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Δ33准门口态模型[1]近似下, 计算了(3.3)共振区的π-12C弹性散射的T矩阵, 着重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对角分布、总截面的影响. 这些参数反映了π核相互作用中多体修正和在核介质中Δ(1232)与核子相互作用的性质, 理论结果与实验材料符合是满意的. 特别有兴趣的是: 为了符合实验材料, 尤其是解分布, 发现原子核中Δ(1232)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强度VΔLS必须是正的, 不同于核子的负值.  相似文献   

2.
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与密度矩阵密切相关. 本文分别用均匀费米气体模型、定域费米气体模型、修正的定域费米气体模型和壳模型谐振子波函数计算了O18的密度矩阵, 并由此研究了在Δ33共振区(π分子动能为50~300MeV的区域)二级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 对四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0Ca调试了一套与能量无关的Woods-Saxon型的定域势的势参数, 用这套只包含少数几个参数的核势进行单粒子壳模型计算, 所得到的单粒子能量和实验值相比不仅顺序是一致的, 而且除去中子的1s态与质子的1s态和1p态理论值比实验值明显偏小以外, 其它态的理论值和实验值都比较接近, 同时计算的电荷分布和电荷均方根半径, 都和由电子弹性散射和μ原子X射线数据所确定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计算了40Ca的核密度、动能密度和自旋密度, 给出了它们的形状和数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 A(p,π-)B 反应的两核子模型,给出了反应矩阵元的约化和与核结构的关系.在平面波近似下,计算了入射质子能量为185 MeV 时的13C(p,π-14O(O+基态)的微分截面,定性地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不同的两体力对Pb208的1-态及其E1跃迁做了粒子空穴计算,对Hg200、Pt194、W184等核,以BCS波函数为基矢也做了同样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在总的趋势上是相符的。此外,计算指出了低l组态的E1跃迁从巨共振的退耦合和低能处的自旋-同位旋振荡以及表明了自旋轨道耦合力对矮共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个描述偶偶核高自旋态四带混杂的简化方法,讨论了Er164的多带交叉结构,并对Er164的四个偶宇称带交叉混杂进行了具体计算,对于各带的能谱,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关系曲线(J~ω2),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M-3Y力等效G-矩阵元, 并利用折线图多体方法来计算42Ca和42Sc的能谱, 结果表明, M-3Y力等效G-矩阵元对0f-1p壳核区的核结构的微观计算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对两种核电荷分布(指数型及方型)、两种试探波函数(指数型及Gauss型)用变分法计算了μ原子的1s态及2p态能级, 并与严格计算[1]做了比较. 用"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方法(LCAO)计算了双中心扩散核Coulomb场中μ的四条能级. 用"定态微扰"方法(PSS)解与时间有关的Schrödinger方程, 求得了四能级下μ的末态几率. 结果表明μ原子瞬发裂变后μ主要位于重碎片的基态(1s态), 位于轻碎片基态的几率仅有3.8—5.1%, 位于重、轻碎片2p态的几率各为0.7—0.9%和—0.1%. 这些结果与文献[2]、[3]的计算值基本一致, 与实验测量值相比, 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也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9.
83Rb的低能低自旋部分通过83Sr的放射性衰变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衰变纲图, 对一些能级基于新的log ft值和γ分支比给出了自旋-宇称指定. 为了对这个核的能级结构进行讨论,将投影壳模型应用到核83Rb, 对激发的正宇称晕带和负宇称基态带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此模型能很好地再现实验结果. 此外,为了从定量的结果抽取出物理内涵,给出了计算的负宇称基态带的带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核的多体理论出发考虑了(p-1h)和2p-2h之间的耦合, 计算了40Ca的同位旋标量巨单极共振和巨四极共振的强度函数. 计算结果可初步解释相应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G矩阵的偏离能壳性对RPA的影响,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计算了16O的单粒子单空穴激发TDA与RPA谱: (Ⅰ)假定每个G矩阵元都可取成在能壳上的值; (Ⅱ)严格顾及了G矩阵的偏离能壳性; (Ⅲ)考虑了自屏蔽效应, 但G矩阵元均取在能壳上的值; (Ⅳ)G矩阵的偏离能壳性和自屏蔽效应都顾及了.发现例如T=0的第一个0+态能谱分别是(单位: MeV)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完善了T.Udagawa和T.Tamura等人[1]发展的参数化方法, 利用EFR-DWBA程序分析导致连续态的208Pb(12C, 8Be)212Po的α转移反应的实验双微分能谱, 从中提取了在212Po核表面α粒子的预形成几率, 结果与由α衰变实验数据提取的预形成几率在计算误差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通过反应118Sn(32S,1p3n)研究了146Tb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基于实验测量结果, 建立了激发能达8.39MeV的146Tb核的能级纲图. 双奇核146Tb相对于双满闭壳146Gd核, 多一个质子和缺少一个中子, 它的低位激发态是二准粒子态, 更高的激发态是四准粒子态, 或二准粒子态与其偶偶核芯低位激发态的耦合. 利用经验壳模型对部分全顺排组态的激发能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作者提出的强子非衍反应的"三火球模型"与"夸克组合律"结合的图象, 在0与1介子的不同相对权重下, 进一步计算了高能强子反应的末态粒子产额. 得出的长寿命粒子产额与现有实验资料都基本一致, 说明0与1介子的相对权重对末态粒子产额的影响并不灵敏.  相似文献   

