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QCD因子化框架下 ,对可能的辐射湮灭衰变 B0s ,d→J/ψγ进行研究 .在标准模型中 ,相对于简单因子化下领头阶的分支比 ,αs 阶非因子化辐射修正对分支比有显著的量级上的改变 ,这些衰变可用来检验因子化方法 .在理论上 ,B介子稀有辐射衰变对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特别敏感 .作为一个例子 ,我们考虑右手带电流对标准模型中左手流可能的混合效应 ,这个混合对衰变分支比有显著的影响 . 相似文献
2.
用微扰QCD对B(s) →Фρ 衰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因子化和非因子化图的贡献,得出了B(s) →Фρ 衰变的分支比以及纵向极化衰变、横向极化衰变之比,所得到的结果与现在的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在标准模型下对Bs?介子衰变到两个轻矢量介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在该方法下,非因子化修正对不同的螺旋度振幅的贡献是不同的,有效系数ahi是与末态矢量介子的螺旋度h相关的;(ii)Bs→VV过程中的某些衰变道的分支比是很大的,甚至达到了10-5的量级,在未来的B物理实验上是完全有可能测量到的;(iii)对大多数衰变道来讲,横向衰变宽度与总宽度的比值ΓT/Γ是非常小的.这意味着在两体非轻Bs→VV衰变中,末态两个轻矢量介子都趋向于具有零螺旋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并采用具有质量的有效胶子传播子来消除端点发散,计算了纯湮没衰变 Bs→π π-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并对该过程的CP破坏进行了具体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为1.24×10-7,同时企鹅图对该过程起着主要贡献;Bs→π π-过程中直接CP破坏参数Cππ估算为-0.05,混合CP破坏参数Sππ比较大,可达到0.18.该过程在未来的LHC-b物理实验上是完全有可能被测量到的,通过对该过程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B介子无璨衰变的动力学机制和胶子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 ,在标准模型下对Bs 介子衰变到两个轻矢量介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i)在该方法下 ,非因子化修正对不同的螺旋度振幅的贡献是不同的 ,有效系数ahi 是与末态矢量介子的螺旋度h相关的 ;(ii) Bs→VV过程中的某些衰变道的分支比是很大的 ,甚至达到了10 - 5的量级 ,在未来的B物理实验上是完全有可能测量到的 ;(iii)对大多数衰变道来讲 ,横向衰变宽度与总宽度的比值ΓT/Γ是非常小的 .这意味着在两体非轻 Bs→VV衰变中 ,末态两个轻矢量介子都趋向于具有零螺旋度 . 相似文献
6.
7.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并采用具有质量的有效胶子传播子来消除端点发散,计算了纯湮没衰变( ̄Bs)→π π-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并对该过程的CP破坏进行了具体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为1.24×10-7,同时企鹅图对该过程起着主要贡献;( ̄Bs)→π π-过程中直接CP破坏参数Cππ估算为-0.05,混合CP破坏参数Sππ比较大,可达到0.18.该过程在未来的LHC-b物理实验上是完全有可能被测量到的,通过对该过程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B介子无璨衰变的动力学机制和胶子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 并采用具有质量的有效胶子传播子来消除端点发散, 计算了纯湮没衰变BS→π+π-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并对该过程的CP破坏进行了具体研究. 结果表明: 该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为1.24×10-7, 同时企鹅图对该过程起着主要贡献; BS→π+π-过程中直接CP破坏参数Cππ估算为-0.05, 混合CP破坏参数Sππ比较大,可达到0.18. 该过程在未来的LHC-b物理实验上是完全有可能被测量到的, 通过对该过程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B介子无璨衰变的动力学机制和胶子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最近CLEO实验和B介子物理中理论研究的进展, 在QCD因子化方案下研究了B介子到一个赝标π, K和一个矢量介子ρ,ω的两体弱衰变过程.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 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符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11.
用微扰QCD对B(s)→Φρ衰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因子化和非因子化图的贡献,得出了B(s)→Φρ衰变的分支比以及纵向极化衰变、横向极化衰变之比,所得到的结果与现在的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计算B→π跃迁形状因子f+Bπ(q2),~fBπ(q2)和标量形状因子f0(q2),从而就能研究轻子质量对B0→π-l+~vl(l=e,μ,τ)衰变过程的影响.首次分别计算B0→π-e+~ve,B0→π-μ+~vμ,B0→π-τ+~vτ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发现轻子质量me,mμ可以忽略,但重轻子质量mτ不能忽略,它对分支比计算有一定的贡献.把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3.
14.
In this article, we calculate the branching ratios of B→K0^* (1430)K decays by employing the pertur-bative QCD (pQCD) approach at leading order. We perform the evaluations in the two scenarios for the scalar meson spectrum. We find that (i) The leading order pQCD predictions for the branching ratio Br(B^+→K^+K0^*(1430)^0)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upper limit in both scenarios, while the pQCD predictions for other considered B→K0^*(1430)K decay modes are also presented and will be tested by the LHC experiments; (ii) The annihilation contribu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considered decays, for B^0→K0^*(1430)^±K^± decays,for example,which are found to be (1-4)×10^-6.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计算B→π跃迁形状因子fB+π(q2),fBπ(q2)和标量形状因子f0(q2),从而就能研究轻子质量对B0→π-+ν(l=e,μ,τ)衰变过程的影响.首次分别计算B0→π-e+νe,B0→π-μ+νμ,B0→π-τ+ντ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发现轻子质量me,mμ可以忽略,但重轻子质量mτ不能忽略,它对分支比计算有一定的贡献.把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6.
17.
18.
We calculate the branching ratio of B → J/ψπ0 with a mixed formalism that combines the QCDimproved factorization and the perturbative QCD approaches.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The quite small penguin contribution in B → J/ψπ0 decay can be calculated with this method.We suggest two methods to extract the weak phase β.One is through the dependence of the mixing induced CP asymmetry SJ/ψπ0 on the weak phase β,the other is from the relation of the total asymmetry ACP with the weak phase β.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iation ΔSJ/ψπ0 of the mixing induced CP asymmetry from sin(-2β) is of O(10-3) and has much less uncertainty.The above O(10-3) deviation can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new physics. 相似文献
19.
在QCD因子化框架下讨论了B介子到两个轻赝标介子衰变中手征增强的修正问题. 证明了只有在twist-3波函数对称的情况下,顶角修正的红外发散才能相消. 因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手征增强的修正才能自洽地被包含进来. 作者还对旁观者硬散射中出现的发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