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赵江  张淑仪  郑凯 《物理学报》2010,59(6):4071-4083
对高功率超声脉冲作用下金属板中的超谐波、次谐波、准次谐波以及混沌等非线性振动现象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在实验中,高功率超声换能器产生脉冲调制的高频振动激励金属板产生非线性振动,利用激光测振技术测量不同尺寸和不同固定方式下金属板复杂的非线性振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时序分析、频谱分析以及相空间分析.根据实验条件,提出包含非线性接触阻尼的振动-碰撞动力学模型,用以研究强超声振动-碰撞作用下的板非线性振动机制,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超声换能器的变幅杆与金属板之间的间歇性高频碰撞作用是金属板强非线性振 关键词: 非线性板振动 强超声脉冲激发 振动-碰撞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超导磁储能用变流器由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组成(如IGBT),采用PWM调制技术.开关器件在高速通断时,会引起电网谐波干扰、开关频率谐波干扰和开关暂态高频电磁干扰.超导磁体由于其紧密的安装结构导致了寄生参数的存在,在变流器高频干扰的作用下,这些寄生参数会成为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建立单螺管型超导磁体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寄生参数,得到超导磁体的简化电路模型.对超导磁体工作时的漏电流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变流器高频电磁干扰的作用下,超导磁体上存在严重的漏电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短脉冲强激光在大气中传输产生电离通道后辐射的三次谐波强度随激光偏振的变化.此外,还研究了产生的白光辐射在短波长上的有规律的谱调制,分析了白光谱调制的产生机理. 关键词: 超短脉冲激光 大气通道 超连续辐射 三次谐波  相似文献   

4.
成春芝  周效信  李鹏程 《物理学报》2011,60(3):33203-033203
利用强场近似理论,研究了在长波红外激光场(波长800—2000 nm)驱动下氢原子产生的高次谐波,分析了在截止位置附近高次谐波的转换效率随激光波长的变化规律.发现在截止位置附近原子发射高次谐波的转换效率比平台区域的转换效率低,但获得的阿秒脉冲的宽度会随波长的增大而缩短. 关键词: 强场近似 高次谐波 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5.
刘艳  贾成  郭福明  杨玉军 《物理学报》2016,65(3):33201-033201
理论上研究了中红外强激光分别与长程库仑原子和短程势模型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辐射.发现在相同激光参数条件下,与长程库仑原子的谐波辐射相比,短程原子具有更低的辐射效率,但在高频区域(接近cutoff位置),二者效率相似.通过对谐波辐射的时间频率分析发现,在短程模型原子谐波辐射中,长轨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利用其产生的高次谐波辐射,可以产生孤立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6.
孙华娟  颜晓红  郝学元 《物理学报》2015,64(1):18402-018402
信号受长距离同轴电缆的趋肤效应、介电损耗等因素的影响, 高频衰减严重, 产生码间干扰, 使接收端很难恢复信号, 限制信号传输速度. 脉冲宽度调制(PWM)预加重技术, 是通过时域信息处理来增加信号的传输速度, 在二进制信号中已经得到很好运用. 自适应PWM预加重方法则是进一步针对数据相关性抖动, 对不同数据序列进行或强或弱的预加重, 动态补偿多进制数据的传输损耗, 提高信号完整性, 眼图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信号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效、高峰值功率蓝光飞秒脉冲产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屹山  陈国夫  于连君  赵尚弘  赵卫 《物理学报》2000,49(12):2378-2382
分析计算了利用棱镜组引进频谱空间啁啾来补偿谐波倍频晶体的相位失配.结果表明,光谱 存在空间啁啾时,选择合适的透镜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由于飞秒光脉冲的宽谱带引起的相位失配.采用此方法在实验上用自制的飞秒自锁模钛宝石激光器和BBO倍频晶体进行了二次谐波 倍频的研究,结果产生倍频蓝光的转换效率高达63%,蓝光平均输出功率达320mW,中心波长 为420nm,光谱带宽达5.5nm,可支持33.6fs的光脉冲.利用钛宝石激光器中的棱镜对进行波 长调谐,可使蓝光脉冲产生404—420nm的调谐范围. 关键词: 飞秒蓝光脉冲 空间啁啾补偿 二次谐波产生 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8.
陈高 《物理学报》2022,(5):166-172
孤立阿秒脉冲因可以跟踪和控制原子及分子内电子的运动过程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理论上开展了氦原子在3束飞秒脉冲激光组合场辐照下产生的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辐射的研究.组合激光场由16 fs/1600 nm,15 fs/1100 nm和5.3 fs/800 nm的钛宝石脉冲构成.与前两束脉冲合成的双色场产生谐波谱相比,附加钛宝石脉冲的三色场产生的高次谐波发射谱呈现出高转换效率及宽带超连续特性,超连续谱范围覆盖从230—690次谐波,傅里叶变换后实现了128 as高强度孤立短脉冲的产生.该结果归因于合成的三色场呈现出高功率及少周期的中红外飞秒脉冲激光特性,可以有效控制原子电离以及复合发生在中红外飞秒脉冲的一个有效光学周期内.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直接生成单个短阿秒脉冲的有效方案.采用数值求解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理论研究了多周期空间非均匀啁啾场驱动预激发氦离子的高次谐波辐射和阿秒脉冲的产生.结果表明:在空间非均匀啁啾场作用下,谐波截止可扩展至1050阶次,并且高于300阶次以上的谐波是连续的.由于连续谱来自单一量子路径的贡献,滤出连续谱上880-1120阶次的谐波,直接产生了一个脉宽为11.4 as的单个脉冲.通过增加驱动脉冲的持续时间,可获得一个脉宽短至10 as的单个脉冲.  相似文献   

