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噪声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语音增强算法的好坏,为提升当前语音增强算法的噪声抑制效果,有效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深度神经网络(DNN)和凸优化的时频掩蔽优化算法进行单通道语音增强。首先,提取带噪语音的能量谱作为DNN的输入特征;接着,将噪声与带噪语音的频带内互相关系数(ICC Factor)作为DNN的训练目标;然后,利用DNN模型得到的互相关系数构造凸优化的目标函数;最后,联合DNN和凸优化,利用新混合共轭梯度法迭代处理初始掩蔽,通过新的掩蔽合成增强语音。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背景噪声的低信噪比下,相比改进前,新的掩蔽使增强语音获得了更好的对数谱距离(LSD)、主观语音质量(PESQ)、短时客观可懂度(STOI)和分段信噪比(segSNR)指标,提升了语音的整体质量并且可以有效抑制噪声。  相似文献   

2.
张天骐  熊梅  张婷  杨强 《声学学报》2019,44(3):393-400
针对音乐信号中的歌声与伴奏相互关联难以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区分性训练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音乐分离方法。首先,在DNN模型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歌声与伴奏间的重建误差和区分性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目标函数进行区分性训练;其次,在DNN模型上额外添加一层,引入时频掩蔽对估计出的歌声伴奏进行联合优化,相应的时域信号由傅里叶逆变换获得;最后,验证不同参数设置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并与现有的音乐分离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目标函数和时频掩蔽的引入明显提高了DNN的分离性能,且与现有的音乐分离方法相比分离性能最高提高了4 dB从而证实所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音乐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带噪信号中得到纯净的语音信号,提出了一种采用性别相关模型的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具体而言,在训练阶段,分别训练了与性别相关的深度神经网络-非负矩阵分解模型用于估计非负矩阵分解中的权重参数;在测试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组稀疏惩罚的算法用于判断测试语音中说话人的性别信息,然后再采用对应的模型估计权重,并结合已训练好的字典进行语音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噪声抑制量及语音质量上,均优于一些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算法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刘作桢  吴愁  黎塔  赵庆卫 《声学学报》2023,48(2):415-424
提出一种面向自定义语音唤醒的单通道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预先将关键词音素信息存入文本编码矩阵,并在常规语音增强模型基础上添加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音素偏置模块。该模块利用语音增强模型中间特征从文本编码矩阵中获取当前帧的音素信息,并将其融入语音增强模型的后续计算中,从而提升语音增强模型对关键词相关音素的增强效果。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关键词部分噪声。同时所提出方法对比常规语音增强方法与其他文本相关语音增强方法,在自定义语音唤醒性能上可以分别获得14.3%和7.6%的相对提升。  相似文献   

5.
真实环境中存在的噪声和混响会降低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封闭空间中的混响包括直达声、早期反射和后期混响3部分,它们对语音识别系统具有不同的影响.我们研究了早期反射和后期混响的不同划分方法,以其中的早期反射为目标语音,计算出了不同的理想比值掩蔽并研究了它们对语音识别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LSTM)估计理想比值掩蔽,测试它们对语音识别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bel早期反射和后期混响的划分方法,理想比值掩蔽能够降低词错误率约2.8%;基于BLSTM的估计方法过低估计了理想比值掩蔽,未能有效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基于深度学习语音增强的方法中因采用因果式的网络输入导致语音增强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卷积门控循环神经网络(LCGRU)的语音增强方法。门控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建模语音信号的时间相关性,但是其全连接结构破坏了语音信号的时频结构特征,并且参数数量庞大,不利于网络的训练。对此,本文采用卷积核替代门控循环神经网络中的全连接结构,在对语音信号时间相关性建模的同时保留了语音信号的时频结构特征,同时降低了网络的参数数量。为充分利用先前帧的特征信息,该网络单元当前时刻的输入融合了上一时刻的输入与输出。针对网络训练过程中容易产生过拟合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线性门控机制来控制信息的传输,这缓解了网络训练过程中的过拟合问题,提高了网络的语音增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网络结构在增强后的语音感知质量(PESQ),语音短时客观可懂度(STOI),分段信噪比(SSNR)等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时文华  张雄伟  邹霞  孙蒙  李莉 《声学学报》2020,45(3):299-307
提出了一种联合深度编解码神经网络和时频掩蔽估计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编解码网络估计时频掩蔽表示,并联合带噪语音的幅度谱学习带噪语音与纯净语音幅度谱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深度编解码网络采用卷积-反卷积网络结构。在编码端,利用卷积网络的局部感知特性,对带噪语音的时频域结构特征进行建模,提取语音特征,同时抑制背景噪声。在解码端,利用编码端提取到的语音特征逐层恢复局部细节信息并重构语音信号。同时,在编解码端对应层之间引入跳跃连接,以减少由于池化和全连接操作导致的低层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在TIMIT语音库和不完全匹配噪声集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且能较好地恢复出语音细节成分。  相似文献   

