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学者研究过金属离了的催化络合滴定,但都是间接滴定,即先加入过量的氨羧络合剂,然后用金属离子如锰、镍、钴、铜、铁等反滴定。Olson等研究下列交换反应:Ni-Trien+Cu-EDTA⇔Cu-Tricn+Ni-EDTA发现当无游离的EDTA或三亚乙基四胺(Trien)时交换反应进行得很慢,但当存在痕量的EDTA或Thien时交换反应大大加速,籍此可用动力学法测痕量的金属离子或配位  相似文献   

2.
络合滴定中的指示剂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络合滴定一种浓度较高的金属离子时,如果有敏锐的终点和很小的滴定误差,当这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尽管其K'_(MY)C_M仍相当大,存在终点敏锐度下降和滴定误差上升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与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存在竞争平衡。通常使用的指示剂浓度为10~(-5)~10~(-6)M,则当C_M小于10~(-3)~10~(-4)M时,此种竞争平衡已经影响到终点的敏锐度,也影响到滴定误差。下面我们讨论指示剂对变色敏锐度和滴定误差的影响及其校  相似文献   

3.
乙二胺四乙酸(缩写EDTA或H_4Y)由于它能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生成螯合物而成为著名的通用型强螯合剂。其中尤以它在化学中用于萃取、掩蔽、离子交换、稀有元素碱土金属的分析分离、抑止有害金属催化反应等等广阔的领域而特别引人注目。有关EDTA在化学主要是分析化学中的文献截至57年为止已近千  相似文献   

4.
2.3.2 EDTA与稀土离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根据软硬酸碱的概念,稀土离子属硬酸,EDTA分子中的羧基属硬碱,其所含的氨基属中间碱,因此它们之间可形成稳定或较稳定的螯合物,在螯合反应中,三价稀土离子与EDTA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氮原子相键合,生成多个五员环结构。螯合物的组成比都是1∶1。由于在日常分析中都用EDTA的二钠盐(Na2H2Y·2H2O)配制滴定剂溶液,溶解度较酸式的EDTA大,在22℃时,每100 mL水中可溶解11.1 g固体,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3 mol·L-1,酸度约为pH4.7。因此,在写反应式时也可用H2Y2-代表EDTA,它与稀土离子的反应式可写作:R…  相似文献   

5.
基于EDTA的配位滴定通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峰 《大学化学》2007,22(5):54-58
根据物料平衡及滴定过程中的体积比,建立了基于EDTA的配位滴定通式,可以计算出EDTA滴定混合金属离子溶液时各种组分的浓度曲线,也可以计算出金属离子指示剂的浓度对滴定曲线的影响,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配位滴定过程。此通式还可以导出两种金属离子分别滴定的判据。实际滴定例子的浓度曲线的计算结果表明,本通式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降解聚丙烯酰胺(PAM)溶液,探讨水力停留时间(HRT)、单独臭氧和Fe(II)(EDTA)螯合物催化臭氧对PAM溶液粘度和PAM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之比(B/C)随HRT变化的规律,考察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体系对PAM溶液可生化效能影响;研究表面活性剂对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工艺降低PAM粘度的影响,并探讨草酸对该工艺降解PAM溶液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法对PAM溶液降解效能良好,在15min内,PAM溶液的粘度可以降低57%,在120min后,PAM去除率可达75%,B/C从0.121提升到0.423。表面活性剂对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工艺降低PAM溶液粘度影响较小。草酸不利于Fe(II)(EDTA)/UV催化臭氧工艺去除PAM和降低PAM溶液粘度,这是因为草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抑制了臭氧在水中的分解作用,从而导致草酸/Fe(II)(EDTA)/O3体系中PAM溶液的降粘效果和去除率低于Fe(II)(EDTA)/O3体系。  相似文献   