10.
理论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在交叉型纳米结构下运用非均匀极化门方案获得孤立阿秒脉冲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气体沿纳米结构负方向注入时,用于产生阿秒脉冲的高阶谐波只发生在纳米结构的一侧.因此,在此方案下,不仅谐波截止能量得到延伸,而且谐波干涉结构得到减小.随后,通过叠加平台区的谐波,可获得一个持续时间在33 as的孤立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11.
孙亚秀  卓庆坤  姜庆辉  李千 《物理学报》2015,64(4):44102-044102
传统的线束串扰模型只是在系统内共模激励的基础上建立的, 没有考虑系统间差模激励下线束串扰的情况. 针对差模激励下系统独立回路间线束串扰的物理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差模激励新型线束串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差模激励下线间的耦合机理, 利用传输线传播横向电磁模式得到新型三导体传输线寄生参数电路及数学矩阵模型, 通过镜像法以及诺埃曼公式推导出寄生参数的计算公式, 并在频域内得到新型线束串扰的链参数矩阵方程, 根据新型差模串扰模型始端、终端边界条件最终得到串扰电压的频域解.以差模激励下平行双线回路对其他回路受扰线的串扰为例, 通过仿真受扰线不同布置情况下的串扰电压, 得到了差模激励源的线束间串扰的物理规律, 即受扰线位于差模回路之间时所受的串扰要远大于位于回路外时所受的串扰, 并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及方法可以计算不同频率差模激励引起的干扰. 利用解析的方法解决了线束串扰中差模激励下的导线串扰问题, 为实际中如大量导线的捆扎以及导线干扰的预测等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有指导意义, 完善了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在线束串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惯性约束聚变驱动器终端光学系统中,束匀滑器件前置有许多优点,但它同时也将对频率转换系统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从系统集成优化的观点研究了这种影响,并基于高强度激光非线性传输理论,采用耦合波方程组及微扰理论,模拟计算了连续相位板前置时基频光束通过频率转换系统的三倍频转换效率及出射光束的近远场分布和焦斑形态,提出了优化倍频晶体失谐角和晶体厚度以减小CPP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计算了频率转换系统优化前后的三倍频转换效率、光束通量对比度和能量集中度,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频率转换系统的优化对减小CPP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频率转换系统 连续相位板 系统集成优化  相似文献   

13.
Under pure-tone stimulation, the spectrum of the period histogram recorded from primary auditory-nerve fibers at low and medium frequencies contains components at DC, at the applied tone frequency (the fundamental), and at a small number of harmonics of the tone frequency. The magnitudes and phases of these spectral components are examined. The spectral magnitudes of the fundamental and various harmonic components generally bear a fixed proportionality to each other over a broad range of signal conditions and nerve-fiber characteristics. This implies that the shape of the underlying rectified wave remains essentially unchanged over a broad range of stimulus intensities. For high-frequency stimuli, the fundamental and harmonic components are substantially attenuated. We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crease of the spectralcomponent magnitudes with increasing harmonic number. For low-frequency pure-tone signals, the decrease is caused principally by the uncertainty in the position of neural-event occurrences within the half-wave-rectified period histogram. The lower the stimulus frequency, the greater this time uncertainty and therefore the lower the frequency at which the spectral components begin to diminish. For high-frequency pure-tone signa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crease is caused principally by the frequency rolloff associated with nervespike time jitter (it is then called loss of phase locking or loss of synchrony). Since some of this jitter arises from noise in the auditory nerve, it can be minimized by using peak detection rather than level detection. Using a specially designed microcomputer that measures the times at which the peaks of the action potentials occur, we have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phase locking to tone frequencies as high as 18 kHz.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phase locking is always lost above 6 kHz is clearly not vali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laceversus-periodicity dichotomy in auditory theory requires reexaraination.  相似文献   