8.
当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中,虽然其隐含层可设置多层,对复杂问题适应能力强,但每层之间的节点连接是相互独立的,这种结构特性导致了在语音序列中无法利用上下文相关信息来提高识别效果,而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虽然做出了改进,但是只能对上文信息进行利用。针对以上问题,该文采用可以同时利用语音序列中上下文相关信息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并应用于语音识别。构建具有5层隐含层的模型,其中第3层为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结构,其他层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了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结构的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较好地提高了识别正确率;噪声对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汉语识别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训练集和测试集附加噪声类型不同时,单一的含噪声语音的训练模型无法适应不同噪声类型的语音识别;调整神经网络模型中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后,识别正确率并不是一直随着隐含层中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神经元数量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正确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玥  李平  崔杰 《声学学报》2013,38(4):501-508
为了在噪声抑制和语音失真中之间寻找最佳平衡,提出了一种听觉频域掩蔽效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以期提高语音增强的综合性能。算法利用了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根据计算得到的频域掩蔽阈自适应调整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中的β值,从而仅将噪声抑制在掩蔽阈之下,保留较多的语音信息,降低语音失真。并分别用客观和主观评价方式,对所提出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原来基于信噪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频域掩蔽的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方法的综合客观评价结果在信噪比为-10 dB至5 dB之间时均高于基于信噪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主观评价结果也表明频域掩蔽的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方法能在尽量保留语音信息的同时,较好的抑制背景噪声。   相似文献   

