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对大量的套管全尺寸挤毁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套管外压失稳机理:实际工程中的套管截面不是理想圆,在外压作用下的非圆套管圆周方向上环向应力分布不均匀,有附加弯矩效应;随外压增加,在最大压缩环向应力处达到屈服;当屈服逸到一定程度时,材料由于强度承载力不足而失效,导致套管发生失稳挤毁。基于上述套管强度挤毁准则,分析了理想弹塑性套管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抗挤强度计算方法,得到较保守的套管挤毁压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导出的计算公式偏差较小,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失稳强度准则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侧向载荷作用下的套管塑性破坏力学模型与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针对套管柱承受屈服页岩横向载荷展开研究,运用虚功原理建立了一个横向载荷均匀分布页岩剖面上的力学模型,得出在套管柱径向变形阶段,其横向承载强度迅速下降;对于轴向变形,其横向承载强度变化不大.本文通过计算实例,为优选套管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增强屈服粘土层段套管柱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减小套管失效率,降低油田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弯曲段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变化规律问题,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将弯曲段套管等价为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梁模型,根据拉梅厚壁筒理论和强度理论得到套管抗挤强度公式.借鉴扁化变形在圆管类结构中的研究思路,将其拓展到套管抗挤强度分析,对比分析是否考虑扁化效应下四种规格套管不同井眼曲率下的抗外挤强度.研究表明,套管轴向应力随井眼曲率基本呈线性变化;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的增加非线性下降.井眼曲率为2o/30 m时,是否考虑套管扁化变形得到的5 1/2"×10.54 mm P110套管抗挤强度误差为12.8 %;井眼曲率为12o/30 m时,误差46.9 %.井眼曲率为2o/30 m时,4 1/2"×9.65 mm TP140V套管抗挤强度误差11.9 %;井眼曲率为12o/30 m时,误差44.7 %.可见,考虑扁化变形后套管抗挤强度小于未考虑扁化变形情况;井眼曲率不大时,两种算法的差距较小,随着井眼曲率的增加,套管扁化变形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减振器环形节流阀片受局部变载荷作用时挠曲变形量的一种研究方法.根据节流阀片物理模型以及薄板力学的相关理论,推导阀片受局部变载荷作用时挠曲变形量的解析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公式以及推导过程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载荷、载荷作用半径以及节流阀片相关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对其任意半径处变形量的影响规律.得出的解析式和结论为减振装置阻尼阀的精确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注蒸汽吞吐井的井筒应力模型中引入井筒温度场,利用ANSYS软件对不同约束条件下井筒 的应力场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最大热应力发生在套管内壁,超过了N80套管的弹性屈服 极限,最大热膨胀发生在温度过渡区. 当套管周围掏空时,热应变远大于材料的弹性极限应 变,是诱发热采井套管变形损坏的主要原因. 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套管损坏防治措施,在油田 现场采用厚壁合金钢TP120TH套管完井,试验结果验证了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电子散斑干涉法和相移技术对结构内部缺陷测试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采用气压加载,获得了相同气压载荷作用下不同试件的变形图,由此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有缺陷的试件和无缺陷的试件在相同的气压载荷作用下变形不同,同时,相同载荷作用下,缺陷尺寸不同时,试件的变形不同.该试验证明了电子散斑干涉法在研究结构内部缺陷在气压载荷作用下的微小变形的有效性,进一步对缺陷影响的定量研究将为预知缺陷的尺寸及位置,结构的安全和检测提供帮助,同时将该方法应用进一步的推广和改进,将为结构无损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侧向风载荷作用下小垂度覆冰悬索的非线性非平面运动的复杂动力学.根据分析力学、弹性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覆冰悬索3个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的偏微分运动方程,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运用Galerkin方法对偏微分运动方程进行离散得到3个自由度的常微分方程,再利用多尺度法得到面内主共振2:1内共振的平均方程.利用数值方法研究悬索的非线性运动,结果表明系统呈现周期、多倍周期、概周期和混沌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高英华  席丰 《应用力学学报》2013,(1):130-135,153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通用程序 ANSYS 进行数值分析,首次对单轴对称钢梁在火载荷作用下发生的侧向弯扭屈曲行为进行系统的参数研究,主要考察载荷比、跨度、端部约束条件、温度梯度等因素对钢梁弯扭屈曲失效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钢梁发生侧向弯扭屈曲的临界温度随温度梯度的增加而提高,但随着载荷比的增大而降低;悬链作用对侧向弯扭屈曲的影响可以忽略;固支梁的抗火性能要优于简支梁;对于两种梁的跨度情形(3m和6m),跨度较大时具有突变特性的侧向弯曲屈曲难以发生,但这种跨度变化并未改变侧向弯扭屈曲这一重要失效形式.  相似文献   

