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比2011年版与200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得知,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描述、基本理念、主题内容、要素与表述有所不同,因此2012年版教科书中科学探究各栏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对2012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科学探究各栏目的数量、内容及组织形式等变化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解读,并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江田 《化学教育》2002,23(10):12-16
本文在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下册)(以下简称《标准组化学》)的体系结构、体例与栏目、特点与启示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教科书的编写和修订提出了建议。《标准组化学》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教科书内容体系,体现化学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科学探究活动,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尝试体现了化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陈徽  钱扬义  邓峰 《化学教育》2007,28(9):15-17,23
重点讨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化学教科书北京科学和广东教育版中实验探究的呈现方式和教学功能,并对新版教科书今后的编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易章和 《化学教育》2004,25(10):18-19
2002年我们宜昌市成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笔者有机会接触到3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下称“人教版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下称“人教版实验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下称“上教版实验教材”]。在教学教研的工作实践中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化学课标”]的精神对这3种版本教材的主要栏目设置及内容作了如下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德前 《化学教育》2011,32(5):20-22,25
现行各种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均安排了内容相似的空气课题,本课时内容就选自空气的第一部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学生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因此在进行空气的教学时,将第一部分测量空气中氧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中有关"讨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国建 《化学教育》2002,23(1):17-19
将“讨论”列为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必修 )的构成成分 ,是中学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施开放性化学教育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可见 ,只有领会“讨论”的编写意图 ,明确其功能 ,才能落实“讨论”这一重要环节。1 关于“讨论”的特点纵观新教材 (以第一册教科书中的内容举例说明 )中的“讨论”内容 ,其设置从总体上具有以下特点 :1 1 “新课引入型”讨论在第一节 :氧族元素 (p12 5 )中的“讨论” ,共设置3个小问题 :①根据图 6— 1和表 6— 1分析 ,氧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  相似文献   

7.
韩梅  艾宁 《化学教育》2020,41(23):6-10
高中化学教科书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平台。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作为分析文本,着重从栏目系统、图像系统、习题系统角度对其呈现方式进行分析,具体特点表现为:栏目系统强化功能性,图像系统凸显直观性,习题系统体现针对性、情境性、开放性,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有效使用教科书、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行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244页安排了"酸雨模拟"探究实验,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去认识酸雨的成因,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林振民 《化学教育》2005,26(Z1):80-8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必修) 》和《化学2 (必修) 》中,在实验教学方面体现新课改精神之处甚多,开辟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教材还针对以往高中教材中某些难以完成的实验作了一些改进。但是在几则实验安排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特做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化学教育》2022,43(20):79-84
标准建设是以类型教育为特征,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以《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的化学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介绍了教材的编写背景、编写原则、教材结构、教材特色,旨在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落实化学课程标准,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实施化学课程改革,提高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该章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能否把该章教“活” ,将影响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的研讨又是本章的难点之一。这部分内容 ,我们采用“探究式教学” ,即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进行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学习[1]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对待科学的情感 ,都有积极作用。1准备工作在第五章第三节的“…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毕华林  卢巍 《化学教育》2004,25(6):19-23
本文介绍了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特点,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教科书体系的构建、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及其组织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冰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2,33(9):50-54
随着课程改革对化学探究实验的重视,实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通过对我国现行3个版本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及美国初中主流化学教科书《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教科书中实验安全教育内容相对薄弱。建议以教科书为载体显化实验安全教育内容、教科书中增加实验安全标志、处理好安全教育与主动探究的关系,把安全作为实验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的某些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6,27(11):16-18
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的实际问题不具有可操作性.它一方面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反映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某些知识和细节上还缺少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15.
闫杰 《化学教育》2006,27(6):19-22
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课程观为指导,从教材内容体系、组织取向、组织策略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内容组织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理解该选修模块教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卢香宇  方芳  李强 《化学教育》2011,32(9):73-76
在新课程理念下,选择贵州西部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六枝特区岩脚中学)为试点,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鲁教版)教材实验为基础,以低成本、省资源、少污染、尽可能小剂量实验为目标,进行替代品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在实验中探  相似文献   

17.
蒋良 《化学教育》2005,26(6):20-23
本文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课程观为指导,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的体系结构和栏目设计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字表征、图像表征、图文表征3个维度的7个指标对我国浙教版《科学》教科书(化学部分)和韩国天才教育版的《科学》教科书(化学部分)进行了文本表征难度的比较。基于2个版本教科书编写的优点和值得商榷之处,从文本表征角度提出了初中《科学》教科书(化学部分)的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虹华  范林 《化学教育》2005,26(Z1):128-13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中“活动.探究”、“动手空间”、“角色扮演”、“学以致用”等活动性栏目功能和特点的不同,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20.
基于学习进阶(LPs)在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结合我国科学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进展与反思,阐述了学习进阶的本土化研究,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的教学与评价、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修订完善、科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意义,分析了学习进阶的"本土化"研究过程中,在融入国内课程与教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