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纳米固体超强酸SO2 -4/Fe2O3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由纳米α-Fe2O3的前驱体,经一定的SO^2-4离子的浸泡制得SO^2-4/Fe2O3纳米固体超强酸。分别测定了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SO^2-4含量和不同焙烧时间三种状态下的红外吸收光谱(IR),就其对乙酸乙酯的合成催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结果表明,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劈裂多重的特征谱图有别于对应的普通粒子固体超强酸,谱带劈裂与宽大现象与酯产率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负载金属对SO^2—4/ZrO2催化剂超强酸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滋  唐颐 《化学物理学报》1993,6(5):480-485
本文研究了气氛和负载金属对SO^2-4/ZrO2超强酸催化剂正戊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SO^2-4/ZrO2催化剂在N2中初活性较高,但稳定性很差,在H2中活性很低。负载Pr可显著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负载Ni则使催化剂活性反而降低。催化剂的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H2可使结合在ZrO2上的SO^2-4,部分还原,减少超强酸位,Pr对SO^2-4的还原有阻抑作用,使催化剂表面保留较多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子能谱仪对经阳极氧化表面钝化工艺处理的的HgCdTe表面所生成的氧化膜有界面进行深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氧化膜中Te和Cd的单质成分存在,氧化膜中的氧化物形式为TeO2,CdTe2O5和HgTe2O5;在界面中,随着剖析深度的增加Te2O^2-5,向TeO^2-3过渡。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673。873和1073K分解Mg/Al摩尔经继3的水滑石生成Mg(Al)O复合物,XRD测定均MgO物相,873K以上焙烧的样品同时存在MgAl2O4尖晶石物相,微量吸附量热测定其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密度,发现碱中心强度和密度顺序为MAO-2〈MAO-3≈MAO-1,而酸中心强度和密度顺序是:MAO-1〉MAO-3≈MAO-2,红外光谱表明,Mg(Al)O复合物表面酸碱中心主要存在L酸,碱  相似文献   

5.
光电子能谱研究Ce表面的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室温Ce膜表面的氧化,分析了在不同氧气暴露量下,稀土金属Ce氧化状态和样品功函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O2吸会的过程中,生成两种Ce的氧化物,在低的暴露量时,氧在Ce表面的吸队十分迅速,生成Ce2O3,同时,Ce2O3中的Ce3d和Ols谱峰随着氧气暴露量的增加向低结合能方向漂移,在高的暴露量下,氧在表面的吸附趋子缓慢,表面的Ce2O3被氧化成CeO2,通过对样品加热,能使得  相似文献   

6.
负载型铁催化剂上费托合成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瞬时应答技术对费托合成的初始态动力学行为进行跟踪,研究了Fe/γ-Al2O3,Fe-Co/γ-AL2O3和Fe-Co-K2O/γ-Al2O3催化剂上CO氢化生成轻的催化性能和C2烃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Fe-Co-K2O/γ-A2O3上CO解离吸附形成的表面碳是合成烃反应的活性中心,表面碳的逐步氢化,生成亚甲基物种而亚甲基物种的聚合促成了烃键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和光声红外光谱研究了金属羰基化合物(CpFe(CO)2)2Cp=η^5-C5H5与酸性,中性和碱性Al2O3及Ti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Al2O3表面生成的洗生物种类及浓度与Al2O3的酸碱度明显相关,在酸性Al2O3表面,主要存在衍生物(CpFe(CO)2Fe-H-Fe(CO2Cp)^+及少量的CpFe(CO)2(-O-);在中性Al2O3表面存在的CpFe(CO)2(-O  相似文献   

8.
多孔玻璃微珠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把研制的Na2O-B2O3-Al2O3-SiO2系统玻璃放在自己设计的设备中制成了1~2mm粒径的玻璃珠,经分相处理、酸溶、水洗,得到了气孔率为24%左右的多孔玻璃微珠。  相似文献   

9.
YBa2Cu3O7-δ高温超导织构体中含Sn氧化物的稳定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YBa2Cu3O7-δ超导体中加入各种含Sn氧化物,如SnO2和Y2Sn2O7等,生长织构样品,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其相组成,研究织构体中含Sn氧化物的稳定相。发现φ相(Ba2Sn[Sn1/3-xCuxY2/3]O6)可能是其中的一个稳定相,这与参考文献[3]的报道相符。但我们仍不能排除BaSnO3和Ba2SnO4作为稳定相存在的可能性。结果有利于帮助分析含Sn氧化物在织  相似文献   

10.
固体酸SO^2—4/Ti—La—O的制备及催化酯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制了稀土复合固体酸SO^2-4/Ti-La-O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2-乙基己醇的酯化为模型以应,研究催化剂制备条件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XRD表明SO^2-4/Ti-La-O在400℃~450℃焙烧呈非晶态,X光电子能谱解析中可知原子所处的状态已不完全和单组份氧化表面相同,金属原子极化程度增加了,氧化物表面的硫为高价氧化态S^+6,FT-IR表面SO^2-4以螯合状双配位方式吸附在金  相似文献   