15.
用形变的Skyrme-Hartree-Fock计算讨论了11Be的晕结构. 通过引入绝热堵塞计算, 得到了11Be的1/2+态有很大的形变, 得到的密度分布和实验值很好地符合. 还讨论了出现形变晕态的波函数密度分布和角动量大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S矩阵理论给出:研究直接过程与复合共振过程相干机制的方法及计算公式;并用它分析了1.63MeVd<2.05MeV能区12C(d,d)12C、12C(d,p113C*12C(d,p213C*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在此能区内,两种反应机制相干是存在的;并给出了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还定出各种直接过程和复合共振过程参数,特别是确定了Ed=1.726,1.767,1.792及1.86MeV 4个共振态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宁平治 《中国物理 C》1987,11(5):708-712
对超核40Ca两个主要置换态的能级位置、能量差以及ΛN相互作用诸参数对上述能级位置和能量差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用较严格的扭曲波冲量近似对产生超核40Ca的(K)反应截面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ΛN相互作用各成分对零度反应截面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作者以前用于分析1p壳层超核的ΛN相互作用基本上适用于描述中重超核40Ca的结构和相关的奇异交换反应, 只是有心项强度参数需由0.99减至0.78.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含有软排斥心势和自旋-轨道非中心势的核子-核(N-N)力和具有d-α集团结构的波函数, 从单道共振群方法(RGM)相移分析和广义本征值分析两方面, 统一研究了6Li的(1+, 0)基态、(3+, 0)第1激发态、、(2+, 0)第3激发态、、(1+, 0)第5激发态. 结果表明: 从相移分析和相征能量分析两方面都说明了6Li的基态主要是l=0的d-α集团结构束缚态, 而第1、3、5激发态主要是l=2的d-α集团结构非束缚态.  相似文献   

19.
用Glauber多次散射理论和相干涨落核模型,计算了能量在(3,3)共振区的π+介子在16O和18O靶核上引起的双电荷交换反应截面。理论计算的18O(π+-18Neg.s.16O(π+-16Neg.s.反应截面的比值,很好的符合实验值。理论预言了18O(π+-18Neg.s.微分截面角分布在角度为23°附近有极小值,实验表明了这个极小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把先前用于描述π核散射的准门口态模型[1]用来研究光子引起的原子核的Δ-空穴态的激发, 并对π核弹性散射和光生过程的统一特征作了简单的讨论, 将我们的结果与W. Weise的微观粒子-空穴模型及平面波冲量近似的计算作了对比研究, 结果由16O(γ, π0)16O和12C(γ, π0)12C过程给出, 并和实验数据作了比较, 与冲量近似的结果相比有显著的压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