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力学科普     
《力学与实践》2015,(3):380
"力学科普"微信公众号是由中国力学学会设立的科普类公众账号,微信号为"lxkp cstam",于2014年6月设立.主要精选并发布科普新闻及竞赛消息,推荐科技方面最新动态和科普活动等内容,致力于让公众走进科学,了解力学,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现订阅人数四千余人,月均增长人数超过60%,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刚体绕平行轴转动动量矩求解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岭 《力学与实践》2008,30(5):99-100
从``质点系相对其质心动量矩'的概念,分析了质点系相对其质心绝对 动量矩等于其相对动量矩的满足条件. 从``刚体平面运动的合成'的概念得到一种新 的求解方法:``${\pmb L}_{o} = {\pmb L}_e + {\pmb L}_{r}http://lxsj.cstam.org.cn/CN/10.6052/1000-0992-2007-138http://lxsj.cstam.org.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37552刚体;平行轴;平面运动;牵连运动;质心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xysj200805026.aspx'', 即刚体绕平行 轴转动对某点绝对动量矩等于刚体作牵连运动对该点动量矩与 刚体相对质心转动产生动量矩的矢量和,为学生较好理解``刚体绕平行轴转动动量 矩'的求解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采用固体粒子显示气流的跟随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选用碱式MgCOfluid experiment;solid tracer element;following characteristic;visualization2011-09-06http://lxsj.cstam.org.cn/CN/10.6052/1000-0879-lxysj2008-3562013-09-03 20:54:18http://lxsj.cstam.org.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425852008-07-14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采用固体粒子显示气流的跟随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选用碱式MgCO$_{3}$白色粉末作为直接投入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验证,结果表 明:直接投入MgCO$_{3}$粉末来显示气流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和可记录性,可以很直观地观测 到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5月至8月组织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中学生力学竞赛,竞赛的名誉主任有:周培源、王仁(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汪家福(国家民委副主任),竞赛主任何友声(中国  相似文献   

5.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与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举办,西北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圆满落下了帷幕,我谨代表竞赛组委会对本届竞赛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6.
????????  ??? 《力学与实践》1993,15(2):70-70
<正>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5月至8月组织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中学生力学竞赛,竞赛的名誉主任有:周培源、王仁(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汪家福(国家民委副主任),竞赛主任何友声(中国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参赛的选手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风光优美的千年古都一西安,在我国老一代著名力学家季文美、胡沛泉、吕茂烈工作过的单位、上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冠军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我们感到无比荣幸.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组织的“1988年全国青年力学竞赛已胜利结束,我们西南交通大学在这次竞赛中有1名青年教师和6名85级本科生获得三等奖,获奖人数居参赛单位之首,其中的5名获奖者系非力学专业的本科生.我校及清华大学还获得了中国力学学会授予的集体优胜奖.我们的竞赛成绩虽然在层次方面还落后于先进院校,但竞赛本身对于激励我校青年学生奋发学习和促进我校力学课程  相似文献   

9.
以力学竞赛促进基础力学教改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织与辅导力学竞赛为契机,促进基础力学教学改革.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力学素养与创新 能力,围绕如何创新基础力学教学新模式,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改革教学实验、 提升力学课程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基于大学生力学竞赛培养力学人才与促进高校基础力学教学 改革的基本做法、实践效果与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2017,39(3):311-314
周培源先生是1946年建立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的首届理事,1951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5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1957年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文章回忆了时隔35年为周培源先生举办两次学术报告会的经过,介绍了建议将中国力学学会1988年开办的"青年力学竞赛",以周培源先生名字冠名为"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最高层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过程.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现已成为中国力学教育的品牌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1.
《力学与实践》2015,(3):388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于2015年5月31日在全国60多个考点同时举行.此次竞赛由学会办公室、《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山东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协办.本次竞赛筹备组织工作自2014年12月发出第一轮通知开始,通过全国各地方学会的积极筹备,组织  相似文献   

12.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于2011年5月22日上午8:30~12:00分别在全国39个大中城市同时举行.本次竞赛准备工作自2010年11月发出第一轮通知开始,通过全国各地方学会的积极筹备,组织报名工作,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的280余所高校的17026名学生报名参赛.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龙勉、刘人怀、卢天健、杨卫、张洪武、周哲玮,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冯西桥,中国力学学会专  相似文献   

13.
《力学与实践》2015,(2):269
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将于2015年举办"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本次竞赛由《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山东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协办.为了帮助全国各高校的参赛学生更好地了解竞赛内容及其变化,机械工业出版社已于2015年3月出版  相似文献   

14.
第六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出题思路及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竞赛及试题简介 第六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于2007年5月20日在全国各地考区同时进行,有近万名考生报名参赛,是历届力学竞赛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激励青年学习力学的兴趣和发现人才,中国力学学会在《力学与实践》上举行1988年青年力学竞赛.办法如下: 1.参赛对象:凡年在30岁以下的学生、研究生、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业余爱好者均可参赛。2.命题与答题:命题包括大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四门基础课.(参赛者可参考高教出版社和高等学校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力学教材)参赛者对其中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必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激励青年学习力学的兴趣和发现人才,中国力学学会在《力学与实践》上举行1988年青年力学竞赛.办法如下: 1.参赛对象:凡年在30岁以下的学生、研究生、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业余爱好者均可参赛。2.命题与答题:命题包括大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四门基础课.(参赛者可参考高教出版社和高等学校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力学教材)参赛者对其中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必答, ...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世纪之交,金秋季节,我们圆满地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我谨代表竞赛组委会对本届竞赛作一总结. 回顾历届竞赛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中国力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首届竞赛于1988年举办,当时称作“全国青年力学竞赛”.竞赛采用开卷方式,题目较难,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共 62人参赛, 30名参赛者获各级优胜奖, 2个学校获团体优胜奖.第二届于 1992年举办,为了扩大参赛面,竞赛只合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基础力学课程.采用闭卷方式,在全国…  相似文献   

