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PS-b-PDMS)薄膜的相形态.结果表明,当采用甲苯作为溶剂,旋转涂膜的薄膜样品呈现网络状的形态分布在表面,而样品所对应的透射电镜照片中,PDMS相作为球状分布在PS的连续相中.退火温度对共聚物表面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当退火温度高于PDMS的玻璃化温度,表面中PDMS相增多.PS-b-PDMS嵌段共聚物的表面形态随着所用溶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当采用甲苯作为溶剂时,样品的PS相形成凹坑分布在PDMS的相区之中,而采用环己烷作为溶剂时,PS相作为突起分布在PDMS相区之中.另外,基底对共聚物薄膜表面形态的有较大的影响,当采用硅晶片作为基底时,样品中的PDMS相和PS相呈现近似平行于表面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3.
利用XPS对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聚砜或/和聚对羟基苯乙烯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多嵌段和接枝共聚物及其共混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成果的聚合物样品的表面都存在有机硅富集,共混物的表面富集程度等于接枝共聚物,更高于多嵌段共聚物,讨论了有机硅含量和键接结构对有机硅表面富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Carboxyl vinyl terminated polytetrahydrofuran macromers and telechelic oligomers were synthesized from hydroxyl terminated polytetrahydrofuran by end group conversion. From these macromers or telechelic oligomers and styrene polytetrahydrofuran/polystyrene segmented and graft co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effects of molecular structure on the damping properties of those copolymers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6.
聚苯乙烯大单体与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对聚苯乙烯表面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大单体技术合成的侧链为聚苯乙烯、骨架由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组成的接枝共聚物对聚苯乙烯的表面改性效果(试样浇注于玻璃纸上成膜)。发现仅添加0.5wt%的接枝共聚物就可完全改变聚苯乙烯膜两面的临界表面张力γ-c与表面能中的色散力部份γ_s~D,少量添加的接枝共聚物在改性聚苯乙烯膜的两面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富集现象。虽然两类接枝共聚物的极性有较大的差异,但改性聚苯乙烯成膜后的自由表面均显示出与聚丙烯酸丁酯相同的低表面能(γ_s~D=37×10~(-3)牛顿·米~(-1)),而添加三元接枝共聚物的改性膜与玻璃纸接触的表面却具有高于聚苯乙烯的表面能|(γ_s~D=54×10(-3)牛顿·米~(-1))。这种改性膜的两面具有不同的表面能是由于接枝共聚物中不同的组分在膜的两面富集所致,已通过ESCA的表面测试结果证实,并与按Gibbs吸附式的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成膜溶剂与氟化嵌段共聚物膜的表面富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接触角、XPS、SFG、AFM等技术研究了环己酮、甲苯和三氟甲苯为成膜溶剂所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PMMA—b—PFMA)嵌段共聚物膜的表面结构与性能.发现浇铸成膜时成膜溶剂对聚合物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旋涂成膜时溶剂的影响很大.不管以何种形式成膜,三氟甲苯溶剂最有利于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甲苯次之,环己酮最差.这一现象与溶剂的挥发速度无关.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结构、气/液界面结构是造成成膜方式对聚合物表面结构与性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当聚合物在溶液中形成以PFMA为核、PMMA为冠的胶束结构时,在溶液固化过程中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时由于成膜方法直接影响溶液的固化速度,造成其对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的程度影响很大.当聚合物在溶液中以单分子或松散聚集体存在,在溶液固化过程中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的速度很快,这时成膜方法对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的程度影响很小.以上结果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聚砜(PSF)、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对羟基苯乙烯(PHS)的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SF-PDMS-PHS]n的形态和表面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成膜后,组成不同的聚合物样品的表面都有有机硅(PDMS)的富集.在用溶剂处理后,富集于膜表面的有机硅含量与所用溶剂的溶度参数有关,一般均下降,但是用水处理后,表面层有机硅的含量却增加 相似文献
9.
聚环氧丙烷/聚苯乙烯接枝与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阻尼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接枝和嵌段共聚物是研究阻尼材料的重要途径。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调整共聚物的结构,使之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我们选择聚环氧丙烷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制成端乙烯基大分子单体和遥爪低聚物,与苯乙烯共聚,制成接枝和交联嵌段共聚物。探讨了不同结构因素对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有益于阻尼材料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10.
共混合聚(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表面表征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接触角、表面ξ电位和血液相容性实验,研究了聚(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表面组成和性质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很差,并且与表相中软段的富集量无关;当亲水性的PET-PEO多嵌段共聚物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共混后,发现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共混比例,此时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量大大降低。对于共混物,表相△[C—O)/[C—O]和表面ξ电位可以较好地与血小板粘附量相关联。以上结果清楚地表明,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平衡、软段深度层次分布及表面电位是影响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添加型聚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剂PP-g-PEG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来酸酐为桥联剂,通过其与单端羟基聚乙二醇的反应,合成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丙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探索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IR、NMR、TGA、DSC对接枝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共混研究了接枝物对聚丙烯的表面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提高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或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会阻碍接枝反应的进行,接枝率明显下降;接枝聚乙二醇降低了接枝物的结晶能力;聚丙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着聚乙二醇的含量增加及侧链聚乙二醇长度的增加略有下降;聚丙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组分在共混物中具有明显的向外择优迁移特性,可以作为聚丙烯的添加型表面改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丙烯酰胺-苯乙烯双亲嵌段共聚物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及增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乳液介质中制备了系列的丙烯酰胺 (AM)与苯乙烯 (St)的双亲嵌段共聚物 (PAM b PSt)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 ,用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共聚物的特性粘数 [η],并用其相对表征共聚物的分子量大小 .重点研究了双亲嵌段共聚物 (PAM b PSt)疏水链段在水溶液中的缔合行为、共聚物的表面活性及其对有机物的增溶性能 ,考察了共聚物分子组成 (疏水链段含量 )与分子量对其表面活性与增溶性能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疏水链段的憎水性 ,PAM b PSt的分子链在水溶液表面会形成表面吸附 ,从而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而在水溶液中 ,在疏水相互作用下 ,PAM b PSt分子链中的苯乙烯疏水链段会形成分子间或分子内的胶束 ,烃类有机物可增溶其中 ;疏水链段含量越大 ,分子量越小 ,PAM b PSt的表面活性与增溶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