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多孔介质中的静态吸附研究——水解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多孔介质中的静态吸附研究———水解度对吸附量的影响杨继萍李惠生黄鹏程(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10008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3)关键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多孔介质,静态吸附聚合物作为... 相似文献
3.
用流变学方法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苯酚甲醛间苯二酚交联体系的弱凝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基团转化率和高分子交联转化率的分析,发现凝胶化过程在接近凝胶点时,处于反应动力学的初期,这使得交联点增加的动力学是比较简单的.通过在不同聚合物浓度和交联剂浓度并在地层温度和矿化度条件下线性粘弹性行为的研究,得到了交联体系凝胶化动力学过程的完整数据,发现聚合物浓度与交联剂浓度对凝胶点与凝胶强度的影响比较类似,反映出交联点增加的共同动力学特征.复数粘度在一个诱导期后,是以指数上升的,类似一个一级反应的特征.产生交联的临界聚合物浓度约为250mg L左右.并提出了剪切粘度数学模型,可以描述凝胶化过程中流变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法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Cr(Ⅲ)凝胶的交联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 Cr( )交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 HPAM)形成的水凝胶已广泛应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生产中 ,对于调整吸水剖面和提高原油采收率起到重要作用 .在 HPAM/Cr( )交联机理和交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多采用粘度法 [1]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2 ] 、流变学法[3] 、原子力显微镜 ( AFM)法 [4 ] 、粒度及其分布法 [5] 等 ,考察 HPAM/Cr( )交联反应过程 ,而对交联密度ρ的研究却少见报道 .ρ可用单位体积凝胶中参与交联反应的 Cr( )的量 ( g/cm3)来表征 ,在微观上反映了交联点的数目 ,在宏观上与凝胶的强度和脱水程度相联系 ,因而是交联体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粘度法、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体系的剪切稳定性和HPAM剪切降解后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体系的封堵性能及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体系随剪切速率增加,其对1.2μm的核孔膜的封堵能力降低.HPAM稀溶液剪切降解后再与AlCit反应,低剪切速率对其封堵性能影响较小,而高剪切速率会使得其封堵性能大大降低.HPAM/AlCit交联体系和HPAM剪切降解后形成的交联体系的封堵性能下降的原因是HPAM/AlCit交联体系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尺寸和HPAM中高分子线团的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6.
水解交联改性的聚丙烯酰胺的吸水保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聚丙烯酰胺(PAM)的水解,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二醛交联的聚丙烯酰胺及其水解产物对水、肥的吸收及保持能力,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水解交联后,部分胺基转化为羧基和羟基。由于羧基、羟基和胺基的协同作用,对水和肥的保持、吸收能力大大增强。水解4h的产物PAM-4中羧基、羟基和胺基的协同作用最好,对水和肥的保持、吸收能力最强。与乙二醛交联的PAM-4相比,戊二醛交联的PAM-4因可以有更大的网络伸展空间,水和肥的保持、吸收能力更强。戊二醛交联的PAM-4对CO(NH2)2有较大的吸收容量。 相似文献
7.
8.
XPS分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烯酰胺(HPAM)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量与HPAM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HPAM在石英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并且是不完全可逆吸附,XPS分析表明,N/Si原子比基本反映了HPAM在石英砂表面上的吸附量,N1s结合能的升高反映了HPAM和石英砂表面间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s)被大量地用作三次采油中驱替液的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蠕虫状胶束,具有与高分子相似的增稠的作用。本文在半径为1–10 μm的毛细管中,分别考察了HPAMs与蠕虫状胶束的微观驱替行为,研究结果表示毛细管内腔的尺寸限制了这些非牛顿流体的增稠作用。随着毛细管半径的减小,聚合物溶液的剪切变稀越剧烈,甚至从非牛顿流体转变为牛顿流体的流体行为。结合驱替研究和超滤、电镜的结果,证明了高分子的缠绕结构在毛细管中已被破坏。通过对比驱替数据,蠕虫状胶束在毛细管中能够更大程度地保留宏观的粘度,我们提出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自组装修复被破坏的缠绕结构,比高分子聚合物在微观有限空间中有更好的增稠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聚丙烯酰胺及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粘度对加盐浓度及时间的依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由于它们在水溶液中只要很低的浓度就具有高粘度的特件,故广泛用作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堵漏剂和增粮剂。 相似文献
13.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铝镁氢氧化物上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在具有永久正电荷的铝镁氢氧化物(AMH)上的吸附,考察了水解度(α)、pH、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发现水解度增大,吸附量降低,pH增大,水解度低的样品PHPA1(α=2.4%)的吸附量增大,而水解度高的样品PHPA2(α=10.8%)和PHPA3(α=41.2%)的吸附量降低.电解质使PHPA1的吸附量降低,而使PHPA2的吸附量升高.温度升高,PHPA的吸附量也升高,说明吸附是吸热过程.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黏度法研究聚丙烯酰胺与聚乙二醇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黏度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与聚乙二醇(PEG)在水中的相互作用,发现当聚合物浓度较高时,PAM与PEG存在疏水作用、氢键以及相互缠结.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聚合物浓度、PEG分子量以及PAM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相互作用先减小后增大;盐、乙醇以及丙烯酰胺的加入使相互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正丁酯(BA)的无皂乳液共聚体系中,加入适量反应性乳化剂w-十一烯酸钠(SUA),在用量远低于其CMC时,分别讨论了SUA浓度、引发剂(K_2S_2O_8)浓度以及离子强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用SA-CP3型粒度分布仪、透射电镜(TEM)等考察了乳液粒子大小(D_w)、浓度(N_p)、形态及其增长过程;用凝胶渗透色谱仪、红外光增、离子交换-电导滴定等手段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该反应体系中,“均相沉淀”与“胶束”成核两种机理同时存在,两种成核方式几率的相对大小由SUA浓度、离子强度等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The selective water plugging agent was prepared by heating the blends of the polyacry-lamide inverse latex, modified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crosslinking agent and catalysts.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polymers and additives or changing in theirproportion of the blends, the gelling viscosity, starting point of gelling and other propertiesof the IPN can be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17.
18.
苯乙烯/丁二烯聚合反应挤出多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及共聚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采用丁二烯(B)与苯乙烯(S)混和单体,以有机锂为引发体系,本体一步合成了S B多嵌段共聚物.采用过氧化氢在四氧化锇作用下对聚合物分子链进行了深度氧化,然后通过精制除去氧化降解产生的低分子物.1H- NMR和FT IR分析表明共聚物中的双键全部被氧化断裂,而共聚物中聚苯乙烯的链节并未破坏.利用18角度小角激光光散射仪(MALLS)联用GPC对氧化降解后的聚苯乙烯碎片进行了分析,证明共聚物分子是由1条1×104~4×104分子量的聚苯乙烯链段连接着数十个(S- B)嵌段的结构.TEM分析表明调节反应过程的工艺条件可以控制共聚物的织态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
The effects of three organic colorants on photo-initiated crosslinking and photo-oxidation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PE) samples irradiated by microwave excited (MWE) UV lamp in the melt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 have been studied by gel content and thermal extension rate determination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mechanical property tests,UV spectroscopy,and light microscope.The data from the gel content and thermal extension rate determinations of photo-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 sa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