9.
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与结构的响应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与结构的响应与防护是固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在国防工程和民用防护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背景.本文主要评述了我国武器装备与防护工程常用材料与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响应与防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内容涉及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本构关系和结构的变形与破坏等方面,着重探讨了混凝土、钨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动态本构特性以及混凝土坑道、舰船等结构的防护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冲击整形扩径工艺是修复油水井套管损坏的常用技术,根据冲击整形的施工工艺和波 动理论,建立了套损局部位置处水泥环的损伤力学模型,以有限变形理论为基础,采用悬臂 梁力学模型,分段研究了冲击整形时钻杆屈曲的平衡位形及对套管、水泥环产生 的冲击力. 结合水泥环的应力状态, 根据脆性 材料的Mazars损伤模型,建立了水泥环的损伤力学模型. 并分析了水泥环的损伤 状态. 通过与现场测试结果对比,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误差在2.7%左右.  相似文献   

11.
套管射孔后其抗挤能力将有所降低.建立了射孔段套管弹性抗挤性能分析控制一般方程,并采用摄动理论给出了射孔段套管弹性抗挤能力降低系数一般计算公式.并与方孔精确解比较后得出,摄动法所得近似解具有足够的精度.为进一步开展射孔套管的弹塑性抗挤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for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instabilities that occur in mild steel bar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The material instability consists of Lüders bands that nucleate and propagate along the specimens. The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volves lateral deflections of the bar leading to collapse. The study includes an investigation of bars of several different lengths.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in the experiments were monitored through measurements of axial load, axial and midspan lateral displacements, and full field imaging of a brittle coating showing the Lüders deformation. Interesting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localized deformation due to the material-level instabilities and the global collapse of the bar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using a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a nonmonotonic stress–strain behavior,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s and helped to explain the variety of collapse modes seen in the experiments. The symmetry of imperfections and/or loading misalignments have dramatic eff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Lüders deformation and the eventual collapse mode. Certain imperfections lead to deformation modes that delay structural collapse.  相似文献   

13.
线载荷作用下圆柱壳环向弯曲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单三角级数形式的位移函数, 求解了法向任意分布载荷作用下对 边简支时圆柱壳的环向弯曲问题, 把线载荷近似为微元矩形区的分布载荷, 推导出了线 载荷作用下圆柱壳的环向弯曲变形计算式, 并给出了线载荷为均布和线性变化时的具体解. 计算表明, 该种边界约束条件下圆柱壳的环向弯曲变形位移分布场的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 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材声发射信号与其内外部损伤情况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 依据损伤理论和含有裂 纹以及缺陷的木材不同阶段的声发射特征,分别探讨并建立了受交变载荷和单向静载荷情况下以声发 射特征参数表示的木材损伤演变模型. 分析结果与木材的实际情况相一致,表明以声发射特 征参量建立的木材损伤演变模型对木材的损伤预测具有提前性与敏感性,而且木材的不均匀 性是其提前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坝坝基的长期稳定性是大坝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 而坝基岩体中的软弱夹层是影响其变形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为研究大岗山水电站坝基中辉绿岩脉软弱夹层在长期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机制, 在坝基边坡的试验平硐内垂直于软弱夹层进行了现场大型圆形刚性承压板压缩蠕变试验. 辨识得到可较准确表示其蠕变特性的5参量广义Kelvin模型, 克服了3 参量广义Kelvin模型收敛过快的缺陷. 基于弹性力学中的布辛涅斯克问题, 通过黏弹性理论中的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 推导出了刚性承压板下部岩体的5参量广义Kelvin模型表示的黏弹性变形公式, 并以此为基础反演得到流变参数.  相似文献   

16.
薄板结构仅在较小的荷载下就能产生较大的位移、旋转,甚至引发结构产生裂纹并扩展,进而发生结构整体断裂,因此,建立薄板结构在大变形过程中的裂纹扩展及断裂仿真模型,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文章建立了用于薄板结构几何大变形和断裂分析的近场动力学(PD)和连续介质力学(CCM)耦合模型.首先基于冯·卡门假设,采用更新的拉格朗日法得到薄板在几何大变形增量步下的虚应变能密度增量公式,并利用虚功原理和均质化假设求出几何大变形微梁键的本构模型参数;接着分别建立几何大变形薄板PD模型与CCM模型的虚应变能密度增量,并建立了薄板几何大变形PD-CCM耦合模型;最后模拟了薄板结构在横向变形作用下的渐进断裂过程,得到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几何非线性PD-CCM耦合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薄板PD-CCM耦合模型具有简单高效,无需考虑材料参数限制和边界效应的特点,可以很好地用于预测薄板结构在几何大变形过程中的局部损伤和结构断裂,有利于薄板结构的断裂安全评价和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导了内外液压作用下套管柱微弯时的能量平衡公式,并计算了其屈曲临界载荷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低于目前已发表的结果。内外液压对套管稳定性的影响相当于在套管底端作用一个附加的轴向力和一个沿轴线均布的线载荷。对含有内压的两端封堵的细长管柱,内压对临界屈曲载荷没有影响。结果可供油井设计及作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结构力学与工程结构设计中力学模型和载荷作用方式的简化,分别采用一次性加载法、模拟施工三加载法和分层法,研究了竖向载荷作用下框架结构力学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分析了三种方法的计算假定和计算结果,给出了合理适用范围。一次性加载法更适用于抗连续性倒塌分析和建筑结构改造设计计算,模拟施工三加载法更适用于新建工程的设计计算,分层法作为一种简化的手算方法可作为理解结构力学原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