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易溶于脂肪烃类溶剂的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亚砜。用它的十二烷基苯溶液作为固定相,在盐酸和硝酸体系中对四十多种金属离子进行了反相纸层析,并绘制了Rf图谱。同时成功地用反相纸层析分离了Ru-Os、Rh-Ir、Pd-Pt等组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2.
在前文中曾用反相纸层析研究了中性萃取剂磷酸三丁酯萃取铀酰离子的机理,并指出在纸上存在高沸点溶剂时可以测得准确的结果.现用酸性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作为固定相进行反相纸层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反相纸层析与液液萃取的关系,首先对Cerrai,E.提出的萃取色层两种滞留机制的理论,即离子交换与分配机制,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q=1的现象是As变化的结果而与机制无关。本文认为当固定相为液体或溶液时,反相纸层析与液液萃取一样属于分配机制。这样反相纸层析对萃取工作可以提供有益的信息,它的R_f图谱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地、快速地筛选萃取剂的工具。此外选择适当的条件,它还可以用来研究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4.
N-取代酰胺萃取铌、钽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取代酰胺萃取分离铌、钽的性能良好。本文报导N,N-二仲辛基乙酰胺(DOAA)及N-仲辛基乙酰胺(MOAA)在HF-H_2SO_4中萃取铌、钽的机理。采用双对数法、连续变量法、饱和法及饱和有机相分析法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并根据负荷有机相的红外光谱讨论了被萃络合物的结构。 DOAA与MOAA萃取铌、钽,金属主要是以HMF_6形式进入有机相,也可能有少量H_2MF_7。萃取络合物主要是HMF_6·nS,也有少量H_2MF_7·nS。式中M为Nb或Ta,当S=DOAA,则n=1,2;当S=MOAA,则n=2,3。硫酸在萃取过程中起盐析作用。随着被萃无机络合离子酸度的增强,MOAA的萃取由羰基氧原子的配位(式Ⅰ)转向与氧、氮同时作用(式Ⅲ),DOAA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不易形成Ⅲ式结构,所以它的萃取系按式Ⅱ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α-正十二烷硫基乙酸乙酯在盐酸和硝酸体系中的R_f图谱,对四十多种金属离子进行反相纸层析,初步确定对钯具有优异的萃取性能,并用液-液萃取法研究了稀释剂和酸度对萃取钯的影响,测定了萃取络合物的组成为PdCl_2·2ELTA,探讨了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6.
N,N-二仲辛基乙酰胺(DOAA)是一种新型萃取剂,它对苯酚有良好的萃取性能.本文系报道DOAA从水溶液中萃取苯酚机理的研究.测得DOAA萃取苯酚的等温线,计算了方程Y=aXb中的常数(XY分别代表水相和有机相中苯酚的浓度).DOAA萃取苯酚的分配比高达400以上.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测得萃取反应的焓变⊿H=-4.0千卡/克分子.采用双对数斜率法和连续变量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C6H5OH·DOAA.从负荷有机相的红外光谱观察到DOAA的羰基吸收峰移向低波数,说明DOAA羰基氧原子的缔合;同时从核磁共振谱观察到苯酚羟基的质子位移由于氢键缔合移向低场处.  相似文献   

7.
蔡起秀  袁承业 《化学学报》1982,40(6):563-570
Cerrai[1,2]等曾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对稀土元素的反相层析,并用斜率法测定了萃合物组成.Cvjelicanin[3]用反相层析研究了二丁基磷酸对铍、镧及铈的萃取机理和平衡常数.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说明,配位体结构的极性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分离金属离子的反相层析行为与液液萃取极相似[4,5].  相似文献   

8.
章竹君  杨秀霞 《化学学报》1965,31(2):182-185
在纸层析方面,Weidmann等和Kertes等曾分别系统研究用磷酸三丁酯(TBP)-盐酸,TBP-硝酸体系作纸层析分离.Siekierski等曾以TBP作为固定相,硝酸作为流动相,在硅藻土柱进行希土元素的反相层析,效果颇好.本文作者考虑到硫氰酸铵能与各希土离子形成具不同稳定性的络合物,可以改变它们在TBP和水相间的分配系数,因而选择TBP-HNO3-NH4CNS体系进行希土元素的反相纸层析.  相似文献   