7.
螯合剂是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的试剂。它的应用遍及到分析化学和工农医药等各个方面。这类试剂大多是含有多种适当的配位基团的有机化合物。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就是多氨基多羧酸类螯合剂中的一个著名的代表。另外,冠醚和窝穴体也是一类引人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降解聚丙烯酰胺(PAM)溶液。考察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法对PAM溶液粘度、PAM去除率和可生化性的影响。研究表面活性剂对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工艺降低PAM粘度的影响,并探讨草酸对该工艺降解PAM溶液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法对PAM溶液降解效能良好,在15min内,PAM溶液粘度的可以降低57%,在120min后,PAM去除率可达75%,B/C从0.121提升到0.423。表面活性剂对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工艺降低PAM溶液粘度影响较小。草酸不利于Fe(II)(EDTA)/UV催化臭氧工艺去除PAM和降低PAM溶液粘度,这是因为草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抑制了臭氧在水中的分解作用,从而导致草酸/Fe(II)(EDTA)/O3体系中PAM溶液的降粘效果和去除率低于Fe(II)(EDTA)/O3体系。  相似文献   

9.
偶氮肿Ⅲ(Arsenazo Ⅲ)作为显色剂,已被广泛的应用。至于在酸性介质中用作络合滴定指示剂,直至目前为止,在国内外仍未见过报导。基于偶氮肿Ⅲ与稀土元素能形成稳定的绿色络合物,本文选择了稀土元素中与EDTA络合稳定常数较小的La~(3+),配成La-EDTA等当量溶液,预先加入滴定溶液中,由于被测的金属离子与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更稳定,从而能快速地置换出La~(3+)。这样,借La~(3+)与偶氮肿Ⅲ所形成的绿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用此在pH5~6分别  相似文献   

10.
张大伦 《大学化学》1988,3(3):40-43
已研究过用汞电极作指示电极,用EDTA作滴定剂,测定各种金属离子的电位滴定法。利用控制酸度的办法,还可连续滴定稳定常数相差较大的金属离子混合物。但EDTA络合物稳定常数极相近的金属离子混合物(如Ca~(2+)、Mg~(2+)离子及Cu~(2+)、Zn~(2+)离子等),不能用控制酸度法分别测定。用分离或掩蔽法分步滴定,操作较烦,准确度亦不够高。因此寻求简便、准确的方法,测定此类混合物,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提出以氟化物(包括钠、钾、铵盐)置换EDTA-铝(Ⅲ)络合物中EDTA后,使络合滴定测定铝的选择性大为改善。然而氟化物也能与钛(Ⅳ)、锡(Ⅳ,Ⅱ)EDTA络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因而释放出EDTA干扰测定。文献[2]提出以六偏磷酸钠代替氟化物,仍不能消除钛(Ⅳ)、锡(Ⅳ,Ⅱ)干扰。近年来,曾采用苦杏仁酸作钛(Ⅳ)的掩蔽剂,取得良好效果,但锡(Ⅳ,Ⅱ)仍有干扰。消除锡干扰,通常采用氯化铵焙烧锡矿石或滴定前以溴氢酸挥发等方法除锡的繁琐手续。我们注意到铝、硅、锡的氟络合物不稳定常数的差别,提出利用不能置换CyDTA-锡络合物中的CyDTA的氟硅酸钠作为释放剂。试验表明,如采用EDTA作络合剂,  相似文献   

