高相对密度达到了99.8%。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由盐城工学院承办的2009年中国稀土玻璃陶瓷学术研讨年会,将于2009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会议旨在围绕稀土玻璃陶瓷领域内及其相近、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生产、应用和教学中的重大专题开展学术交流,发挥科技导向作用。会议拟邀请稀土领域的权威专家、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稀土产品生产企业和主要用户以及有关媒体参加。  相似文献   

9.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的硅硼碳氮(Si BCN)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结构稳定性、抗氧化性、抗蠕变性及特殊的电学性能,可制备成陶瓷纤维、复合材料、多孔陶瓷、涂层及微器件等,成为航空航天、能源、微电子等产业的备选材料。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发展先驱体的新型合成方法,开展陶瓷微结构及高温性能的表征研究,并探索将Si BCN陶瓷的特殊性质应用于高温传感器、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的抗氧化涂层、碳化硅陶瓷的烧结助剂等领域。本文将对先驱体法制备Si BCN陶瓷的工艺(包括先驱体的合成、热裂解及加工成型)、Si BCN陶瓷微结构和性质,以及其高温性能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叶蜡石的有机活化及其对对苯二酚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湿法活化工艺选择不同类型的有机活化剂对叶蜡石粉体进行了活化处理,并进行了对水中极性有机物对苯二酚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活化处理后的叶蜡石能明显提高对对苯二酚的吸附能力,可使水溶液中对苯二酚的去除率从26.8%提高到83.1%.优选的叶蜡石原土的吸附条件为;室温,粒径<7.9μm,pH值为6.05~6.25,固液比为1:8,振荡时间25min.叶腊石活化条件为:活化剂用量1%,活化温度75℃,活化时间2h;活化叶腊石的吸附条件为:室温,固液比为1:8,振荡时间为30min,溶液pH值为6~7.同时还利用XRD、IR和SEM等分析方法测试了改性前、后叶蜡石粉体的结构,并探讨了叶蜡石的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