9.
酸性磷(膦)酸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萃取分离的重要萃取剂。这类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和机理以及它们与中性磷(膦)酸酯混合体系萃取金属离子的平衡等均有文献报道。然而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1,HA)对某些金属离子如Sn(Ⅱ),Pb(Ⅱ)和Cd(Ⅱ)的萃取及其与中性磷(膦)酸酯混合体系萃取金属离子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用1在煤油溶剂中萃取Sn(Ⅱ),Pb(Ⅱ),Zn(Ⅱ)和Cd(Ⅱ)等的平衡,应用斜率法研究了萃取平衡;合成了1-Zn(Ⅱ)和1-Pb(Ⅱ)固体萃合物;在元素分析和有关离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探讨了萃取机理及有关萃合物组成;考察了在加入三辛基氧化膦(TOPO)时,1对金属离子萃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钒、钼和钨的纸上层析已有不少报导,但很少涉及铼。胡之德等亦曾研究了钒、钼和钨在TBP-HNO_3体系中的反相纸上层析,也未涉及铼的分离。鉴于硫氰化铵能与上述四种离子形成络合物,并用于萃取分离和比色测定。故我们采用TBP-HNO_3-NH_4CNS体系进行反相纸上层析,得到满意结果。实验部分 (一)试剂和仪器磷酸三丁酯(TBP):E.Merck厂分析试剂。使用时按下述方法提纯: 在一升圆底烧瓶中,加入100毫升TBP及500毫升0.4%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通入水蒸气蒸馏,直至蒸出200毫升蒸馏液为止。分出烧瓶中的TBP层,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测其折射率为1.42240~(25)。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基萃取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因其具有不挥发、不易燃等重要特性,故近年来在各种金属离子液/液萃取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评述了离子液基萃取金属离子的分配规律、萃取机理、缺陷和克服方法,并展望了该分离方法在环境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P538为固定相,用不同浓度的无机酸或无机酸与其盐的混合溶液作展开剂进行反相纸层析时对稀土R_F值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得的R_F值对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作图时,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根据同一元素在不同酸中的R_F值的顺序,可知在不同的无机酸中,P538对稀土的萃取能力顺序为:HCl>HNO_3>H_2SO_4。稀土元素与P538反应时的摩尔比及释放出的氢离子数分别为1和3。萃取温度对稀土元素的R_F值无显著影响;重稀土组的分离系数(β_Z~(Z 1))比轻稀土组大,因而P538纸层析可将重稀土(Ho~Lu)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3.
用反相纸层析技术研究了β-二酮(PMBP、HTTA与HBA)与有机磷酸(P538、P204、P507)组成的体系对稀土的协萃效应。提出两种萃取剂都是以酸性配体形式起作用,协萃效应与两种萃取剂的pKa大小及萃取剂的空间位阻有关。当两种萃取剂的pKa相差较大时,β-二酮的酸式电离被抑制,大大减弱了配位能力,协萃效应很弱。当两种萃取剂的pKa相近,同时空间位阻较小时,协萃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反胶团二壬基萘磺酸萃取水相中Mg~(2+)的过程机理,以二壬基萘磺酸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所组成的反胶团有机相对水中的Mg~(2+)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反胶团的皂化率、水相中镁盐阴离子种类等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萃取温度、水相中pH值对分配比的影响,萃取饱和容量随萃取剂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Mg~(2+)在两相中的分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反胶团的皂化率、水相中镁盐阴离子种类对萃取过程无明显影响;萃取分配比随萃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萃取体系中水相pH值低于4时,分配比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pH值大于4后,分配比变化幅度较小;萃取饱和容量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与萃取剂浓度呈线性关系。二壬基萘磺酸从水相介质中萃取Mg~(2+)的过程是吸热反应,其萃取过程热效应(?H)为5.135k J/mol。研究表明,反胶团二壬基萘磺酸萃取Mg~(2+)的过程为阳离子交换,这一研究结果为二壬基萘磺酸从冶金废水中萃取回收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型席夫碱的研究Ⅲ.钯的反相纸色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类似开链冠醚的席夫碱螯合剂(简称H_2A ̄2)为固定相,采用反相纸色谱法研究了H_2A ̄2对钯的展开行为,发现层析纸上固定相涂量的对数与RM值,流动相pH与RM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对H_2A ̄2展开钯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CMPO[辛基(苯基)-N,N-二异丁基氨甲酰基甲基氧化膦]溶于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NTf2(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亚酰胺盐)和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硝酸水溶液体系中Ce3+的萃取行为,详细考察了稀释剂、酸度、金属离子浓度、盐析剂、萃取剂浓度、温度等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NTf2体系中Ce3+的萃取率远高于BmimPF6体系;硝酸浓度、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会导致萃取率下降;温度升高萃取率降低;萃取剂CMPO浓度升高萃取率增大;而盐析剂(C=0.001~1 mol.L-1时)对Ce3+的萃取几乎没有影响。萃取机理的推测表明萃取反应形成三配位的配合物,其结构为Ce3+.3CMPO,萃取平衡常数为lgK=6.49,反应焓变为-47.29 kJ.mol-1。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PC-CHCl3体系中,杂质金属离子对金、铂萃取的影响;金、铂反萃条件的选择.并用斜率法、饱和法、化学分析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探讨了PC萃取金、铂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谢发之  张俊  唐海鸥 《分析化学》2006,34(10):1429-1432
以大孔聚苯乙烯苄胺树脂为载体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TAA-PS(硫代乙酰胺改性聚苯乙烯树脂)。利用FTI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确定了对Pb2 、Cd2 、Cu2 、Ni2 和Fe3 等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与其它吸附剂相比,本研究合成的固相萃取吸附剂具有高吸附容量和相当快的吸附速率。应用于自来水和湖水中痕量Pb2 、Cd2 、Cu2 、Ni2 和Fe3 的萃取富集,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9.
聚焦层析     
聚焦层析法(focusing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基于新的层析机理的快速纸上电层析法。其特点是在层析过程中,能使分离的物质聚焦(浓集)成线状谱(linear spectrum)层析带。近几年来,在放射性元素和核裂解产物等分离和鉴定上,已取得重要的应用。 1957年Schumacher首先利用这种技术分离了无机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并研究了它的基本理论。其后,品川睦明等更进一步阐明了层析机理及各种影响因素。从而使这一新技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奠定了基础。在生化分析方面,Kolin等也发展了一种快速电层析法,并能获得聚焦层析的结果。但是其原理与本文所述者有所不同,须加以区别。聚焦层析法如与一般纸上电层析法相比较,具有  相似文献   

20.
以对氯苯酚稀溶液为研究对象,以正辛醇为稀释剂,研究了萃取剂种类及其浓度、水相平衡pH、对氯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并用NaOH对其负载溶质的有机相进行反萃.结果表明,络合萃取对处理高浓度对氯苯酚废水具有优势;磷酸三丁酯(TBP)的浓度和体系的pH是影响络合萃取的关键因素;采用NaOH对有机相进行反萃,当NaOH浓度为0.5mol/L时反萃率达到98.5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TBP萃取对氯苯酚基于氢键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