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苏联教育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行性……”.所以,笔者认为发挥课本习题的功能是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仅以课本两道习题说明如下.习题1 △ABC的一边的两顶点是B(0,6)和C(0,-6),另两边的斜率的乘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平面解析几何》第79页第11题)答案 椭圆x281+y236=1,除去顶点(0,±6).习题2 △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的斜率的乘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平…  相似文献   

2.
在苏教版教材选修2—1P39习题2.3(1)第4题:在△ABC中,B(-6,0),C(6,0),直线AB,AC的斜率乘积是导,求顶点A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选修2-1第37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例1在△ABC中,B(—6,0),C(6,0),直线AB,AC的斜率之积是9/4,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通过计算很容易得到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x2/36-y2/81=1(y≠0).  相似文献   

4.
透视一道高观点的高考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厉倩 《数学通讯》2007,(5):16-18
2006年高考福建卷(理)第16题为: 如图1,连接△ABC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A1B1C1,又连接△A1B1C1各边的中点得到△A2B2C2,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A1B1C1,△A2B2C2,…,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已知A(0,0),B(3,0),C(2,2),则点M的坐标是__.  相似文献   

5.
孙芸 《中学数学》2013,(1):21-23
《数学通报》杂志2012年第4期刊登的《一道课本习题的拓展探究》一文(简称文[1])通过对苏教版选修2—1第37页习题"在△ABC中,B(-6,0),C(6,0),直线AB,AC的斜率之积是9/4,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的拓展探究,得出  相似文献   

6.
如图所示,设面△ABC的三内角平分线分别交三边于A0、B0、C0,交其外接圆于D、E、F;又交△DEF的三边于A1、B1、C1.点M、N;P、Q;R、S分别是△ABC与△DEF三边的交点.记A.B、C为△ABC的三内角,其对边分别为a、b、c;D、E、F为△DEF的三内角,其对边分别为a’b’c’R(R’)、r(r’)、p(p’)、S(S’)分别为△ABC(△DEF)的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半周长和面积,△ABC的内心为I.这一常见的构图,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数学竞赛题.题1AD⊥EF.(199且年第32届IMO加拿大训练题第6题)知类似可知故I为西DEF…  相似文献   

7.
陈庆新 《数学通讯》1999,(11):29-31
我们称圆、椭圆和双曲线这三种具有对称中心的圆锥曲线为有心圆锥曲线.笔者受课本上两道轨迹问题的启示,进而引发联想,对其加以引伸推广,从而归纳出有心圆锥曲线的一种定义形式,并由此推导出椭圆、双曲线的几个有趣性质.兹介绍如下.一、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必修)课本P79习题六第11题与P89习题七第16题分别是:11题 “△ABC的一边的两顶点是B(0,6)和C(0,-6),另两边的斜率的乘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16题 “△ABC的一边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学在解轨迹题时,常有漏讨论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忽视题目条件导致漏讨论例1 △ABC的三边a>b>c成等差数列,A、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1,0),求顶点B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邱慎海 《中学生数学》2010,(3):F0003-F0003
题目(2008年辽宁高考题)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2,C=π/3,若sinB=2sinA,求△ABC的而积。  相似文献   

10.
陈明明  洪丽敏 《中学生数学》2009,(5):48-48,F0003
(人教A版选修2—1P55探究)如图,设点A、B的坐标分别是(-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与P41 2.2例3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11.
《数学通报》2005,44(10):64-64,F0003,F0004
1571 G为△ABC的中线AD上的动点(不与A、D重合),BG,CG的延长线分别交AC,AB于E,F,求使不等式.S△BGF+S△CGE≤kS△ABC成立的k的值(图1).  相似文献   

12.
教师作为现代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对教材中的典型例、习题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改变原题中的条件、结论、方法或逆向思考、反例分析等,即可使学生在知识及方法上分别得以引伸和拓广.例 1 三角形ABM的一边上两个顶点A(-4,0)和B(4,0),另两边所在直线斜率的乘积是-32,试求顶点M的轨迹方程———上海高中课本(练习)P.12练习 7略解:设M(x,y)依题意得(y-4)(x-4)·(y+4)(x+4)=-32化简得x216+y224=1,即M的轨迹方程为:x216+y224=1,除去A(-4,0)、B(4,0)两点.将例 1的-32改为32,其它条件不变得下题.变题 1:已知△ABM的一…  相似文献   

13.
求满足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常见问题,大部分同学很容易忽视求出的方程要满足完备性和纯粹性,在实际解题中也不太会讨论,下面给出了求出点的轨迹方程后去“杂”堵“漏”的几种做法。一、利用三角形的顶点不共线去“杂”例1 已知点A(-a,0),B(a,0),a>0,若△MAB是以点M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求顶点M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4.
题目(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文科)2)已知抛物线C:y^2=8x与点M(-2,2),过C的焦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MA·MB=0,则k=( ).  相似文献   

15.
A 题组新编 1.(1)求与两个定点A,B(AB=2a,a>0)的距离之比为定值k(k>0)的动点M的轨迹; (2)求与两个定点A,B(AB=2a,a>0)的距离的平方和为定值k(k>0)的动点M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问题:如图1,∠MAN内有一点D,过D点的直线l与角两边交于两点B、C,∠BAD=α,∠DAC=β(0〈α+β〈π),AD=m,求△ABC周长的最小值,并说明取最小值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一、巧用定义,求双曲线的轨迹方程例1在△ABC中,B、C是两个定点且|BC|=12,点A为动点,满足||AC|-|AB||=1/2|BC|,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解析以B、C所在直线作为x轴,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作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B(-6,0),C(6,0),  相似文献   

18.
新题征展(45)     
A.题组新编1.已知椭圆方程 x22 +y24 =1,过椭圆上点 A(1,2 )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 ,与椭圆分别交于异于点 A的点 B和点 C.(1)求直线 BC的斜率 k0 ;(2 )证明 :直线 OA平行于直线 BC;(3)若直线 BC在 y轴上的截距为 2 ,求△ ABC的面积 S1 ;(4)若四边形 OABC为平行四边形 ,求△ ABC的面积 S2 ;(5 )若△ ABC的面积为 S,求 S的最大值 .2 .(1)某区有 7条南北向街道 ,5条东西向街道 (图 1) ,从 A点走向 B点最短路线有多少条 ?(2 )若在第 (1)小题中 ,又要求必须经过C点 ,最短路线有多少条 ?图 1        图 2(3)图 2是一个城…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编写的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上P96练习题第 4题是 :△ABC的两个顶点A ,B的坐标分别是 ( - 6 ,0 ) ,( 6 ,0 ) ,边AC ,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 - 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与之配套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所给答案是x236 + y21 6 =1 (y≠ 0 ) .图 1 剖析用图这一答案是错误的 .事实上 ,设不等式 - 6≤x≤ 6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则在椭圆上但不在D内的点应被去掉 (如图1所示 ) .原因是 :①在区域D之外的椭圆部分任取一点P ,可知PA ,PB的斜率符号相同 ,其斜率之积不可能等于 - 49;②当P点落在直线x =± 6上时 ,P…  相似文献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到点F(1,0)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多1.记点M的轨迹为C.(Ⅰ)求轨迹为C的方程;(Ⅱ)设斜率为k的直线过定点P(-2,1),求直线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两个公共点、三个公共点时,k的相应取值范围.命题组给出(Ⅰ)小题的解答如下:解设点M(x,y),依题意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