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Two kinds of new copper(Ⅱ) complexes with methionine Schiff bas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respectively. EPR spectra of these complexes in polycrystalline powder and in three organic solvents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bonding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complexe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 -place bond and the in -place bond in these complexes a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2.
用模板法合成了1个大环金属铜(II)配合物[CuLCl2]·3H2O (1)和3个大环金属镍(II)配合物[NiLCl2] (2),[NiL](ClO4)2 (3)和[NiLH2](ClO4)4 (4)(L=3,10-二乙基-1,3,5,8,10,12-六氮杂十四烷),通过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12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及大环平面轴向的2个氯离子以八面体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34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平面正方形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4的侧链氮原子的质子化导致侧链结构翻转,使得其侧链与大环平面共面。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多核铜配合物[Cu(en)2]•[Cu(pht)2]2 (Hpht: 苯妥英, 即5,5-二苯基-2,2-咪唑烷酮; en: 乙二胺)的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ī空间群, 晶胞参数: a=0.8453(2) nm, b=1.1878(3) nm, c=1.5674(4) nm, α=101.197(3)°, β=97.690(3)°, γ=103.283(3)°, V=1.476(6) nm 3, Dc=1.480 g/cm3, Z=1, F(000)=679, µ=1.139 mm-1, R1=0.0402, wR2=0.0962[I>2σ(I)], GOF=1.035. XPS和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显示该配合物分子由混价铜组成, 包括两个一价铜和一个二价铜, 其中每个Cu(I)分别与两个苯妥英配体提供的氮原子配位, N—Cu(I)—N的夹角为177°, 一个Cu(II)与六个配位原子配位(CuN4O2), 形成一个稍变形八面体结构.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表明, 该配合物主要是以插入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  相似文献   

4.
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基本理念,围绕“自然界的碳循环”“大气中CO2的控减排”“化学家们合成的新型碳家族成员”等板块,设计并成功实施系列情境问题,在系列问题的讨论、分析、解决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碳”家族成员间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思维的纵深度,引发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terephthalic acid (PTA), 1,10-phenanthroline (phen) and copper monohydrate.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2.959 0(2) nm, b=1.466 4(10) nm, c=1.764 3(12) nm, β=105.593(11)°, V=7.372(9) nm3, Dc=1.489 g·cm-3, Z=8, F(000)=3 416, R1=0.043 6, wR2= 0.151 9.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copper atom is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phens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one terephthalic acid, forming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cyclic voltametric behavior of the complex is also reported. CCDC: 277047.  相似文献   

6.
李豪杰 《化学教育》2022,43(11):60-67
针对学生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普遍存在的“被动接受具体知识、缺失开展真实科学探究的思路、机械记忆中和反应规律、缺乏批判质疑精神及高阶思维能力不足”等倾向问题,设置了驱动性问题链协助学生搭建“情境问题”与“真实的科学探究”间的思路桥梁,在深度的科学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序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设计创造思维、逻辑严密的推理及评价反思等高阶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舒适的交流讨论环境,有益于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创造的灵感。课堂观察表明,深度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催化化学是物理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催化剂寿命是催化剂的主要指标之一,关系工业催化的经济成本。常用的负载型催化剂常由于反应温度高导致活性金属聚集长大而失活,采取增加载体表面积、提高负载量、增强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活性金属聚集长大的热力学趋势。近年来笔者将活性铜组分均匀分散到氧化铝体相中形成尖晶石型缓释催化剂,从而有效增加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有望充实物理化学中关于催化化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寿春  邵颖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9):1733-1739
A novel d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Cu2(phen)(dipic)2(H2O)2]·2H2O (phen=1,10-phenanthroline, dipicH2=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cell parameters a=0.846 0(17) nm, b=1.289 5(3) nm, c=1.452 7(3) nm, α=77.42(3)°, β=79.11(3)°, γ=87.08(3)°, and V=1.518 8(6) nm3. The dinuclear complex shows potential DNA cleavage activity at micromolar concentr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and exhibits higher nuclease efficiency than mononuclear complex [Cu(dipic)(H2dipic)]·H2O. Without external reductants, the added H2O2 may contribute to the gene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that result in DNA strand scission.CCDC:291786.  相似文献   

9.
刘琳然  黄萍  文静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2):85-89
有关金属配合物颜色的形成原理是现行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六水合氯化镍为例,研发了一款金属配合物显色原理的教学软件。该软件以宏观问题引入教学,创设探究情境,展示了金属配合物的结构、d-轨道分裂的原因、金属配合物显色的原理,软件能帮助学生从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上去认知其显色原理,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柳娜  黄薇  陈若愚  薛冰  任玉荣 《化学教育》2021,42(20):47-51
深度学习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的深度参与、高级学习策略的使用及教师的优质讲授,最终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无机与分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在线预习、课堂讨论、课前课后测试、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设计,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深度参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鹤 《化学教育》2019,40(7):80-84
化学实验课堂以微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具体实施环节包括背景知识调研、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答辩交流等。实践过程特别强调学习目标的落实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经过一学期的实施,课堂微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新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增强,小组合作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曹葵  牛桓云 《化学教育》2019,40(13):37-40
教师创设研究木耳中铁含量的课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经学习过的铁单质、铁的氧化、铁的检验等知识及溶解、过滤等实验技能,通过在真实背景下自觉地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方法,将课本上的浅表性知识批判性吸收,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兰郡筱  许燕红 《化学教育》2022,43(15):87-94
循证理论注重决策的有证可循,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强调教学决策的证据支撑。厘清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四大证据要素及其关系,结合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征,探讨了在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探究实验教学为例,阐述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即教师合理整合各类证据,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探究规律,充分预设课堂诊断性证据,设计可动态调整的教学方案。学生自主设置实验探究方案,推理事实现象,优化实验设计,内化实验探究规律。  相似文献   

14.
戚万友 《化学教育》2019,40(9):86-87
硫能和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强碱、强氧化性酸发生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铜是一种氧化性较强的金属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硫和氧化铜能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硫,氧化亚铜和硫蒸气在高温下还能继续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和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15.
林捷 《化学教育》2015,36(15):20-25
在具体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时,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通过讨论、创设问题情境、反思等措施优化实验探究点, 渐进式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开展, 确保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pH、浓度、电极材料等条件下电解重铬酸钾溶液,并从理论上解释现象各异的原因,得到“重铬酸根离子可以在阴极放电”“用石墨电极也可以电解处理含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刘芳  张晶晶 《化学教育》2022,43(21):106-112
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从探究程度和高阶思维2个维度,对北京市顺义区27个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的实施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学生提出问题的参与度尤其低;教师较多关注表面的完整的探究环节;高阶思维有不同程度体现,变量控制、证据推理和抽象概括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假设创造、模型认知和批判质疑思维仅在少数课例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陈晓燕  卢天宇 《化学教育》2021,42(13):41-47
以气压变化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为切入点进行复习。以密室逃脱游戏为情境,通过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归纳气压改变的原因及其导致的现象,构建处理化学实验中气压变化情况的一般模型;通过改进仪器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来强化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并改进教材中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经典实验;利用模型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发生。这些学习任务的设计突出了实验探究,促成了模型构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了深度教学、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婷  胡慧  姚兰  沈理明 《化学教育》2015,36(21):17-23
选择银镜反应实验优化条件为研究性学习活动,阐述了活动目标、实施步骤、银镜反应的正交设计、实验过程及结论。利用NVivo 10.0质性分析工具,对上述活动进行质性分析,阐述了研究过程以及利用NVivo 10.0质性分析工具获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