11.
对于La0.2Ba0.8-xCax(O,CO3)其中x=0.0、0.2、0.4、0.6氧化物在973K及甲烷氧化偶联(OCM)条件下,无Ca^2+的样品可用表面BaCO3和(LaO)2CO3的Raman谱及810cm^-1附近的O2^2-特征峰来表征;含Ca^2+的样品,则表现了混合碳酸盐(Ca,Ba)CO3的特征,还有位于1135cm^-1(w)和810cm^-1(w)的O2^-、O2^2-瞬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MTU在HClO4、H2SO4和HNO3介质中分别与一种或两种无机阴离子的共吸附行为,发现ClO-4、SO2-4和NO-3等弱吸附无机阴离子均能被MTU诱导物理吸附在其质子化了的氨基(NH+3)上,这三种无机阴离子被MTU诱导物理吸附的强弱顺序是:在电极电位位于-0.2V~-0.7V区间时,SO2-4>ClO-4>NO-3,在电位位于-0.8V~-1.2V区间时,ClO-4>SO2-4>NO-3。  相似文献   

13.
KNO3/Al2O3和K2CO3/Al2O3的强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2-TPD及Hammett批示剂法测定了KNO3/Al2O3及K2CO3/Al2O3样品的碱量和碱强度。当KNO3,K2CO3的负载量低于其单层分散阈值时,能在AlO3均匀分布并产生强度为18.4的强碱位;高于其单层分散阈值后则能生成强度为27.0的超强碱位。  相似文献   

14.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膜的表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晔  王真 《化学物理学报》1997,10(3):280-283
以ESCA和EPMA等主手段,探讨并比较了微波场下N2,He,CO2,O2,H2O及空气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对聚乙烯膜的表面改性与蚀刻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等离子处理均使样品表面引入化学形式相同但含量有所不同的含氧(-C-O-,-CO-O-)和含氮(-NH-,-NH2)极性基团,没有生成羰基(C=O)并使样品受到不同程度的蚀刻,处理后的样品表面亲水性增强,其中以N2和He等离子体处理的样品亲水性提高较  相似文献   

15.
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和光声红外光谱法研究了金属羰基化合物[CpFe(CO)2]2Cp=η5—C5H5与酸性、中性和碱性Al2O3及Ti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Al2O3表面生成的衍生物种类及浓度与Al2O3的酸碱度明显相关。在酸性Al2O3表面,主要存在衍生物[CpFe(CO)2Fe—H—Fe(CO)2Cp]+及少量的CpFe(CO)2(—O—);在中性Al2O3表面存在CpFe(CO)2(—O—)及较少的[CpFe(CO)]4;而在碱性Al2O3表面主要衍生物为[CpFe(CO)]4及少量CpFe(CO)2(—O—)。衍生物的相对浓度以酸性Al2O3表面最高,碱性Al2O3表面最低。在TiO2表面,[CpFe(CO)2]2结构基本未变,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没有观察到衍生物的生成。测定了[CpFe(CO)2]2及其在TiO2表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指认了大部分观察到的光谱为羰基振动的合频和倍频,并尝试指认了少数光谱为高级(三级)倍频和多元组频(合频)。  相似文献   

16.
用ESK研究多相氧载体CoO-MgO表面上氧的吸附作用,发现在77-150K温度范围内表面Co ̄(2+)离子和O_2的结合是可逆的,吸附产生Co ̄(3+)-自由基加合物有超精细结构的ESR谱;当温度增加,吸附态自由基发生转移并稳定在Mg ̄(2+)离子上形成Mg ̄(2+)-O自由基,文中着重讨论Co ̄(3+)-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本质,认为自由基是通过自旋成对的方式形成的,由于σ-л键作用引起的自旋极化以及由于电子离域作用而引起的偶极作用与ESR制的超精细结构线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用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子自旋成象装置,对芳烃芳胺化合物在Al2O3-SiO2催化剂表面酸中心所形成的正离子自由基进行二维ESR成象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超导电性测量等手段对YBa2Cu3O7-x(Y-123)和YbBa2Cu3O7-x(Yb-123)相的形成,单相Yb-123超导体的制备,单相Y-123超导体的最低形成温度及R-123相的熔点与R离子半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123和Yb-123相形成过程显著不同,Y-123主要通过下一化学反应生成:Y2O3+4BaCO3+6CuO+1-2  相似文献   

19.
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与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开展了红外辐射材料ZrO2、Al2O3及其复合氧化物ZrO2-Al2O3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对其开展了FTIR,NIR FT-Raman、XRD和红外发射光谱研究,研究表明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红外发射性能。在构效关系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ICP—AES法直接测定高纯Eu2O3中14种稀土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IPC-AES测定高纯Eu2O3中14种稀土元素的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仪器测量条件,实验了基体Eu2O3对被测元素的干扰和对方法测定下限的影响。14个稀土元素的测定下限为:Yb2O30.5μg.g^-1,Y2O31μg.g^-1,Dy2O3,Ho2O3,Tm2O3和Nd2O35μg.g^-1、Gd2O3、Sm2O3、Er2O3、Ce2O3、Pr6O11和La2O310μg.g^-1,Lu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