18.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参赛的选手们: 下午好! 我受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组委会的委托,在这里作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首先,我代表组委会全体同志对在这次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的各单位和选手们表示最热烈和最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在这次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不仅证明了你们力学基础的扎实,同时也为你们的学校争了光!  相似文献   

19.
《力学与实践》2008,30(6):42-42
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堵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7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组委会扩大会议暨竞赛经验交流会于2008年11月29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  相似文献   

20.
戴世强 《力学与实践》2008,30(4):107-107
奥运百年梦圆,举国一片欢腾. 媒体热闹非凡,书市空前活跃. 且看屏幕、书店,奥运题材、 体育题材的,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虽说鱼龙混杂,但也涌现出一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上乘 之作,笔者手头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1]}$就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作为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最先问世的一本(该丛书第一辑有5本),一上市,就受 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根据``中国图书出版网(www.bnpcn.com)'2008年7月16日的报道, 在北京图书大厦(2008.7.7$\sim$7.13)销售排行榜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蓝色畅想)的《奥运 中的科技之光》在科普类图书中名列第二. 不久前,我们的力学科普代表团出访宝岛台湾, 以大众力学丛书先出的三本书$^{[1\sim 3]}$馈赠给那里的力学同行,他们爱不释手,争相阅读,最后作为奖品,发给两岸中学生力 学竞赛的优胜者,《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在彼岸也广受欢迎. 人们会问:为什么此书能在书海 中脱颖而出?是什么吸引了读者有点苛刻的眼光?这里给大家细说端详.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脱胎于电视节目``科技与奥运'的解说词,这档节目由中央电视台、 交通银行和武汉电视台联合摄制,此书收录的35篇作品由电视片的文字稿改写而成. 作者赵 致真先生曾任武汉电视台台长,是一位资深的科教影视编辑、知名的科普作家. 一年前他受 命担任节目主编之后,夙兴夜寐,奋战二百天,``几乎天天`三更暂眠,五更复起',先后披 览了几百册中文和英文原版书籍,下载了海量的中外网页,`恶补'了一把体育运动 知识$\cdots\cdots2008-8-72008-08-08http://lxsj.cstam.org.cn/CN/10.6052/1000-0879-2008-393http://lxsj.cstam.org.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37837奥运;科技;评介;题材;体育/qk/93530X/200804/27976463.html''(见作者的后记$^{[1]}$). 正因为有这样严谨、勤奋的精 神,使他充分掌握了相关资料, 并殚精竭虑地加以提炼、剪裁,写成了一篇篇有力度的佳作.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就体育竞技而言,这里说的``内行'有两种. 一种 是体育竞技实践及其技巧的内行,如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包括一些资深体育``粉丝',他们 对一些体育项目的规律、技巧和要领了如指掌,或能运用自如,或能击节欣赏;另一种是体 育科技的内行,如体育教授和经过``修炼'的体育科普作者,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内在机理乃 至体育设施的性能特点深有体会,因此,更能心领神会地把握体育竞技,欣赏它们的内在美. 本文所说的内行指的是后一种,此书作者是这一意义下的内行. 要掌握体育竞技的内在机理,需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包括力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人体 解剖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力学. 正如武际可教授所说:``竞技体育运 动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其中绝大部分都和力学有关,所以本书的主题大致上可以说 是体育竞技与力学学科的关系. '$^{[4]}$. 读完了此书,读者会感受到力学的确无处不在. 此书涉及体育科技的各个方面,大体说来,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运动技巧的力学原理,包 括各类技巧的人体运动及其与运动客体的相互作用、运动客体的运行轨迹及其内在规律,例 如,撑竿跳高握杆点的运行轨迹、各种跳高姿势的重心运移及其优劣分析、田径运动员的重 心运动规律、投掷物(标枪、铁饼、铅球、链球等)的飞行力学、大小球(如足球、排球、 乒乓球、网球等)飞行中的马格努斯效应产生的轨迹(香蕉球、飘球、弧圈求等)、游泳赛跑 时所受流体阻力分析、赛艇帆船前行中的伯努利原理、跳水和体操动作中转动惯量控制、滑 冰滑雪的力学机理等等;另一类则涉及运动器械和设施的力学和物理原理分析,例如,测时 测距测速仪表的改进和原理、现代跑道的复合材料力学设计、球拍球鞋球衣泳装设计的力学 原理、球场跑道的力学设计、防护用具的力学机理等等. 总而言之,本书全方位地勾画了与 体育竞技有关的科学原理,真正做到了周光召院士的题词中所说的:``通过科学欣 赏体育,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此书付梓之前,笔者曾有幸通读过全稿. 听说此书作者毕业于中文系,因此,更以审慎的眼 光关注书稿中涉及的科学内容,特别是有关的力学叙述. 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从这一角度看 来,全书几乎无懈可击. 可见作者的科学底子不薄,也可见他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功力. 全 书构思缜密,叙述生动,文笔简练,行文流畅,读来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力学科普著作,无论哪一行读者,都会开卷有益. 让我们 在享用奥运``盛宴'的同时,也来享用一下这份``配餐'吧!而且,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一 直享用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