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辣椒植株,用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感病的辣椒植株,测定叶绿素、丙二醛等生理指标,分析其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后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脯氨酸含量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值明显下降,100μ rnol/L水杨酸处理后生理特性的变化影响较显著,叶绿素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而500μmol/L的水杨酸对辣椒形成胁迫效应.表明外源水杨酸(<500μmol/L)可以显著提高感染TMV辣椒的抗病性,有利于辣椒幼苗对逆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天然结晶辣椒碱的NMR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维1H NMR谱、1H-1H COSY谱和一维13C NMR谱、DEPT谱研究辣椒碱分子和二氢辣椒碱分子及其混合物,得到1H和13C的化学位移,采用1H NMR谱测定天然辣椒碱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空间结构信息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自扩散系数.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比的辣椒碱和β-环糊精混合溶液的 1H NMR数据,绘制Job's曲线,辣椒碱和β-环糊精的Job's曲线均在r=0.5处出现拐点. 同时测定了该包合物的2D ROESY和DOSY谱图,ROESY谱图中NOE交叉信号出现在辣椒碱的H-1~H-8和β-环糊精的H-3′、H-5′、H-6′之间,DOSY测得β-环糊精和辣椒碱形成包合物前后的表观自扩散系数. 结果表明,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主客体分子的化学计量比为1∶1,辣椒碱分子的异丙基端从β-环糊精的宽口端进入疏水腔,其中H-1~H-8部分在空腔内部,包合物的自扩散系数为2.95×10-10m2/s.  相似文献   

