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PS是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的简称.将HPS理念渗透到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以必修二“平抛运动”教学为例,结合孟克和奥斯本提倡的现象演示、引入观念、学习历史、设计实验、呈现科学观念(实验检验)以及总结评价等6段式的HPS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学习伽利略研究抛体运动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陈丽珊 《物理通报》2023,(2):113-116
以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甲卷25题为例,围绕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水平质量标准的关键指标,从4个层面对该题进行了深度分析.阐释了试题命制要围绕已学教学内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维度,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导向.并提出HPS教育理念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库仑定律为高中物理选修31中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现将HPS教育模式应用于库仑定律的教学中,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方面着手,让学生在库仑定律的发现历程中认识到本质内容,争取让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马云梦  徐金保 《物理通报》2021,(1):66-69,90
中国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包含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4个科学探究要素,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以2019年高考北京理综第23题为例,从“科学探究四要素”角度浅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这一关键能力是如何培养与测量的.  相似文献   

5.
陈青雨  桑苏玲  石星星 《物理通报》2022,(6):147-150+161
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科学评价是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基于SPA理论,定量评价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月考试卷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了全体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得分情况;接着,利用基础及扩展的SPA算法对月考试卷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维度和总体进行评价和预测.通过研究表明,基于SPA理论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不仅能对被测对象进行分维度和综合的量化评价,还具有一定预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所达到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进行科学的、可信的、精准的评价,能了解学生素养水平的习得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学习干预,进而促进学生素养水平的提升.以物理学科四大素养要素中的“科学思维”为例,从评价的指向、试题的命制和学生的分析三方面对科学思维素养水平评价的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考试内容以学科素养考查为导向,即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基于物理学科素养,论证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压轴计算题,助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刘钦 《物理通报》2020,(2):120-123
核心素养是高中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通过后天学习是可以培养的.传统教室更侧重于教学功能,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学科教室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环境、个性化的教室设置、全面的科学探究条件、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等,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论述:学科教室建立的背景;学科教室的创建;学科教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科学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四层包含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拓展学科资源,以测定太阳能电池为例,着力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科“贯培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物理学科基本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和人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物理学科基本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策略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从“三维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逐步靠拢,通过从引导学生以物理视角理解生活现象、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以及注重物理学史的学习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探究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心.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围绕学生创设活动情境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以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以相关实验活动为载体,以“杠杆”为例展开教学设计研讨.设计任务活动,驱动教学完成;创设生活情境,建构物理观念;学生交流讨论,增强科学思维;师生实验协作,激发科学探究;融合科技历程,培养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杨琴荣 《物理通报》2017,36(9):33-35
2 0 1 6年, 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教育的“ 核心素养年” . 2月,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出炉; 9月,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但是目前只有高中学段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已公布, 而初中学段 的核心素养尚未确定. 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提出了初中 物理核心素养的4个要素: 物理认知、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和科学品格. 然后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与高中物理核心素 养进行了对比, 思考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由此阐述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教育观念、 教学内容和 教学手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第19题的深度剖析与探究教学,以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能力,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陈红利 《物理通报》2016,35(11):25-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新目标, 高职物理是培养高职学 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 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就怎样以培养高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为中心开展物理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冀林 《物理通报》2014,(1):36-38
将理论学习与科学史、哲学史注入课堂教学的"HPS科学史教学模式",有助于师生发现物理学科本身蕴涵的值得探讨的知识论和科学本质,以此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体验科学发展的历程,领会物理学家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导向下,有效认识物理概念是落实构建物理观念的重要环节.通过多情境化的教学途径,在多角度、多层面地构建物理概念的过程中知道构建这个概念的缘由,有效地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既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有效构建,又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还可以助力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穆姿芹 《广西物理》2022,(3):156-158
随着学科素养理念的渗透实践,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强化自身科学思维、实验操作等学科素养培养效能,带动学生物理素养发展,响应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号召。而趣味实验既能满足物理实验素养的各项诉求,还能丰富提升实验教学趣味性及形式多样性,为初中生物理实验学习创设良好环境,值得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予以重视。对此,下文将围绕初中物理趣味实验应用展开论述,以期能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8.
杨浩 《广西物理》2023,(2):193-196
核心素养体现了立德树人与全面育人的要求,也是课程目标与思政目标的统一。在核心素养构成要素视角下,物理学史与课程思政有着密切联系。运用一种简化的孟克与奥斯本HPS教学模式,体现了物理学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思想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齐国元  方猎 《物理通报》2023,(3):122-125
信息提取是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之一.以浙江省2021年和2022年高考(选考)试题为例,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提出助推学生信息提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还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采用卡甘合作学习结构并进行科学建模,对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