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双安 《化学教育》2013,34(4):20-22
在分析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生活化”特色的基础上,总结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与教学设计思路。并依据课堂教学案例,从6个方面呈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俊杰 《化学教育》2019,40(21):32-36
从教学杂志、学生提问、学科专业知识、教材对比等4个方面梳理了教师获取教学设计灵感的一般来源,并通过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学灵感的获得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3套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内容编排特点,进行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论问题分析,重新设计了以能量转化观念和微粒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并提出模块整合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樟庆 《化学教育》2012,33(4):23-25
通过比较3套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材有关原电池内容的编排特点,通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论问题分析,认为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将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电子由无序运动转变为有序定向移动,教学设计是帮助学生建立这种电子转移从无序到有序的能量转化观念.  相似文献   

5.
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多媒体组合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后雄 《大学化学》2008,23(4):19-23
在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实践中,运用链接网络课程资源、收集资深教师教学设计范例和优质教学竞赛录像、制作师范生微格教学录像范本等多媒体组合教学技术,实施生动的案例教学方法,创新了教学论课堂教与学模式,着力培养高师生从教综合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郭洪 《化学教育》2013,34(1):25-27
以胶体和氯气的化学实验体系为例,着重从实验案例选择上,对3个版本教材--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进行比较,为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处理教材并做出优良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也力求为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者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水的组成"这一案例论述了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价值,教学的核心应以发展学生的认知为着眼点,以促进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思想与方法为根本。  相似文献   

8.
相佃国 《化学教育》2012,33(7):13-16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施教的重要依据。现实中,教师的潜意识里,教材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教师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以教师对3种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化学键”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教材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材习题的设计对实施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化学教材《化学与社会》中习题的设计反映了当代美国化学教材习题的编写理念,分析研究教材在习题数量、习题分布、习题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关联等方面的特点对我国化学教材习题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久华  贤娴  高曼 《化学教育》2015,36(9):34-38
在分析已有二氧化碳性质教学案例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学生认识需求为核心的教学改进方向和教学研究视角.从学生认识需求的探查、将学生认识需求转化为教学驱动问题、确定驱动问题的顺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有序地研究,构建了以学生认识需求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思路.据此设计的二氧化碳性质教学案例,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发现了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林类专业中“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平台条件较低,仪器硬件配置较少,学生基础相对较弱,教学难度大等问题。探究了分类设置实验教学内容,按项目分级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团队协同分工实施教学实践,分层创建实验教学资源,过程考核结合目标考核的综合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12.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实验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了将比较教学法融入课堂的教学方法,指出了意义和作用,介绍了教学中开展比较教学的实践与应用。该方法加强了学生对仪器功能特点的掌握,激发其实验兴趣和创新精神,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比较过程中不断建构、丰富、提高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曹君  刘敏  郑辉 《化学教育》2019,40(24):65-68
基于化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分析方法的逻辑,针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总结提出了“结构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双向减轻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与教学压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该方法前后3年的学生平均成绩提高了6.9分。  相似文献   

14.
模型认知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基于模型认知进行教学设计,能促使教师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核心素养,从而使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对模型及模型认知理解的基础上,以典型的符号模型“化学方程式”为例,阐明了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与学科观念的关系,形成了发展学生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现代分析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仪器的小型化(miniaturization)、微型化(microminiaturiza.ion),甚至于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称微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μ-TAS)。因此,许多科学工作者在提高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部件——辐射源、样品室、分光元件和检测器的性能和减小其体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半导体检测器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验室和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接触到摄谱仪、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和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等,本文介绍微型CCD光谱仪在本科教学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仪器分析课程是很多专业的基础课,在东北林业大学,除化学、化工和应用化学专业开设仪器分析课程之外,还有材料化学、轻化工程、林产化学、环境科学等专业也相继开设了仪器分析必修课或选修课。针对不同专业背景,选择不同教学内容及实验项目,以适应专业需求并结合专业的科研特色进行仪器分析探索性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有机波谱分析课程,探讨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教材、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及教学规划的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指出本科生教学侧重基础知识,难度不宜过高;而研究生教学注重原理、实践,注重学科发展及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图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仪器分析的双语教学情况,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库建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与教学方法实践、课堂教学考评、教学团队建设等。以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运用外语获取仪器分析前沿知识和自主综合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程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将"教研结合"的教学模式用于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中。通过对科研实例的深入解析,将涉及的相关教材知识穿插讲解。同时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讲为主、教师讲为辅"的方式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金丽  张建坡  任红  娄大伟 《化学教育》2015,36(14):21-23
针对分析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改革。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