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超流氦浴中的热波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鹏  王如竹  村上正秀 《物理学报》2002,51(6):1350-1354
热波传热机制是超流氦传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小热流密度的情况下,超流氦中的热波完全保持加热热流的波形,热量的传输完全靠热波来完成;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在超流氦浴中激发量子涡旋.量子涡旋使热波发展成为热激波.在开放氦浴中,热波的波形不同于狭窄通道里的热波,在热波的尾部会出现一个冷却波;并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冷却波的形状和幅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运用二流体模型和涡旋方程对超流氦中的热波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 关键词: 超流氦 热波 量子涡旋 热激波  相似文献   

2.
超流氦中的热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采用新型的超导传感器对超流氦浴中的热波在不同的热流密度及氦浴温度下进行了测量,同时研究了超流氦浴中的热激波现象,并且与理论分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噪声沸腾是涉及超流氦传热和超流氦物理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对它的充分认识对于超导磁体等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在本实验中,对一个大小为2.5cm×2.5cm的小试样进行瞬态加热,并借助一个压力传感器,从1.7K到的点,从饱和压力到几百毫米汞柱压力,详细研究了超流氮噪声沸腾中压力振动,同时对常流态氮I中的沸腾中也进行了比较研究 。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上对窄缝中的过冷态超流氦传热做了一定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方面是过冷态超流氦的临界热负荷与温度、窄缝宽度、及窄缝取向之间的定性关系与定量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1引言在过冷态超流氦(HellP)被成功地获得并应用在超导磁体冷却后,超流氦的工程应用引起了低温工程和低温物理研究者的重视,各种各样的HellP制冷机(恒温器)相继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有关Hell浴中传热的论文山;然而从未有过有关压力对传热影响的系统研究。本文以Hell传热的基本规律及Hell的相图为基础,结合传热实验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压力对Hell传热的影响。2P<PA时Hell中的最大临界热负荷软2·1饱和态起流氧2·1·1无噪声沸腾Hell传热中试样达到其最大临界热负荷伽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克服一过冷度凸Tin。x。如图1氦的相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本以HeII传热的基本规律及HeII的相图为基础,研究了压力对HeII传热的影响。在压力小于λ点压力的情况下,得出了超流氦浴中的HeII静压以及范德瓦尔斯压力对临界热负荷的影响关系,并分析了无噪声沸腾,噪声沸腾工况下临界热负荷关系式的特点。在压力大于λ点压力的情况下,得出了超流浴中临界热负荷的一般关系解。  相似文献   

7.
低温环境为人们了解未知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环境,如:超导技术,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许多与低温的研究中,均涉及到微小湿度变化的测量,本文在作者实验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特殊的低温温度传感器,并用它们来测量了超流氦中的热波和超流氦的二级相变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8.
过冷态超流氦中的稳态传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详细研究了过冷态超流氦(Hellp)中的稳态传热,内容包括临界热流密度、膜沸腾传热系数、以及过冷态超流氦浴温度和压力对稳态传热特性的影响.对最大临界热流密度的理论性探讨——“相对临界热流密度法”较为成功地阐述了 Hellp 的最大临界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9.
在超流氦浴非稳态传热测量的基础上,根据膜沸腾形成时间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热脉冲作用下超流氦浴量子涡旋形成准则t=aq^-3/2,得出了准则数a与Hell浴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有了a准则数好可得出Hell浴在热负荷q作用下形成量子涡旋所需的时间t,研究表明,Hell浴的a准则数远小于毛细管内的a准则数,其压力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考虑第二声波及热扩散对超液氦传热的影响的基础上,以基本的传 为基础,分析了第二声波热及热扩散作用传热的特点,推导出瞬态传热的膜沸腾传热时间Δtm与脉冲热流q关系,较好地描述了超流氦中瞬态传热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场协同的角度分析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中的流动与传热情况,针对不同的蒸发器肋片结构参数、毛细多孔芯厚度以及不同的热流密度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场协同原理,可以解释不同的蒸发器结构参数和热负荷对蒸发器传热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优化蒸发器结构,提高CPL效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航空电子设备在加速度环境下工作时,采用液体工质进行散热的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将受到加速度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加速度环境下矩形微槽中体积浓度30%的乙二醇水溶液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对微槽中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以及加速度环境对不同微槽结构和工质流量下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不考虑加速度影响时相比,在开始的瞬间,微槽传热性能大幅降低,流动阻力系数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3.
壁面轴向导热对微细管内对流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解析的方法研究了考虑壁面轴向导热时微细管内的对流换热。结果表明,当管外为对流换热边界条件时,管内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Nu依然在3.66~4.36之间。但若忽略壁面轴向导热,采用一维热阻模型整理微细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数据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内螺旋肋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六种内螺旋肋管进行了流动与传热的实验研究,实验管内径为16.25-16.69 mm,内螺旋肋高为0.28-0.44 mm,螺旋肋牙数为40-45,螺旋角为43°-45°.研究表明,内螺旋肋管可以有效地强化传热,本文所研究的管型的传热强化倍率为1.67-2.99.比较了两种评价内螺旋肋管性能的方法.用Webb模型及Ravigururajan模型对内螺旋肋管进行了性能预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两个模型的预测值与本试验结果有较大偏差,相对而言,传热模型稍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单相水和单相油横掠流动时的平均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垂直上升管内单相水和单相油横掠流动时的换热准则关系式。结果表明,狭窄空间条件下的液体横掠柱体时的流动换热对液相Re数的依赖,较大空间条件下的流动换热相比明显减小,并对单相水和单相油横掠流动时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飞机结冰过程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液/固相变的基本理论,对飞机结冰过程中冰层和液膜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考虑固/液相区传热特性及固/液、气/液界面同时移动条件下的传热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飞机结冰过程中的冰层和水膜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所建模型考虑了固、液相区的传热过程及液/固相变的非线性特征,对冰层生长速率及冰型特征有着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非共沸混合工质R32/R134a(质量比,25%/75%)在水平微尺度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规律。在各种工况下进行了非共沸混合工质R32/R134a在水平微尺度管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考察了质量流量G、热流密度q、质量干度x对微尺度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热流密度、质量流量都较低的区域,对细管道,换热系数与热流密度的关联度较大;而对微管道,换热系数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并在干度为0.6时出现"干涸"现象,使得换热系数急剧下降。在质量流量高的区域,对细管道,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小;而对微尺度管道,当干度为0.06时换热系数发生转变,随质量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热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的阶段后,换热系数不再随热流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压力与流量对喷雾冷却换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在封闭式喷射腔内,以一次蒸馏水作为工质,结合本文所给出的喷嘴高度 H 与有效流量 G' 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对微喷嘴的工质入口压力 P 和工质有效流量 G' 对喷雾冷却的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口压力 P 对换热效果的影响非常小,而有效流量 G' 对换热效果的影响很大,并且存在一个能使换热效果达到最好的有效流量值.  相似文献   

19.
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干涸的热物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应用有内热源的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与换热理论,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PEM中的传热过程和干涸 现象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反映水的热容量和膜的内部产热量的 两个无因次参数D和N是影响PEM中传热的主要因素;水的质量流率小和电流密度过高是造成膜干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New data on heat transfer in two-dimensional Yukawa system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 equilibrium systems with parameters close to the condition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dusty plasma are presented. The Green-Kubo relation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The influence of dissipation (internal friction) on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in nonideal systems is studied. New approxima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diffusivity for nonideal dissipative systems.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