4.
在激发波长λex=283nm,发射波长λem=320nm下,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大鼠的几种组织中辣椒碱的浓度.辣椒碱的荧光值基本不受各组织的影响;线性范围为0.01-0.8μg/mL,检出限为5ng/mL;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RSD均小于7%.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辣椒碱的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化法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辣椒中Fe、Zn、Cu、Mn、Mg、Ca、Na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辣椒中这几种元素的含量分别是176.0、26.8、47.2、36.1、1646.7、163.5、1022.4μg/g,RSD为0.3%—3.8%;并分别测定了辣椒籽、皮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5.0%—108.1%之间。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简便、准确地实现辣椒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ICP-AES快速测定云南省部分辣椒果实中的18种元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锦芬  邓明华 《光谱实验室》2010,27(5):1881-188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辣椒中Cu、Na、B、Li、Mn、Ca、Ba、Sr、Zn、Fe、Co、Tl、Al、Ni、Ga、K、Ag、In等18种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1.8%,平均回收率在80.00%—116.93%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且多元素可同时测定,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实验表明:辣椒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Ca、Fe、Zn、Mn、Cu、Na等元素,不同品种的辣椒其元素含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辣椒的基因型有关。用ICP-AES测定辣椒中微量元素对此类资源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HPLC-DAD法测定辣椒及其制品中苏丹红I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DAD)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辣椒产品中的苏丹红 I。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切实可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我国的辣椒及其制品中未曾检测到该物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辣椒红素分子体外氧化防御反应UV-Vis及FTIR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分析辣椒红素在外源活性氧·O-2,H2O2和·OH以及在POD,CAT和LOX防御体系中的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外源活性氧处理后辣椒红素最大紫外-可见光吸收峰均出现蓝移现象,其中·O-2和·OH处理后产物FTIR谱峰数减少,峰强变弱,峰形变宽;与色素分子中的羰基和环外烯基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烷基和羟基,·OH对色素分子CC具有加成作用;H2O2处理后色素特征峰和强势峰均向低波数位移,产物中含环氧醚基团;在H2O2+CAT/POD防御体系中辣椒红素UV-Vis和FTIR光谱特征无明显变化;在亚油酸+LOX体系中色素分子结构发生断裂,产物不含羰基。可见活性氧处理及在LOX底物体系中,辣椒红素分子反应前后UV-Vis和FTIR等光谱特征发生明显变化,色素分子中长烯链断裂,大共轭体系缩短或被破坏,分子中的共轭双键和羰基等发色基团改变,最终生成醇类或醚类等小分子无色物质;而防御酶CAT和POD能减少活性氧对辣椒红素分子的破坏作用。研究结果丰富完善了辣椒色素理论,同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辣椒素的纯化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妍  耿丽君 《光谱实验室》2005,22(2):341-343
使用活性炭纯化辣椒碱粗提物,RP-HPLC定量测定辣椒素样品中主要成分。在优化条件下得到辣椒素提取物纯度为97.2%。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朝天椒和涮涮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了朝天椒(簇生椒)和涮涮辣。测试了2种辣椒60个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光谱范围1800~950cm-1做二阶导数处理,发现在该区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利用该区间二阶导数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结果表明PCA和PLSDA都能很好的区别两种辣椒,其中主成分的正确率为100%,偏最小二乘法在隐含潜含变量为12个时其正确率最好,朝天椒的正确率为86.7%,涮涮辣的正确率为93.3%。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结合PCA和PLS-DA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中能够准确地识别朝天椒和涮涮辣,为区分不同品种的辣椒提供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FTIR-ATR光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核盘菌、瓜果腐霉菌和辣椒疫霉菌等重要的土传致病真菌进行鉴别.对测得的FTIR光谱进行了归一化和二阶求导处理,选择了适合于真菌分类识别的14个光谱特征波段.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判别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不同菌株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不同菌种间识别准确率达到100%,而镰刀菌种内不同菌株间识别准确率为95.56%,说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分类识别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2.
选取几种天然抗氧化剂杨梅素、桑色素、辣椒碱、甜菜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以及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几种抗氧化剂以及DPPH自由基与人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辣椒碱、甜菜碱、VC不与人血清蛋白发生猝灭反应,杨梅素、桑色素、DPPH均能够与人血清蛋白发生猝灭反,反应均为形成了稳定复合物而导致的静态猝灭,通过疏水作用力与HSA结合,结合位点数均为1,主要结合位点在色氨酸基团附近,DPPH与人血清蛋白猝灭过程改变了人血清蛋白结构的疏水性,引起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而杨梅素、桑色素与人血清蛋白相互作用未造成其构象发生了变化。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几种抗氧化剂抑制DPPH直接损伤人血清蛋白的能力,杨梅素、桑色素、辣椒碱、甜菜碱、VC对DPPH损伤HSA的抑制率分别为25%,18.30%,85.38%,4.02%和84.58%。根据分子结构分析辣椒碱主要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从而抑制其损伤人血清蛋白,根据二元体系反应结果可知杨梅素与桑色素三元体系反应过程中两种抗氧化剂与DPPH竞争结合位点,因此杨梅素、桑色素主要通过占据结合位点的方式抑制DPPH损伤人血清蛋白,而甜菜碱既不能占据结合位点也不能清除自由基,因而抑制能力最弱。分析表明几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抑制能力与其分子结构中主要官能团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如何快速检测天然色素中是否掺杂合成色素或者工业染料是食品分析检测中的一个难题。天然辣椒红色素因兼具着色和药理功效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中,但又因其稳定性较差而被不法商贩掺杂苏丹红来获利。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的宏观指纹特性,对掺杂于天然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1 621,1 500和751cm-1处的强峰,再通过二阶导数图谱分析将谱图信息放大,辅以指纹区684和496cm-1处的谱峰的佐证,可以快速识别辣椒红中是否添加有苏丹红,检测限量可以达到1%。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5%乙酸浸提烟草、大豆、小麦、辣椒中的钾,浸提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较满意。使食品中钾分析与烟草钾一样简单快速,且方法污染小、操作简便,适合大批食品样品中钾的快速检测。与微波消解方法进行对照,回归方程为y=1.0072x-0.0168,相关系数r=0.9929,方差分析F值明显小于F(0.05),结果吻合得较好。并测定了国家烟草标准GBW08514、GBW08515及茶叶标准GBW07605,其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发酵辣椒制品中的铅,结果表明,样品经干灰化,用盐酸(1+1)直接溶解后,在15g·L-1硼氢化钾(KBH4)还原剂介质和5g·L-1氢氧化钾溶液中,样品溶液酸度为0.24mol·L-1时,荧光值最大。铅浓度在5—30g·L-1范围内与荧光值呈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91,RSD小于10%,回收率为90%—102%。该法具有简便、准确、可靠、干扰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 the symmetry reduction for the two-dimensional incompressible Navier Stokes equation in conventional stream function form through Lie symmetry method and construct some similarity reduction solutions. Two special cases in [D.K. Ludlow, P.A. Clarkson, and A.P. Bassom, Stud. Appl. Math. 103 (1999) 183] and a theorem in [S.Y. Lou, M. Jia, X.Y. Tang, and F. Huang, Phys. Rev. E 75 (2007) 056318] are retrieved.  相似文献   

17.
元素核合成     
简单介绍了元素的核合成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况.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nucleosynthesis theory of elements, which was presented by E. M. Burbidge. G. R. Burbidge, W. A. Fowler, F. Hoyle and A. G. W.Cameron, and the progress of this theory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几位在内耗领域的先驱研究者:C.Zener,葛庭燧,P.G.Bordoni ,J.L.Snoek,评述了内耗研究的进展.也介绍了日本研究者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9.
 1877年.氧被液化.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J.杜瓦液化氢.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卡·翁内斯液化氢,获得绝对温度4.2开以下的低温.1911年.卡·翁内斯在莱顿实验室发现超导现象,这是在获得绝对温度4.2开以下低温时,发现汞的电阻突然变为零,在排除其它可能之后,翁内斯确认这是真实效应,从此,超导物理学诞生了.  相似文献   

20.
 这是本刊记者芜茗在1991年中科院青年学者物理学讨论会上所约的稿件.作者李晓光,31岁,六安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1982-1988年在中科院固体所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师从何怡贞教授.1989-1990年在中国科大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提升为副教授.已在Phys.Rev.B,J.Appl.phys.,J.phys.,phys.Stat.Sol.,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5篇.作者陈兆甲,50岁,南京人,中国科大物理系副主任,教授,该核超导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