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有机化学总复习应达到从结构、性质、制备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衍变关系;设计多种类型实验,掌握重要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和检验;熟悉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有机物组成、结构的推测和计算等五项要求。为此,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复习: 1.狠抓“结构”主线,突出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包括:掌握有机物分类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反应原理,掌握有机物性质;抓住原子(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了解性质异同的原因;以官能团衍变关系为主线,掌握有机物的衍变关系等; 2.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 3.注意反应试剂与条件,掌握有机反应; 4.设计实验,再现重要特征反应; 5.提高学生有机化学计算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提出中学有机化学教材中的一些问题,例如:1)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的确定在哪里讲? 2)酯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应注意怎样下? 3)苯的性质中应否讲加成反应?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目前,高三化学新课本正在着手新编,为了提高教材的质量,还有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来研究。例如:1)“化学结构理论”和“同分异构现象”放在“有机物总论”中讲好呢,还是放在“烃类”中讲为好? 2)讲一类有机物(如醇类)时,是先讲代表物(加乙醇)好呢,还是先讲通性好? 3)醚和酮要不要讲?等等。希望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效果,提出中学有机化学教材中的问题和自己的意见以帮助教材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偶合常数 ̄1J_(CH)与有机物性能的关系丁金昌(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浙江325003)波谱学在研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能中的应用是现代物理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人们曾利用各种波谱的参数尤其是核磁共振谱的化学位移来解释有机物的反应活性、定位规则,以及计算某些...  相似文献   

4.
金属有机化学,是一门处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金属有机化学的意义,它的发展固然受到原来两门基础学科进展的影响,但由于其它学科如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基本有机合成以及应用科学等的发展也加速了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四十年前,内燃机燃料需要四乙基铅作抗爆添加剂,化学治疗剂中含砷、锑、铋、汞的药物具有杀寄生虫的疗效,以后锡有机物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到五十年代铝有机物,更早的镁、锂有机物广泛地作为有机合成试剂,这些金属有机物在周期表  相似文献   

5.
以"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醇类及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醇类知识对于促进学生以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从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角度设计并实施了凸显"结构分析-性质预测"的探究活动为主的醇类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并进行了基于学生不同认识基础的"醇类"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探研先期所学习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反应类型等知识对于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烃类是组成和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它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所有其他有机物可以认为是它的衍生物,可用各种变化从烃制取出来。因此把烃类作为有机化合物自然分类和有机物命名的基础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7.
对短学时有机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即典型有机物的主要化学性质,按照反应本质以及反应物与产物在结构上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整理;同时,以楔形式手性分子的R/S构型的判断技巧为例对课程常见难点进行了形象化阐释;此外,顺应国内重视化学品安全的大趋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补充了典型有机物与有机反应的危险性、急救措施等相关知识。基于上述改革内容建设并出版了新教材《有机化学简明教程》,并将其用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5个专业、两届学生共计19个行政班的短学时有机化学课程学习中,学生反映良好,课程成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芳馨 《化学教育》2022,43(11):27-30
有机化学模块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利于从微观角度探析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目前国内各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对烯烃与溴加成反应的描述过于简洁。参考了英国高中化学教材和我国的《基础有机化学》,综合分析不同教材的特点,以期更合理地讲解加成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魏荣宝 《化学教育》2006,27(3):21-23
初学有机化学的人普遍感到困难的是,大量的结构式、反应方程式的记忆;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换;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有机物的结构分析和有机化合物的英文命名等。扩招以来,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基础参差不齐,这种困难更显得突出。而有机化学对后续课的学习又非常重要。如何  相似文献   

10.
超共轭效应是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基团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补充和发展。本文通过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常见实例,分析和阐述了多种超共轭效应对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体结构稳定性和相对反应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计算多环有机化合物中环数的捷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复兴 《化学教育》2001,22(2):41-41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多环有机物不多,但是随着生命科学和天然有机物化学的发展,中学有机化学的内容将会涉及这方面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来说,分子的组成结构确定之后,命名就是不可逾越的一步。其中,多环(包括杂环)有机物的命名,不仅有相当的难度,同时也是大家所不熟悉的。固然,利用拓扑学和图论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于中等化学教学可能更为实用。本文列出的公式就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2.
与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和螺共轭效应一样,异头效应(anomeric effect)是有机化学中特殊的立体电子效应。在新型有机染料、医药、农药等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预测反应产物的结构以及生理活性与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能达到相当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龙云 《大学化学》1993,8(4):59-60
共价键的极性和极化性是表征共价键性质的两个物理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在解释化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方面,都十分重要。然而,笔者发现,一些有机化学教科书在羰基结构这部分内容中,常将两个概念相互混淆,让人读起来似是而非。例如有的教材写道:“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碳原子大,羰基的π电子云就偏向于氧原子方面,使羰基发生了极化,羰基的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这种认为由  相似文献   

14.
正物理有机化学诞生于20世纪初叶,是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之间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门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物理有机化学旨在运用数学的定量解析和物理学的概念及手段,揭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反应机理等一系列涉及有机物转化的规律性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物理有机化学为有机化学从经验走向理性奠定了主要理论基础,至今仍然是促进有机化学理性发展的最具驱动力、最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合成化学的每一次进步均离不开物理有机研究的强力支持.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先进仪器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有机物的分离和分析是人类认识和改造有机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有机化学在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主要界面点上,有机物的分离和分析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对有机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有机物分离和分析技术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6.
唐劲军  王磊  陈颖  陈咏梅  张嵩 《化学教育》2015,36(11):11-17
在认识发展理论指导下构建有机物结构分析模型, 可以在教学中落实有机化学学科思想, 帮助学生形成分析有机物的思路和方法。为了建立结构分析模型, 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 制定了2种不同的教学组织策略, 并在高二新授课中进行了教学实施。通过对教学前后2个班学生问卷测查并结合学生访谈, 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结构分析模型, 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 分析、讨论了2种策略的效果, 总结了有机物结构分析模型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曹晨忠 《大学化学》1993,8(1):19-21
从化学键的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出发,分析了M-H(M=C,N,氧族元素和卤素)质子给予体酸强度的控制因素并提出固有偶极酸性和诱导偶极酸性的概念。通过对某些质子给予体酸强度与键的诱导效应指数、极化度关系的讨论,得出第二周期的质子给予体酸强度由固有偶极酸性控制,第六、七主族的质子给予体酸强度由诱导偶极酸性控制。  相似文献   

18.
裴妙荣  谢宗波  乐长高 《化学通报》2015,78(12):1117-1117
质谱法是一种能够提供物质丰富结构信息的谱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测定、有机化学反应的监测以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质谱实时监测缩合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环化反应、加成反应、偶联反应、自由基反应等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化学》1988,3(4):25-25
国家特等奖:物质结构(上、下) 国家优秀奖:t子化学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 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物理有机化学(上、下) 大学普通化学(上、下) 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 生物化学(上、下) 元素地球化学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的化学教材名单见本刊第弓期。徐光宪唐敖庆等邢其毅等唐有祺高振衡傅鹰黄子卿沈同等刘英俊等荣获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级奖的化学教材~~  相似文献   

20.
采用6-311G(d)/B3LYP计算方法,通过对多个有机物和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和能量的计算,探讨了如下问题:(1) Birch还原的区域选择性问题;(2)氯甲基的电子效应问题;(3)反芳香性对有机物结构影响问题;(4)多环化合物局部芳香性问题。这些计算与探讨丰富了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对芳香烃章节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