10.
石倩  陈航艇  张鹏远 《声学学报》2022,47(1):139-150
提出了波达方向初始化空间混合概率模型的语音增强算法。通过声源定位估计出声源波达方向,再根据此计算相对传递函数,进而构造空间协方差矩阵来初始化空间混合概率模型。论证了相对传递函数在作为模型参数中语音协方差矩阵的主特征向量时,空间混合概率模型对应的概率分布可达到最大值,进而使期望最大化算法在迭代时更易收敛,以得到期望的掩蔽值。实验先后在自建仿真数据集和CHiME-4的两通道数据集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将波达方向信息引入到语音增强后语音识别系统的词错误率可以比未引入波达方向的词错误率最多降低3.79%,信号失真比最多提升2.00 dB,验证了在结合波达方向后的空间混合概率模型进行语音增强时性能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幅度谱和功率谱字典的语音增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双路字典学习、噪声功率谱估计、语音幅度谱重构角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谱特征稀疏表示语音增强方法。在字典学习阶段,融合功率谱与幅度谱特征,采用区分性字典降低语音字典和噪声字典的相干性;在语音增强阶段,提出一种噪声功率谱估计方法对非平稳噪声进行跟踪估计;考虑到幅度谱和功率谱特征对不同噪声的适应程度不同,设计了语音重构权值表。对分别由幅度谱和功率谱恢复而来的两路信号进行自适应加权重构,结合相位补偿函数得到增强后的语音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平稳、非平稳噪声环境下相比于单一谱特征的语音增强方法平均提高31.6%,改善了语音增强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郭洋  周翊  管鲁阳  鲍明 《应用声学》2019,38(1):8-15
针对直升机探测中目标运动过程连续识别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直升机声学特征提取和识别框架。复合深度神经网络由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以并行结构组合,进行直升机声学特征的优化,完成直升机类型识别。针对直升机声信号特性,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使得该复合深度神经网络在信号短时谱基础上优化声信号特征表征并提取前后帧之间的相关信息,弥补通常声目标识别方法不能充分利用目标信号时间历程信息的缺陷。真实外场实验数据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识别方法,该算法显著提升了直升机进入有效探测范围后连续识别的鲁棒性和目标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语音质量的客观评价可以代替昂贵的人工评分,但是目前客观指标的计算通常需要纯净的参考语音,这在许多实际声学系统中很难获得。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辅助目标学习和卷积循环网络(CRN)的非侵入式语音质量评价算法。为降低算法的复杂度,算法采用基于仿人耳听觉特性滤波器的Bark频率倒谱系数(BFCCs)作为CRN的输入。算法首先构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NN)从BFCCs中提取帧级特征。然后,构建双向的长短记忆网络,在帧级特征中建模长期的时间依赖性和序列特征。最后,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从帧级特征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将其整合至话语层面的特征中,并将这些话语级特征映射为客观得分。为改善质量评测的有效性,算法采用多任务训练策略,引入语音激活检测(VAD)作为辅助学习目标。基于开源数据库的实验显示,与其他非侵入式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和平均主观意见分(MOS)具有更好的相关性。而且,算法参数规模较小且对ITU-T P.808发布的带有主观MOS的失真语音数据库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接近语音质量感知评估(PESQ)指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个适用于端到端语音增强的改进的U-Net (Attention Dilated Convolution U-Net,ADC-U-Net)网络模型。与基线U-Net网络相比,一方面通过加入空洞卷积减小由采样带来的信息损失;另一方面引入了注意力机制结构,结合了含噪语音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提取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特征信息。与传统语音增强方法相比,所提模型无需提取特征、对特征去噪、重构语音3个步骤,避免了对显性特征的依赖,转而由网络模型通过多层次多尺度学习获得隐性特征。用多个主客观指标对增强语音的质量和可懂度进行了评价。实验数据显示所提算法在噪声抑制能力和对噪声的适应度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与基线U-Net网络及其它模型相比,展示了良好的语音质量和可懂度。  相似文献   

15.
卞金洪  吴瑞琦  周锋  赵力 《应用声学》2023,42(2):269-275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已经在语声增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若想取得理想的性能,一般需要规模较大且复杂度较高的模型。因此,在计算资源有限的设备或对延时要求高的环境下容易出现部署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复卷积递归网络的师生学习语声增强方法。在师生深度复卷积递归网络模型结构中间的复长短时记忆递归模块提取实部和虚部特征流,并分别计算帧级师生距离损失以进行知识转移。同时使用多分辨率频谱损失以进一步提升低复杂度学生模型的性能。实验在公开数据集Voice Bank Demand和DNS Challenge上进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相对于基线学生模型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孙兴伟  李军锋  颜永红 《声学学报》2021,46(6):1234-1241
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编解码器模型和混响时间注意力机制的混响抑制算法,该算法通过编解码器模型实现混响抑制,并利用混响时间注意力机制克服混响环境变化对混响抑制效果的影响。该算法在编码器中使用具有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来处理混响语音幅度谱,从而获得包含多尺度上下文信息的编码特征;通过引入注意力模块,实现在不同的混响时间环境中选择性地使用不同权重的编码特征生成加权特征;最后,在解码器中使用加权特征来重建混响抑制后的语音信号幅度谱。在模拟和真实的混响环境下,该算法相对于基线系统在语音混响调制能量比上分别取得了0.36 dB和0.66 dB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适应不同混响环境的变化,相对基线系统在真实混响环境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