14.
电磁耦合实验平台系统线缆束的电磁拓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季涛  罗建书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26(2):023201-224
复杂线缆束系统的电磁耦合分析,随着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化,显得越来越困难。而高功率电磁辐射技术的发展,对具有复杂电缆束网络和电子设备的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威胁。这从电磁攻击与电磁防护两方面,对复杂线缆束的电磁耦合分析,都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由于复杂线缆束网络所涉及的几何空间的边界条件十分复杂,所以很难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或频域有限差分(FDFD)方法求解复杂线缆束网络系统的电磁耦合问题。我们在基于传输线理论,采用拓扑学中将空间按照拓扑结构进行分解的思想,建立了线缆束网络电磁耦合的拓扑模型,得出了计算复杂线缆束网络系统终端耦合电压与电流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仿真计算实例用以验证电磁拓扑法处理线缆网络电磁耦合效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腔内倍频激光器中,非线性晶体的温度梯度造成的相位失配是影响谐波转化效率的关键.用半解析热分析方法得出了非线性晶体LBO在不同基频光参量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参量对晶体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温度梯度引起的相位失配对谐波转化总效率的影响,并在不同参量情况下对谐波相对转化效率进行了计算.对腔内倍频激光系统的设计有指导...  相似文献   

16.
磁绝缘线振荡器中空间电荷的调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首次研究了磁绝缘线振荡器中射频场(包括辐射波场和空间电荷波场)对空间电荷的调制,得到了在饱和时谐波电流一阶分量的公式。这个公式表明:考虑空间电荷波时,在小信号和辐射波与空间电荷波同相的条件下,它将增强谐波电流。在大信号时,情况不确定;谐波电流一阶分量将随二极管上电压的增加而增加,随运行频率和饱和长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基于馈线结构,分析了影响馈线带宽特性的两个关键因素谐振和高次模。通过测量馈线的时域阻抗和脉冲频谱范围内的S参数,详细研究了它们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馈线周期性阻抗不均匀经傅里叶变换可分解成两个谐波分量,它们导致电压驻波比曲线出现谐振峰。馈线不连续结构激励出TE11和TE21高次模,它们在传输损耗曲线上引起损耗峰。馈线-3 dB带宽由一次谐波分量产生的谐振峰决定,但仍能匹配脉冲频谱的主瓣宽度。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对馈线后续优化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汪祥莉  王斌  王文波  喻敏  王震  常毓禅 《物理学报》2015,64(10):100201-100201
针对混沌干扰背景下多个谐波信号的提取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ST)的谐波信号抽取方法. 首先利用SST将混沌信号和谐波信号组成的混合信号分解为不同的内蕴模态类函数, 然后利用Hilbert变换对分离出的内蕴模态类函数进行频率识别, 从中分离出各谐波信号. 以Duffing混沌背景为例, 对混沌干扰下多谐波信号的提取进行了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频率间隔的多个谐波分量, 本文方法的提取结果都具有较高的精度, 而且所提方法对高斯白噪声的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综合提取效果优于经典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杰  顾雯雯  赵倩 《中国物理 B》2017,26(3):37306-037306
A bandwidth microwave second harmonic generator is successfully designed using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s(CRLH NLTLs) in a GaAs 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MMIC) technology.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CRLH NLTLs, e.g. host transmission line, rectangular spiral inductor, and nonlinear capacitor,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second harmonic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terms of second harmonic frequency, output power,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It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cond harmonic frequency is determined by the anomalous dispersion of CRLH NLTLs and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effectively adjusting these structure parameter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second harmonic performances of Ka-band CRLH NLTLs frequency multipliers is successfully achieved, which further validates the design approach of frequency multipliers on CRLH NLTLs and indicates the potentials of CRLH NLTLs in terms of the generation of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wave signal source.  相似文献   

20.
陈广森  秦风  高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2):123025-1-123025-6
由于同轴电缆的低通传输特性,脉冲信号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畸变,并且畸变程度会随着脉冲信号频率、带宽以及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创新性地将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种图像复原方法——维纳滤波法应用于脉冲信号同轴电缆传输畸变补偿,仅利用同轴电缆的S参数和输出信号即可完成输入信号的重构。并以10 m同轴电缆为对象,采用该方法分别对双指数脉冲信号、高斯调制脉冲信号、调制方波信号进行传输畸变补偿。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样式的信号,该方法均具有优异的补偿性能;并且,与工程上常用的衰减补偿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补偿精度高,还具有高的计算效率,在同轴电缆脉冲信号传输畸变补偿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