12.
章平  顾志澄 《化学学报》1988,46(10):991-994
本文探讨以催化反应指示终点直接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影响突跃的因素. 采用滴定曲线突跃部分的斜率, tanθ, 作为指示反应速率的表征. 通过实验探讨了PH、CuEDTA和NiTrien用量以及滴定速率对tanθ的影响, 并从理论上导出tanθ的近似表达式, 它是NiTrien的起始浓度、加入EDTA的速率以及EDTA与NiTrien的反应速率常数三个变量的线性函数, 利用这一表达式可对实验结果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呈钼(Ⅵ)-羟胺-EDTA络合物的钼络合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csok和Samer研究了钼与EDTA络合物的特性和Lassner和Scharf提出钼的络合滴定法以来,这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绝大多数方法基于用硫酸肼把钼还元为五价,与EDTA形成深黄色的2:1络合物。由于络合物颜色较深,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矢口裕彦、梶原武用盐酸羟胺作还原剂,钼(Ⅴ)与EDTA形成淡黄色的1:1络合物的新方法。Lassner等认为盐酸羟胺是络合剂,钼(Ⅵ)与羟胺、EDTA形成三元络合物。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以催化反应指示终点直接用 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影响突跃的因素.采用滴定曲线突跃部分的斜率,tanθ,作为指示反应速率的表征.通过实验探讨了 pH、CuEDTA 和 NiTrien 用量以及滴定速率对 tan θ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导出 tan θ的近似表达式,它是 NiTrien 的起始浓度、加入EDTA 的速率以及 EDTA 与 NiTrien 的反应速率常数三个变量的线性函数.利用这一表达式可对实验结果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鈣、鎂的測定在硅酸盐、石灰石、白云石、菱鎂矿、水泥、陶土、生化物质(如血浆)等成为不可缺少的項目。經典方法虽准确,但要求高,費吋长。自絡合滴定发展后,鈣鎂的滴定有大量的研究,获得既快速而又准确的方法。紫脲酸銨首先由許伐辰巴赫(Schwarzenbach)提出用作鈣的金属指示剂。在强碱(pH>12)溶液中指示剂本身呈蓝色,与鈣络合成紅色螯合物,能为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鈉盐(以下简称EDTA)分解。遺憾的是紫脲酸銨所給出的終点不够明显,有镁存在下更坏,溶液有过多銨盐也有影响。加以指示剂的水溶液只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分析化学教科书[1]在处理辅助配位剂存在时,游离金属离子浓度计算和EDTA滴定剂型体选择的不妥之处,提出了游离金属离子浓度计算方法,并绘制出滴定曲线。  相似文献   

17.
自1945年施瓦岑巴赫(Schwarzenbach)提出氨羧络合剂后,络合滴定日趋发展。直至最近,周期表中近五十个元素能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直接滴走(包括回滴法),以及十五个元素如铍、钠、钾、磷、硫、砷等可作间接滴定。这使络合滴定成为容量法的一个新分支,作为常量分析中快速方法之一。氨与铜离子形成相当稳定的络合物[logK_(Cu(NH_3)_4)=12.6],似乎是可用氨滴定铜。但是由于络合物是分步形成,未能有明显突跃,无法判断等当点。采用赘合剂情况大不相同。从乙二胺(Ⅰ)、三乙烯四胺(Ⅱ)与β,β′,β″-三氨基三乙胺(Ⅲ)以及乙二胺四乙酸(Ⅳ)(以下简称 EDTA)与一些金属离子的赘合可为  相似文献   

18.
罗河宽  李达刚 《化学学报》1996,54(7):697-701
应用加温加压原位核磁技术, 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钯/膦催化剂在共聚反应条件下(C2H4/CO=1:1, 2.0MPa)的^3^1P NMR谱。实验表明, 在C2H4/CO共聚反应条件下, DPPP(1, 3-双二苯基膦丙烷)与Pd(OAc)2生成比较稳定的六元环螯合物,没有发现游离DPPP的^3^1P NMR信号。当反应温度高于100℃时, 螯合物即开始分解; 反应温度高于260℃时, 螯合物完全分解。DPPP/Pd(OAc)2=1时, 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有活性的螯合物(DPPP)Pd(OCOCF3)2; DPPP/Pd(OAc)2>=2时, 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无活性螯合物(DPPP)2Pd(OCOCF3)2。  相似文献   

19.
应用加温加压原位核磁技术,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钯/膦催化剂在共聚反应条件下(C_2H_4/CO=1:1,2.0MPa)的~(31)P NMR谱.实验表明,在C_2H_4/CO共聚反应条件下,DPPP(1,3-双二苯基膦丙烷)与Pd(OAc)_2生成比较稳定的六元环螯合物,没有发现游离DPPP的~(31)P NMR信号.当反应温度高于100℃时,螯合物即开始分解;反应温度高于260℃时,螯合物完全分解.DPPP/Pd(OAc)_2=1时,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有活性的螯合物(DPPP)Pd(OCOCF_3)_2;DPPP/Pd(OAc)_2≥2时,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无活性螯合物(DPPP)_2Pd(OCOCF_3)_2.  相似文献   

20.
金属加工助剂是金属加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化工产品,其组成复杂,易形成螯合物干扰成分分析。该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技术的高分辨性能,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一种含未知成分的金属加工助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金属加工助剂中含有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金属铋螯合物。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含有金属螯合物的金属加工助剂成分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